人生AB面(可凡如是说)

人生AB面(可凡如是说)
作者: 曹可凡//王嘉钰
出版社: 上海交大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9.00
折扣购买: 人生AB面(可凡如是说)
ISBN: 9787313154453

作者简介

曹可凡,1963年7月27*出生,知名主持人,自1987年相继在上海电视台及东方卫视主持《大学生节目》、《诗与画》、《快乐大转盘》等栏目及各类文艺晚会。1991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95年正式调入东方卫视担任职业主持人,1998年起担任《飞越太平洋》栏目制片人。所主持晚会和《可凡倾听》、《舞林大会》等栏目*到观众和专家的好评。同时他还是同济大学客座教授、上海慈善基金会形象大使、中国**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工作之余喜好舞文弄墨,曾出版《可凡专送》、《大地星河》、《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和《画外话》、《道、业、惑——“实”说主持》等专著及《悲欢自酬》等散文集。

内容简介

曹司凡,何许人也? 答案似乎很简单——上海电视节目主持人。 答案又似乎不那么简单。 作为一个上海台主持人,他自2013年起连续三年 被选为***代表,每年都能在“**”上拿出有 质量的提案,其中**年提出的《建议减免税收让实 体书店活下去》已经在全国得以实现。 作为一个上海台主持人,他从未主持过中央电视 台的任何固定栏目,甚至少有主持东方卫视常规栏目 的经历,然而他的名字却能被全国观众所熟知。 作为一个上海台主持人,他能与中国百余位影视 明星一起客串出演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大片《建国 大业》,*能在《金陵十三钗》中出演“孟先生”这 个主要角色。 作为一个上海台主持人,他与华语主持界赵忠祥 、白岩松、崔永元、董卿等央视**名嘴,沈殿霞、 曾志伟、张小燕、吴宗宪等港台大腕谈艺论道。 作为一个上海台主持人,他与孙道临、程十发、 陈逸飞、黄永玉、黄苗子、丁聪、傅聪等许多不同领 域的艺术大师有着忘年之交。 作为一个上海台主持人,他和余光中、白先勇、 王家卫、唐国强、谭盾、余华、麦嘉、张伟平、姜文 、曾志伟、梁朝伟、刘嘉玲、庾澄庆、陈冲、汤唯、 孙俪、邓超等无数文艺界的明星翘楚相视莫逆。 如上种种,还有很多,不胜累举。无论从哪一个 角度看,都不应是一个地方电视台主持人可能得到的 待遇。然而对曹可凡而言,一切都又显得如此理所当 然,举重若轻。 那么曹可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014年3月6*的《文汇报》上,刊登了一篇“两 会”专题报道。报道了******参加上海代表团 的全团审议,与上海代表团共商国是的相关内容。新 闻的标题叫“我时刻关注着上海发展,惦记着大家” 。 新闻的全文总计两千五百字,详细介绍了*** ***参与上海团全团审议的具体行程安排,对上海 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指示以及与上海代表团部分团 员的亲切交流。而在新闻末尾一段,记者用短短92个 字符讲述了现场的一件趣事。 结束审议后,***又绕着“回”字形会场的外 圈与代表们一一握手,走到曹可凡面前,他说,你好 像瘦了。一旁的韩正代表解释:“他去年瘦身成功。 ”***幽默回应,就像上海**瘦身一样,效果显 著。 此文一出,立刻被网络各大媒体广为转载。然而 ,值得玩味的是,所有转载的媒体都将新闻标题改成 了《***调侃曹可凡变瘦:就像上海**瘦身显著 》。甚至有不少网站将新闻主体内容全部删除,只保 留*后一段的这92个字,把时政专题改编成了八卦新 闻。 一叶知秋。通过这篇网络趣闻我们可以发现,曹 可凡真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言行 涉及各个不同领域。曹可凡都是一个十分特别的话题 人物,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媒体人。 在他的身上,既有高山流水的“雅”,又有下里 巴人的“俗”;既有入室升堂的“深”,又有平易近 人的“浅”;既有博古通今的“广”,又有八面玲珑 的“细”。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市井小民,他的社交网 络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意气少 年,他都能自然而然地同对方意气相投,打成一片。 在我看来,他的这一份“内功”底蕴、这一份“ 江湖”地位,足以被称为是现代“上海滩”当仁不让 的“大先生”。 曹可凡是怎样“炼”成的? 究竟是什么样的基因造就了**曹可凡的成功? 究竟是什么样的环境培养出了曹可凡这样的主持人? 作为一个从事主持人研究与教学的教师,这是我多年 以来十分好奇的问题。 在我看来,曹可凡在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次抉择, 每一个脚印都是值得仔细研究、反复玩味的。通过对 他的剖析,我们既能获知一个**主持人从成长到成 熟、*终获得成功的**要素,*能对整个上海电视 节目主持人队伍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而这 ,正是我加盟本书创编团队的*重要的理由之一。 同样,我也希望通过这二十万字的整理,能够让 各位读者*多、*全面地了解我们面前的这位极其普 通又极不普通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了解这位开创了上 海电视*辉煌时代的电视传媒人,了解这位将大俗与 大雅融为一体的社会文化人。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