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顺德(附光盘3美味相传)

寻味顺德(附光盘3美味相传)
作者: 刘硕//费牖明//李健明//廖锡祥
出版社: 广东科技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5.28
折扣购买: 寻味顺德(附光盘3美味相传)
ISBN: 9787535965219

作者简介

李健明,文化学者。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曾著《话说顺德》《顺德自梳女》《走进龙眼村》《人物顺德》《大良》《陈村》《顺德文化人》等多部著作,主编《龙江读本》《书香顺德》等。 费牖明 纪录片导演兼摄影、剪接。他们是2013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之《秘境》导演。《秘境》是“舌尖”第二季中获奖最多、收视率最高的一集,达2.05%,创央视纪录频道单集最好成绩。 2005年纪录片《台阶》,入围第18届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纪录片竞赛单元,同年获中广协会纪录片学术奖及最佳创意奖。 2006年纪录片《东陵》,中国年度十佳纪录片、最佳导演。 2012年入选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Docs for sale。 2010年,入选The Asian Pitch,获日本NHK、新加坡新传媒集团支持,拍摄创作纪录片《被出售的剩余人生》。 刘硕 纪录片导演兼摄影、剪接。他们是2013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之《秘境》导演。《秘境》是“舌尖”第二季中获奖最多、收视率最高的一集,达2.05%,创央视纪录频道单集最好成绩。 2005年纪录片《台阶》,入围第18届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纪录片竞赛单元,同年获中广协会纪录片学术奖及最佳创意奖。 2006年纪录片《东陵》,中国年度十佳纪录片、最佳导演。 2012年入选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Docs for sale。 2010年,入选The Asian Pitch,获日本NHK、新加坡新传媒集团支持,拍摄创作纪录片《被出售的剩余人生》。 廖锡祥:广东顺德大良人,中山大学毕业,顺德民间美食文化研究者,《顺德菜精选》、《美味顺德》等书合著者之一,顺德申报“中国厨师之乡”、“中国美食名镇”、“世界美食之都”材料提供者之一,顺德美食文化传承人。

内容简介

◎均安大头菜与桂洲大头菜 大头菜是最具均安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均安大头 菜成为一个享誉珠三角的品牌,远销新加坡、印度尼 西亚等地。均安大头菜有两种:其一是水菜,即新会 荷塘冲菜。冲菜因其植株的叶子簇生有如冲天的长势 而得名,而非民间所说的咸得要用水冲令其淡。荷塘 为顺德均安近邻,历史上曾归属顺德。均安人引进后 鉴于荷塘>中菜腌制技术复杂(把茎大如菠萝的大头冲 菜晒软后,放入比人高的木桶中,加盐、花椒、八角 ,用人踩软,盖上草席腌制入味而成),腌制的时间 长达1~2年,就在腌制方法上进行改进,把整个头菜 切成片状,不加香料,制出独特的“梳菜片”(又称 “排菜”),它与荷塘冲菜的奇香特咸不同,干爽, 平平淡淡才是真,倒也是顺德人性格的真实写照。均 安大头菜的特点是菜头大,腌制后肉色金黄,清香爽 脆,味甘香淡,“佐膳用,梳片味尤佳,夏季佐粥尤 为适宜”。均安头菜丁更是美味小吃。 桂洲大头菜称“江南圆头菜”,腌咸后称“江南 正宗咸菜”,简称“江南正菜”。据说,清代乾隆皇 帝爱吃大头菜,下江南时御膳必备大头菜,这或许就 是桂洲江南正菜得名的原因(荷塘人也称大头菜为江 南菜恐怕也出于同一原因)。桂洲大头菜之菜头比均 安大头菜小,呈圆锥形,腌制晒干后咸淡相宜,甘香 爽口,清香爽脆,食味隽永,极具农家风味。桂洲大 头菜腌味大体经历生晒、腌晒、焗晒阶段。按加工口 味来分,桂洲江南正菜有淡口干头菜、咸头菜和半咸 头菜3个品种,其中,淡口头菜最受群众喜爱。据当 地耆老介绍,桂洲大头菜起源于四基,发展于穗香、 龙涌、大福基,名盛于穗香。《顺德县志》记载,清 代乾隆年间邑人杨蘅在惠东县学官任上,把大头菜种 子带到惠东,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民生。 桂洲江南正菜一向是顺德人珍视的烹调“甘草” ,它是大头菜族类的妙品,香而惹味,顺德籍香港美 食家唯灵先生说它“在咸菜中真是‘目无余子一’。 他说,及第粥的肉丸,顺德人必加江南正菜粒才能发 挥画龙点睛的魅力:江南正菜切薄片,配金针菜、云 耳、香蕈、红枣煸黄牛金钱腱,有“杀死人”的奇味 ;江南正菜丝、陈皮丝、半肥瘦肉丝清蒸鳊鱼、鲩鱼 腩、鲫鱼、乌耳大白鳝金钱片、生鱼片、乌鱼、笋壳 等河鲜,韵味之高令豉油王蒸海鲜不能及其项背。唯 灵先生还提醒大家:江南正菜原个洗净,切得飞薄或 如牙签一般的幼丝,用熟油、削片糖屑一捞便可用, 切忌挤水,更绝不可焯水,以免糟蹋本身的真味(见 《唯灵食趣》)。顺德十大名厨之一李灿华创新菜“ 鸳鸯鲍鱼”(桂洲头菜炒鲜鲍)让食客回昧无穷。(廖 锡祥) ◎大头菜与侨乡 顺德人对大头菜的评价极高,称为“顺德鲍鱼” 。因为大头菜储存时间长又适合搭配荤菜,回乡探亲 的华侨便视之如宝。每次临走时,总要带上一些大头 菜,既安抚思乡之情,又满足口欲。顺德是一个拥有 50多万海外和港澳乡亲、约1.5万名归侨侨眷的著名 侨乡。分布于世界各地的顺德华侨是顺德最宝贵的侨 力资源,同时也是顺德人联系世界五大洲的情感纽带 。l 998年在顺德开启了首届恳亲大会,召集五大洲 顺德侨民社团及“顺二代”“顺三代”进行年度聚会 ,自始后一年一聚,从未间断。恳亲会期间举办“世 界顺德青年论坛”“世界顺德青年交流会”,让海外 青年乡亲与顺德本土青年企业家就经济、科技、文化 、教育等领域开展深入的交流探讨。 ◎早期华侨与三次逃难潮 1449年,明朝正统年间,南海冲鹤堡(今顺德勒 流)黄萧养招兵起义。次年,起义失败,明王朝大举 清乡,严缉起义者。水藤乡的一群乡民和义兵背井离 乡,冒险乘船沿南中国海边缘航行,漂流辗转至印度 登陆,以出卖劳力为生,繁衍至今。这是迄今所知顺 德的第一批华侨。 作为整整一代侨民相继远走他乡,是4个世纪之 后的事情。清末,顺德青年农民成群结队奔向太平天 国义军,天京沦陷后,没有战死的小伙子们逃回故乡 ,为逃避清兵搜捕,只好亡命海外。此时,在美国加 利福尼亚、科罗拉多、内华达等州先后发现金矿,许 多为生活所迫或者为官府所追缉的顺德人纷纷奔向海 外寻求生路。他们或沿着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出 走,或横渡太平洋奔向美洲大陆,形成了出洋逃亡和 谋生的高潮。他们大都是以“卖猪仔”(像包身工卖 身)的方式前往。那些乘搭“三支桅”“大眼鸡”帆 船,像牲口一样拥挤在统舱里漂洋过海的亡命者,成 了整整一代像种子似地撒布到万里之外的侨民。 最大规模的逃难是在日寇侵华、顺德沦陷之后, 他们成群结队涌向东南亚和东南非等国家和地区,这 时期出国的人数以万计。目前,散居世界各地的顺德 邑人,多为此时所去者及其后裔。 早年的顺德侨民无不是赤手空拳在苦斗中开创人 生的。他们顽强生存下来,甚至成家立业,他们学会 了并且习惯于比别人更能拼搏奋斗,更能吃苦,更能 过最简朴的生活。 P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