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为什么唐朝会出李白(精)
ISBN: 9787532167500
祝勇,作家、学者、纪录片工作者,艺术学博士,现供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兼任深圳大学客座教授。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历史研究,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全国青联第十届委员。已出版主要作品有:《旧宫殿》、《血朝廷》、《故宫的风花雪月》等,作品被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等多种选本。获第一、二届郭沫若散文奖,第九届十月文学奖,第三届朱自清散文奖。担任纪录片《辛亥》《历史的拐点》等总撰稿,先后荣获第21届中国电视星光奖,第25、26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纪录片奖、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中国十佳纪录片奖,香港无线电视台台庆典礼最具欣赏价值大奖,与《舌尖上的中国》并列获得第18届中国纪录片年度特别作品奖。
汉匈之战 刘邦死后,面对匈奴人不断入边,杀掠百姓、 畜产的行为,文帝和景帝都按先皇帝的既定方针办 ,乖乖地把帝国的财物和女人进献给匈奴,以息事 宁人,连吕后这样强势的女人,面对冒顿单于的侮 辱,都只能卑词求和,他们没有别的办法。这一方 面是因为国力所限,另一方面则因为中国皇帝的治 国理念,往往表现出强烈的静态取向,把帝国的运 转方式固定化,如同乡野里的农民,视野中的景象 一成不变,对于外部世界的刺激,他们的基本反应 是排斥、恐惧和不信任,封闭的生活状态让他们感 到安全、轻松,长城给他们筑了一条安全的篱笆, 也像紧箍咒,套在他们的头上,但对于这一切汉武 帝并不甘心,因为汉武帝不是一个一般的皇帝,而 是一个干大事的皇帝。这可能是因为他的父亲汉景 帝为了让他平稳登基而杀了很多人,包括功高而倔 强的大臣周亚夫,汉武帝是在穿越宫廷的血腥之后 登上皇位的,他一开始就比着唐尧虞舜,自称夙夜 不敢闲暇安乐,深思万事之端绪,或许正是为了洗 去权力的血腥味,使自己手中的权力拥有足够的合 法性,他发誓要干一番大事业给天下看看,或许, 汉武帝的性格里,早就埋藏着冒险和进取的基因, 一旦登上皇位,这种基因就可以毫无节制地释放出 来。他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把春秋战国时代被边缘化的儒家学说提升为帝 国的核心价值;他创建太学、乡学,设立举贤制度 ,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官制度;盐铁贸易收归国家 控制,这一制度延续至今……先帝积累的家底使汉 武帝有了本钱,有了一份与超级大国相匹配的狂傲 与自信。 而匈奴,还是他心头的一块病,只有战争能够 治好它,其实那场战争早就在他的想象里爆发了, 只是没人知道而己。 不打败匈奴,他的帝王事业就不完整。 在朝廷上,汉武帝感觉到了自己的势单力孤, 他知道,时机还没有成熟。他还要忍。汉武帝第一 次流露出攻打匈奴的意图一年以后,公元前133年, 大臣王恢最先向韩安国所代表的保守势力发起了挑 战,那一天,王恢的眼睛紧紧盯着韩安国,没有丝 毫的躲闪。他说,今以陛下之威,海内为一,然而 匈奴仍然不断进犯,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对大汉没 有丝毫的惧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越是退缩, 就越会助长匈奴人的威风,只有主动迎战,才能使 他们有所顾忌。面对满朝的疑虑,王恢说,从战术 上讲,诱敌深入,然后击破它,并非不可能。王恢 还说,当年高帝披坚执锐,之所以不报平城之怨, 不是他没有这份力量,而是天下初定,他想让天下 休养生息而己,而今匈奴人屡次入侵,烧杀抢掠, 朝廷无动于衷,这不是仁德,是怯懦,是苟且偷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