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东高教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6.92
折扣购买: 我们的故事是什么
ISBN: 9787536172906
“寒夜”里的“清油灯” “这个城市的确是炸不死 的。”巴金看到被炸毁的房 屋很快被朴素的新屋代替, 炸断的老树上生出了新芽, 他写信告诉朋友说:“这个 城市还是一样地坚定沉着, 没有一种威胁能够改变它的 不屈不挠的精神。” 1938年,巴金在广州住 了两个半月。在这里,人是 陌生的,方言是陌生的,但 巴金觉得自己生活在熟悉的 亲人中间。经历三个星期的 大轰炸之后,这里的一切都 变了:街市没有歌声,没有 火炬,死沉沉地睡去。那些 日子里,巴金眼前摇晃的是 遇难者的残肢断臂、流淌的 血和残破的房屋。大轰炸过 后,巴金仿佛还躲在骑楼下 屏息倾听轰炸机低飞扫射的 声音,随时等候一种残暴的 力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广州的巴金,决定去 武汉旅行。在准备动身时, 粤汉铁路意外地被炸了。巴 金候车去武汉期间,朋友从 武昌寄来航空信,劝他放弃 此行。此时的武汉危在旦夕 ,很多友人陆续从武汉去桂 林或重庆。但巴金仍然决定 去看看大会战前夕的武汉, 于是离开广州。几经辗转, 巴金在银盏坳坐上了前往武 昌的列车。经乐昌,在往坪 石的途中,火车出了一个山 洞十多分钟后便临时停车, 再开动,却是倒车回到山洞 。一个北方青年告诉纳闷中 的巴金,这是为了躲避空袭 ——无时无处不在的空袭。 车厢里,昏暗的灯光下,巴 金看不清楚五号字排印的书 ,扑鼻而来的是闷热空气里 的煤臭味。巴金在铺位上昏 昏沉沉地睡去,梦魇压得他 喘不过气来。火车终于抵达 徐家棚站,巴金提着行李往 渡口搭乘轮渡去汉口,他在 码头上看见一张标语:“动 员民众保卫大武汉”。 9月,巴金在武汉住了半 个多月,错过了与老舍见面 的机会。他到达武汉时,老 舍已经在上个月到达重庆了 。7月间日机频繁空袭武汉 ,在千户街福音堂的住所也 被日机炸毁后,冯玉祥将军 曾想送老舍到桂林,但老舍 不愿意:“我不是对桂林有 什么意见,而是不肯离开武 汉。”由于战事吃紧,7月26 日,“文协”举行临时理事会 ,决定将“文协”总部迁往重 庆。在南京失陷前后,武汉 已经杂乱无章。7月12日的 大轰炸,老舍躲在一处防空 洞里,洞外很快成了地狱, 民房、铺户、防空壕在巨响 中被炸弹击碎。老舍在防空 洞的感觉是:你听不到被炸 地方的坍塌声、呼号声,即 使离你很近,因为一切声音 都被机声、弹声、炮声掩盖 。老舍在想象中看到了一片 血,一片火光,一座速成的 地狱。最初讨论“文协”迁移 时,老舍并不起劲。刚到武 汉,他以留在武汉为耻,现 在要疏散人口,他又以离开 武汉为耻,觉得在武汉多住 一天就多一分勇气与力量。 然而,老舍最终还是“忽然” 上了离开武汉的船。在武汉 快要失陷之前,船票车票可 是一票难求。在登船的那一 刻,老舍感慨道:流亡者生 活的~半是在舟车之上,流 亡者的命运也仿佛被车票与 船票决定着。 巴金在武汉又经历了敌 机的轰炸。他还没有来得及 给朋友写信告知武汉大轰炸 的情景,就得知广州也在敌 人的包围之中,他不能从武 汉再回广州了。去桂林还是 重庆?巴金选择了桂林。10 月19日,在即将去桂林的那 个夜晚,巴金站在四层楼的 露台上,眼前一片漆黑,远 近都没有声音。当一股风吹 来时,巴金感到了寒意。这 是一个又一个连着的寒夜。 巴金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是 寂静,甚至是死寂。曾经听 到的街市上的锣鼓声消失了 ,恐怖的梦魇压迫着这座城 市,压迫着这座城市的百姓 。眺望远方的巴金,脑海里 浮现出轰炸不断的海珠桥和 血染不红的珠江。在凝视东 方,等待黎明时,巴金心里 充满留恋和愤慨,他问自己 :敌人的铁骑果然会踏进我 们这个可爱的城市么?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