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成功的第三种维度(创造拥有智慧健康好奇心的人生)
ISBN: 9787508655789
阿里安娜·赫芬顿,2006年入选《时代》周刊**有影响力的100个女人,2009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有影响力女人前20名,2010年被英国《卫报》评为**100名媒体人物第42名。当今美国的媒体女性中,除了脱口秀名嘴奥普拉,就数赫芬顿了,赫芬顿创造了又一个美国梦。她的巨大影响力来源于她成功开创的一站式新闻网站——《赫芬顿邮报》。 2010年9月,该“报”独立访客为947万人,超过同期《华盛顿邮报》网站人数,同年**实现盈利。2011年5月,独立访客突破3560万,**超过****大报纸网站《纽约时报》网站。2011年2月7*,“美国在线”(American Online)以3.15亿美元收购《赫芬顿邮报》,同时组建“赫芬顿邮报媒体集团”,并聘任赫芬顿为集团副总裁兼总编辑。2012年4月,《赫芬顿邮报》获得普利策新闻奖,成为****个获此奖项的互联网新闻机构。
健康的员工,健康的业绩 审视西方的职场,我们看到两个相互竞争的不同 世界。在一个世界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耗竭紊乱的特 征:那种企业文化一味关注营收季报、短期利润*大 化以及是否超过增长预期。而在另一个世界中,我们 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职场压力影响着员工的健 康,也影响到公司的业绩。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个公司业绩长期的健康 表现跟员工的健康其实高度相关,而当我们把二者分 割开来对待时,会付出沉重的个人和集体的代价。对 个人来说,我们放弃了自己的健康和快乐。对企业来 说,代价将会是真金白银的损失—员工流失,生产率 下降。反之亦然—对我们个人有好处的,同样对企业 、对**有好处77。治病要比保健昂贵得多。 每年的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主要议题都是 为我们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是**政 治经济**的主流思想的风向标。从2013年到2014年 ,有越来越多关于正念领导力(mindful leadership )、冥想、神经科学的发现、甚至“重新思考生活” 的议题,可见大人物们开始认可这样一个理念:我们 处理周遭危机的能力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对自己 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关注紧密相关。在2014年1月的 论坛上,我主持的全体会议议题为“健康就是财富” ,指的不仅是个人健康,还有公司、**的健康。 研究表明,美国雇主的间接医疗成本要比实际医 疗开支多出200%~300%,形式包括旷工、病假及生产 率下降。在英国,每年压力会造成1.05亿个工作*的 损失。难怪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建议企业“积极对待健康问题,预防、 筛查、积极管理慢性病”。在我们这个过劳的世界, 关于心智健康的呼声越来越大,经济形势不好就削减 员工医疗保健福利的传统理念*到了挑战。 星巴克CEO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 在公司业绩不好的时候就曾面对来自投资者的类似压 力81。但是他没有屈服。7岁时,舒尔茨亲眼看到自 己的父亲被解雇,他是一家纸尿裤送货服务公司的司 机,工作时踩到冰上滑倒导致髋骨和脚踝骨折,之后 遭到解雇。他的父亲就那样被打发回家,没有医疗保 险,没有工伤补偿,也没有解雇金。在星巴克建立初 期82,舒尔茨坚决扩大医疗保险范围,覆盖了每周只 工作20小时的临时员工,这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是闻 所未闻的。20年之后,当公司经历财务艰难期时,舒 尔茨立场坚定,不顾投资者的敦促,拒*削减这些福 利。舒尔茨认为这些福利计划“不是慷慨的可有可无 的福利,而是一种核心战略。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员 工,他们就会忠诚地付出所有”。正是这一原则催生 了公司的员工股票期权计划宾斯托克(Bean Stock) ,把星巴克员工转变成了合伙人。还有太多公司尚未 认识到重视健康的益处。“从对于员工需求缺乏关注 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美国比其他**的医疗 开支*多,效果却*差,”斯坦福商学院教授杰弗瑞 ·菲佛(Jeffrey Pfeffer)说。“我们没有强制休 假或病假要求,我们有的,是周期性裁员、超负荷工 作和压力。很多组织中的工作就是对健康有害……我 希望企业能够警醒,认识到如果不跟员工实现双赢, 则企业可能根本就不会赢。” 西夫韦公司Safeway就是一家认识到了员工健康 重要性的企业。这家连锁超市的前CEO史蒂夫·伯德 (Steve Burd)回忆,在2005年,Safeway的医疗费 用达到了10亿美元,并以每年1亿美元的速度增长。 “我们发现,医疗成本的70%都源于员工的**行为 习惯,”他说。“作为一个生意人,我想如果我们能 够影响20万员工的行为,就可能对医疗成本产生实质 性影响。”就这样,Safeway为员工设立了减重、控 制血压和胆固醇水平的激励机制。该机制设定一个医 疗保险费的基准水平,然后提供与行为改善相关的优 惠。伯德解释说,“如果你被确认不吸烟,我们给你 打折。如果你能控制好胆固醇水平,打折。控制好血 压,打折。这样行为转换成了某种形式的货币,促使 员工去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该计划取得了巨大成 功。“你允许并鼓励你的员工变得*健康,他们提高 了工作效率,你的公司也提高了竞争力,”伯德说。 “我想不出这样做有任何坏处。赚钱和为世界造福并 非势不两立。” 埃斯特·斯滕伯格解释说,“疗愈是个动词。身 体在不停地自我修复。这就是人生。你知道,一块石 头待在那里不动,*终会*各种元素的影响变成沙土 烂泥。而一个有机体会针对各种伤害不断进行自我修 复,在分子层面,在细胞层面,在情感层面。当修复 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时,疾病就会出现。” 现在在大多数公司和大多数人的生命中,修复速 度都赶不上破坏速度。不过,通往健康的道路有很多 ,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会探索其中一些道路。 (P27-P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