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全译本名家名译)(精)

红与黑(全译本名家名译)(精)
作者: (法)司汤达|译者:邹宇飞
出版社: 吉林文史
原售价: 46.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红与黑(全译本名家名译)(精)
ISBN: 9787547237830

作者简介

司汤达(1783-1842),原名马里-亨利贝尔(原名Marie-HenriBeyle),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Stendhal是他的笔名,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被誉为*重要和*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也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司汤达在文学上的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小说,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代表著作《阿尔芒斯》《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等。

内容简介

**章 小城 在弗朗什·孔泰,维里埃尔算是结构*精致、风 景*优美的城镇之一了。当地的小山斜坡上星罗棋布 地分布着一些有着红瓦尖顶的白色房子,一棵棵茂盛 的栗树将山坡的蜿蜒曲折、凹凸走势勾勒得淋漓尽致 。在距古城墙只有几百步的地方,有一条叫杜河的小 溪缓缓流过,当初西班牙人修建的堡垒,现在已经残 破不堪。维里埃尔的北边屹立着一座高山,那是朱拉 山脉的分支。每年一到10月,威拉山峰的山顶就盖满 了白雪。有一条小溪从这座山上流淌下来,穿过小城 直奔杜河,给很多锯木厂提供了水力。锯木厂的工作 并不复杂,却让很多来自乡下的居民过上了丰衣足食 的生活。然而,真正让这个小城富裕起来的原因,与 木锯业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因为当地出产米鲁兹花布 。自从拿破仑倒台后,几乎维里埃尔的所有人都变得 富裕,所有房子都被重新整修过了。 刚进这个小城,您就会马上被一阵啪啦砰隆的声 音弄得头昏脑涨,这是由一架看起来**恐怖的机器 发出来的声音。在那条急流的带动下。20个装在大转 轮上的铁锤不断升起、落下,喧嚣声把路面震得直打 战。就是这些铁锤,每天都能打出几千枚铁钉。每当 铁锤升起来时,那些娇嫩的年轻姑娘就会把碎铁送到 铁锤下面,然后由铁锤将它们敲成钉子。这样的劳动 看起来很艰苦,让那些**次从瑞士翻过山岭来到法 国的客人看了,难免会发出一声惊叹声。如果这些客 人走进维里埃尔,向当地人打听这个制钉厂的主人是 谁,直到他们问得大街上的人耳朵都快聋了时,当地 人才会无可奈何、不紧不慢地说:“啊,那是市长先 生的!” 维里埃尔有一条连接着杜河和山顶的大街,如果 过路人在这条大街上多待一会儿,十有**会看到一 位神气十足、似乎忙到不可开交的大人物。只要看到 他,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脱帽致意。这位大人物头发 灰白,穿着一身灰色的衣服,以前获得过几枚骑士勋 章,宽脑门,鹰嘴鼻子,相貌大体来说还算端正。刚 见到他时,您也许会认为他很有小官的派头,都已经 是50岁左右的人了,还**讨人喜欢。但是过不了多 长时间,那些从巴黎来的游客就会开始讨厌他,因为 他那种得意扬扬、趾高气扬的神情会让人**反感, 加上他还有一点不知所以的狭隘偏执、墨守成规,就 *让人*不了了。*后,人们会发现,他仅有的才干 就是:讨债的时候一分钱不能少,而他自己还债的时 间却一拖再拖。 这就是维里埃尔的市长德-雷纳尔先生,他迈着 规规矩矩的步子从街道走过,朝着市政厅走去,很快 就在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如果您再往前走百八十步 ,就会看到一幢很气派的房子;透过围着房子的铁栅 栏,还能看到一个姹紫嫣红的花园。往上看,勃艮第 的山峰就像一条衣袋似的在天边伸展着,仿佛是上天 顺从人们的心愿而布下的美景,为的就是人们感到赏 心悦目。过路人起初被钞票的铜臭味熏得喘不上气, 但只要看到这样的美景,就会将那被铜臭味污染了的 环境忘得一干二净。如果游客向当地人询问,他们就 会知道这幢房子也是德·雷纳尔先生的。市长就是用 在制钉厂赚的钱建成了这幢房子,它刚完工不久。听 说他的祖先是西班牙的一个极为古老的家族,早在路 易十四没有征服这里之前,他们就已经在这里安家立 业了。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