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日知录(万里路)/少年人文读本

少年日知录(万里路)/少年人文读本
作者: 傅国涌|责编:李政//常颖雯
出版社: 晨光
原售价: 40.00
折扣价: 23.20
折扣购买: 少年日知录(万里路)/少年人文读本
ISBN: 978757150919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从白居易到苏东坡的西 湖 少年万里江山图从哪里 说起呢?就从我身边的西湖 说起吧。 有人把西湖比作明月, 也有人把西湖比作酒杯,当 然更多的人把西湖比作美女 ,最有名的还是北宋诗人苏 东坡的诗:“欲把西湖比西 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 从西湖想到了西施。这位春 秋时期的美女西施,跟西湖 真的非常匹配。苏东坡先后 两次在杭州做官,在这里写 了几百首诗,其中许多跟西 湖有关,他曾经还设想过以 西湖的水来酿酒。西湖是美 人,西湖的水又能酿出美酒 ,苏东坡心中的西湖真是美 极了。 比他早几百年的一位诗 人,大家都熟悉的自居易也 在杭州做过刺史,他五十一 岁来到杭州,名义上在杭州 待了三年,实际上只有一年 多的时间,他给西湖修的那 条堤,也早已被淹没,后人 为了表达对他的怀念,将另 一条白沙堤称为白堤,和苏 东坡修的苏堤并称。白沙堤 是自居易当年喜欢的去处, 他写过“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 还有一首关于西湖的诗,其 中两句是:“未能抛得杭州 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从 唐到宋,西湖已经举世瞩目 。如今一千多年的时光过去 了,西湖边依然常常游人如 织,人山人海。许多时候, 根本分不清到西湖到底是看 湖还是看人。因为西湖实在 太美了,看西湖的人也实在 太多了。在中国所有的湖里 面,没有一个湖像西湖一样 受到人们如此的关注。为什 么?因为西湖不仅是一汪水 ,不仅有湖山之美,以及春 夏秋冬四季花开,更有干余 年来的人文积淀。美不可言 的自然风景当然也非常吸引 人,但如果加上千年的时光 所赋予她的人文价值,那就 更有吸引力了。西湖的知音 到底是谁? 西湖的知音到底是谁呢 ?是白居易,是苏东坡,是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 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这首关于西湖荷 花的诗,很多小朋友都能脱 口而出。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这是宋代词人柳永《望 海潮·东南形胜》这首词中 的名句。写给西湖的这九个 字,曾经勾起了完颜亮投鞭 渡江之志,他是那个时代北 方少数民族政权金的统治者 ,传说他读到“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这一句,就生 出了夺取江南的雄心。柳永 笔下的西湖,真是太美了! 我们也可以说柳永是西湖的 知音。 写下“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的南宋诗 人林升也可以被称为西湖的 知音,远从威尼斯来到元朝 的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 把杭州比作“天城”,人间的 天堂。他曾被西湖深深地吸 引,尤其是湖上的画舫,“ 荡漾在湖上那种乐趣,确实 胜过陆地上的任何行乐”, 马可·波罗也可以算作西湖 的知音吧。 于年以来,西湖的知音 太多了。明末清初的文学家 张岱因为写下了《西湖梦寻 》,他的名字就和西湖永远 绑在了一起。“……天与云 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 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 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 两三粒而已。”他的一篇《 湖心亭看雪》流传至今,他 当然成了西湖的知音。还有 为西湖写了一卷《四时幽赏 录》的明代作家高濂,也可 以说是西湖的知音。 换一个角度来说,历史 上那些埋骨于西湖周围的英 雄,岳飞、于谦、张苍水、 秋瑾这些人也可以看作是西 湖的知音。但是,西湖不会 把秦桧看作知音,“青山有 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秦桧、王氏、张俊和万 俟卨的铸像,如今还在岳飞 墓前跪着,他们也与西湖同 在,却不是西湖的光荣,而 是西湖的耻辱。还有住在西 湖边的贾似道,虽然是南宋 显赫一时的“三朝宰相”,却 终日沉醉在西湖的山水之间 ,被称为“湖上平章”,也不 会有人把这位“蟋蟀宰相”看 作西湖的知音。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