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的心--青少年常见问题心理解析(教子宝典12-16岁)

读懂孩子的心--青少年常见问题心理解析(教子宝典12-16岁)
作者: 邓琼芳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9.70
折扣购买: 读懂孩子的心--青少年常见问题心理解析(教子宝典12-16岁)
ISBN: 978756392272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7.平时都会,一考就错 ——避免马虎的现象 王刚马虎的毛病让他的父母和老师都感到很无奈。平日里,王刚不可 谓不用功,上课该听的都听了,该记的也都记了,课后该复习的都复习了 ,该练的也都练了,老师提问他时,也都能准确的回答出来,可是偏偏一 到考试测验的时候就会出错。每次考试的时候,他总会因为马虎而丢分。 每一次考完,他都很有信心,说没有什么不会的,可卷子一发下来就傻眼 了。不是漏了一个数字,就是把答案写错了地方,老师马上再考他时,他 还是会做。你说他是因为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吧,但是很多错的地方王刚用 口算都能弄明白。对于这个“马大哈”,父母和老师都很头痛,实在拿他 没办法。 心理解析 马虎这一问题是青少年学习上的通病,家长们普遍对此感到头痛。通 常,在孩子马虎的时候家长都会反复强调:再仔细一些。而孩子也认为自 己都学会了,就是避免不了马虎。家长在陪孩子学习时总是站在旁边反复 提醒要专心、要认真,特别是在每次考试前、孩子走出家门时,家长都会 千叮咛万嘱咐:考试时一定要仔细、别马虎,然而每次考试孩子仍然会因 马虎而失分。由此可见,孩子马虎大意不仅仅是粗心的问题,其中还包含 着很多其他的因素。 1.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马虎 这种情况在青少年中比较普遍,如果青少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那 么马虎就容易频繁地出现。在整个思维过程中,注意力是开启思维的门户 。注意力集中,通过这个大门的信息就多,并不受阻;相反,注意力不集 中,信息就不能进入思维过程,或信息不能全部进人思维过程,导致出错 。这种马虎就是我们说的心不在焉或三心二意。注意力是智力的一部分, 只有提高注意力,才能进一步发展智力,克服马虎。提高注意力的方法除 了主观努力外,还要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想办法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新 鲜感。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强,注意力就强,思维过 程就顺畅高效。所以,老师讲授知识时注意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 趣是克服马虎的重要方法。 2.存在思维定式 青少年在遇到一个问题或现象时,会与之前遇到过的问题建立联系。 如果只看到两者间的相同点,不假思索地认为和那个熟悉的事物是一样的 ,这就是思维定式。所以在由已知事物的经验推及未知事物时,不要盲目 类比,要正确定位,找出异同,这样才不致出错。许多考试题的设置,就 是考察对同类问题的区分度,间接考察了青少年的思维能力。纠正经验不 合理迁移,抓住事物本质,这是克服马虎的关键。 3.思维有跳跃性 青少年在学习中有意无意地省掉一些步骤时,就很容易导致出错。反 过来,严格按逻辑思维推理,就不易出错。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时,不会省 掉哪怕最简单的步骤。每个步骤都是逻辑链上的一环,去掉一个,链子就 会断。思维过程其实也一样,我们只有做细心人,不抄近路,严格遵循逻 辑思维程序,从上一步推及下一步,就不会出错。导致出现跳跃性思维, 除了图快图省力的原因,还有因为问题较熟悉,预先设置了结果,省掉了 推理过程的中间环节而导致的。所以,做学生一定要认真踏实,这样马虎 就可以避免了。 专家支招 家长在面对孩子学习中出现的马虎毛病时,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给 予帮助和指导。让他们认识到认真地做作业是完成学业的必不可少的步骤 ,促使孩子端正态度,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科作业。 对于如何帮助孩子克服马虎大意的毛病,有以下这些方法可以借鉴: 1.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养成细心的习惯 一个好的习惯,不单单只体现在学习方面,而是与生活习惯密不可分 的。如果平日里做事情都丢三落四、缺乏条理、喜欢走捷径,那么在学习 上也同样容易粗心。因此,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孩子做事有条不紊、 严谨的好习惯,这对孩子学习方面会有很大的帮助。 2.用鼓励而非惩罚的手段促使粗心的孩子改变 青少年正处在一个叛逆的时期,如果这时候用一些激烈的手段去管制 ,只能适得其反,因此,对青少年的管理,打压不如引导。孩子由于马虎 出了错,如果对孩子做出惩罚,会让孩子心理上产生厌倦和反感,失去学 习的兴趣。孩子学习情绪的好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很大。家长的批评, 甚至打骂,会使孩子心理受到挫折,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学习的信心, 因此,在孩子有进步时表扬、鼓励,让孩子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较 强的自尊心至关重要。 3.为孩子准备一本错题集 家长可以把孩子因为粗心而做错的习题收集整理在一起,并且同他一 起分析做错的原因,并找出规律。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孩子认识粗心大意的 危害,提高自觉性很有好处。 …… P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