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大明(精)

活在大明(精)
作者: 刘曙刚,蔡亚龙著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9.00
折扣购买: 活在大明(精)
ISBN: 9787220122422

作者简介

作者:刘曙刚,资深自由撰稿人,专职从事写作,擅长通俗文史读物、儿童文学、科普、小说故事等方面的创作,著有《大清秘史》《目击中国一百年》等出版物。蔡亚龙,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南开大学中国史专业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曾赴内蒙古自治区支教一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朝历史,发表多篇明史研究论文。

内容简介

旒梁章纹花样禽兽,种种都是身份象征 ——大人物穿戴 帝王将相?咱在影视剧里看得多了!人家穿戴打扮得那叫一个尊贵奢华,那叫一个威严肃穆!但影视剧里用的那些服装道具,它们的样式、图案、细节到底对不对?真不真实?皇帝的皇冠、龙袍到底有什么特别?文武百官的官服又有什么不同?如何分辨谁官儿大,谁官儿小?咱们呀,就从“冕旒( liú)章纹”和“冠梁禽兽”来说起…… 皇帝的冕旒和章纹 皇帝,又叫天子,在古代通常被认为是天帝的儿子,天下唯一的主宰,所谓“九五之尊”,尊贵无比。他的服装款式自然也是“独家限量”、与众不同。咱在影视剧里看到的皇帝,差不多都穿着富丽堂皇的黄色龙袍,一副雍容华贵、唯我独尊的派头。不过,历代皇帝真正的礼服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规矩说道很多,服装样式、设计图案更加复杂,并要靠一定的装饰物来彰显天子“九五之尊”的身份地位——就拿大明朝皇帝来说,他们最正式、最有代表性的礼服,叫作衮冕。 所谓衮冕,衮指衮服,冕指冕冠,其实就是衣裳和帽子。大明天子的这一款衣裳和帽子衣裳分“玄衣黄裳”(上衣玄色,即红黑色,下裳黄色)、帽子是“玄表朱里”(外表红黑色,衬里红色),大体以黑色调为主,显得肃穆、威严。至于为什么上衣是红黑色,下裳却是黄 色呢?那大概是“天地玄黄”的意思吧。 不过衮冕上最重要的,还是冕冠上悬着的玉旒和衮服上绣着的章纹。旒是什么?在皇帝冕冠顶部有一块长方形薄板,那些挂在薄板前后两端晃来晃去、遮住皇帝大半张脸的玉珠串儿就是旒了。大明天子冕上悬着的旒前后各十二串,每串各十二颗玉珠,也就是共二十四串,二百八十八颗玉珠。冕旒的玉珠要用五彩玉,玉珠五彩缤纷,珍贵而美丽。记住,在大明朝, 只有皇帝冕冠上的旒可以是十二旒这绝对是他身份的象征。皇帝之冕有十二旒,皇帝身上穿的衮服又有十二章,也就是十二种章纹图案。它们是:日、月 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 fǔ)、黻( fú)。这十二章,前面五种和火比较容易明白,都是相应形状的花纹图样。其他的几种:华虫就是雉,即野鸡;宗彝,是虎和蜼( wěi ,一种长尾猴);藻即水藻;粉米,则是白色的米形花纹;黼和黻,一为黑白相间的花纹,一为青黑相间的花纹。黼像斧头。黻则像正反两个“弓”字相对。十二章,在大明朝也是只有在皇帝的衮服上才都可以出现。 但天子衮服有上衣和下裳,十二章又该如何分配呢? 这很好办——在通常情况下,十二章都是上下各六章,分别绣在衮服的衣和裳上。上衣绣有日、月、星辰、山、龙和华虫,下裳则绣的是宗彝、藻、火、粉米、黼和黻。之所以说“在通常情况下”,是因为大明王朝皇帝的衮冕并非只有一种款式,而是前后经历了四次定制和改进,即在洪武十六年(1383)、洪武二十六年(1393)、永乐三年(1405)和嘉靖八年(1529)先后改版四次,也就是说,大明天子的这一款礼服共有四版。在这四版衮冕礼服中,洪武十六年版、洪武二十六年版和嘉靖八年版虽然在其他方面有些差异,但冕冠十二旒和衮服十二章没什么分别,而且十二章都是上衣和下裳各六章。唯独永乐三年版特别,根据这一版的“总设计师”——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的规定,它的十二章是上八章下四章——把宗彝、 华虫和火改到了上衣的袖子上,而下裳只留下藻、粉米、黼和黻。 大明朝皇帝其他的礼服和日常款休闲装还至少有五种之多,在这儿咱就不细说了。 亲戚家人减减量 前面咱说得很明白了——从穿戴打扮的装饰方面确立大明皇帝至高无上的身份地位的,是衮冕上的旒和章。咱也说了,衮冕是大明皇帝最正式、最有代表性的礼服,那是要在像是祭祀天地,祭祀宗庙,过元旦、冬至等重大节日,还有皇帝自己过生日那样的日子才穿的。在那些日子里,皇帝都穿戴了衮冕,皇帝的家人们当然也不能例外,他们也要穿上最正式、最隆重的礼服。大明王朝皇帝的儿子们,包括皇太子和皇子,还有皇帝的兄弟——他们都是与皇帝血缘关系最近,同时也是大明王朝皇帝之下爵位最高的人。众亲王又有儿子,即亲王世子(即亲王的嫡长子,未来的亲王)和郡王(亲王其他的儿子们),他们的礼服也称衮冕。 这些衮冕和皇帝的衮冕有什么区别呢?最大的区别就在旒和章的数目。 皇太子和众亲王衮冕上的旒和章最多,各有九旒、九章。这其中的九旒,就是冕的前后两端各有九串五彩玉珠,每串九颗,共计一百六十二颗;九章,则没了日、月、星辰,只剩下其他九种。到了亲王世子,他们的洪武二十六年版礼服衮冕上是七旒、七章——旒用三彩玉珠每串各七颗,计九十八颗;章再减掉山和龙,上衣只留下华虫、火和宗彝,下裳则绣着藻、粉米、黼和黻。但又是永乐帝标新立异,在他的永乐三年版礼服设计中,亲王世子冕上增至八旒,共有八八六十四乘二,即一百二十八颗三彩玉珠,章却还是七章。郡王也穿戴衮冕,永乐三年版礼服衮冕上是七旒、五章。但郡王以下那些郡王长子(未来的郡王)、镇国将军(郡王其他的儿子们)、镇国将军长子(未来的镇国将军)、辅国将军(镇国将军其他的儿子们)、辅国将军长子(未来的辅国将军),以及奉国将军(辅国将军其他的儿子们)等,这些头衔虽然也属于爵位,他们穿戴的却已经不是衮冕,而是和文武百官一样的服饰了。 皇族中除了男人,还有女人,包括皇后和嫔妃,皇太子妃,亲王妃,郡王妃,皇帝、亲王、郡王等人的女儿们,等等。她们也要穿戴礼服,而且她们的礼服也是讲究等级、身份、地位的。 皇家女性中服饰最尊贵讲究,礼服等级最高的当然是皇后啦。她最正式的礼服由龙凤冠和翟( dí)衣等组成:翟衣不论,单说这龙凤冠,它上有九条黄金的龙、四只点翠的凤,又有珍珠点翠所制的云彩四十片,大小珠花各十二株。冠后部佩着六扇博鬓(一种假鬓角),博鬓上又有金龙、点翠云朵。冠的底部是点翠的口圈一副,上饰有珠宝点翠的钿花各十二朵,黄金口圈托里。此外,还配有珠翠面花五件、珍珠耳环一对,凤冠下是用黑色丝线织成的头巾,就连这头巾上也嵌着龙纹金线,还装饰着二十一颗珍珠呢。真是极尽奢华! 皇后以下,像皇帝的嫔妃、皇太子妃、亲王妃、公主等这些人,她们的礼冠就不能如此尊贵奢华了。例如永乐三年版皇帝嫔妃的礼冠就叫九翟冠,即装饰着九只野鸡的冠帽。没了凤,其他金翠珠玉的装饰当然也没那么多了。同年版公主的礼冠也是九翟冠,和皇帝嫔妃、亲王妃的一样。皇太子妃的礼冠则叫作九翚( huī)四凤冠——人家身份特殊,冠上又多出四只金凤来。 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历史类普及读物,集趣味性、历史性于一体,语言通俗有趣,幽默诙谐,内容考据严谨扎实,既尊重史实,又呈现出许多细节处的历史知识,内容丰富*面。全书行文流畅,代入感极强,让读者仿佛置身明朝,从普通子民的衣食住行到王公贵族的文娱生活等,都进行了一一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