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40
折扣购买: 美器
ISBN: 9787530215319
韩晓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小说家,编辑。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硕士。著有《夏天的素描》《美器》《耶稣传》(合著)等书。作品曾获“十月文学奖”、上海电视台“中学生喜爱的作品·知音奖”、北京大学中文系与台湾新地文学基金会联合颁发之“郭枫文学奖”等奖项。
那天在她前面表演的,是一段双人舞《小刀会》 ,松因很羡慕人家那样的浓妆重彩,还有衣饰上闪闪 发光的亮片。演员在掌声中下场的时候,那个舞刀的 男孩子温热的呼吸一直吹到她的左颊上,痒痒的。 松因表演的是京剧清唱。“家住安源萍水头,三 代挖煤难糊口,地狱里度岁月,不识冬夏与春秋…… ”唱是清唱,脸是素脸,掌声也就寥落。不过松因知 道,这样的小节目,从来都是一些大节目的过场,不 用太认真的。下了场,跟带队老师请了假,就去上厕 所。 厕所位于礼堂后面,分成品字形的三部分,光线 也是怪怪的,靠南的两部分,有礼堂挡着,是递进的 幽暗,蹲坑之间都没有隔板,像是阳谋的陷阱。北面 的部分缩进去一些,有矮墙与外面隔开,而天窗漏进 的阳光,能一直照进里面那些蹲坑底部。那种光线很 像是马厩独有的。也许做祠堂的时候,这里就是一处 马厩吧。 从厕所出来,松因听见礼堂传来歌声:“雄鸡, 雄鸡,高呀嘛高声叫……”不知为什么,她每次听到 这段歌,总觉得里面裹着一股子说不清的流气。 经过礼堂的时候,忽然不想就这么进去。 空气中有一股莫名的甜香浮动着。 她从一条岔路,绕过空寂的操场到了中院。在那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金字两侧,各有一棵高大 的果树,擎着无数黄灿灿的果子,于和风里静默着。 松因拾起落在西边树脚的一颗,见那果子通身没有一 点伤,又凑到鼻尖闻了闻,明白了那香气的来源,心 里就更生怜惜。见四周无人,就匆匆揣进衣兜,小跑 着回到礼堂。 坐在台下看节目,手一直放在兜里握着那果子, 偶尔需要鼓掌的时候,发现满掌都是淡淡的温香。 那时候正值八十年代初,物质方面依然相当匮乏 。水果的种类很少,夏天无非是西瓜桃,冬天就是苹 果梨。而松因握在手里的是颗杏儿。又属于“公物” 。这使她在多年后回想起来,留有一点儿“禁果”的 印象。而这果子的谐音与她如今要做的行为艺术之间 ,又似乎有着某种联系。这一联系,仿佛是命运多年 前埋下的暗示,又仿佛是某种揶揄。 不过无论是暗示还是揶揄,松因的行为,都像是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这多半年来,她总觉得有个硬坨坨的东西堵在胸 腔里,不上不下地鲠在那儿,有时候还会骤然灼热起 来,燎得人如热锅上的蚂蚁。尤其梦中醒来,四周是 无边的夜,睁大眼睛瞪着黑暗,仿佛要从里面看出个 眉目,看久了,只见一团隐隐的白光,如想象中的模 糊星云。松因知道那是视觉在黑暗中残留的光感。可 终有一天,连这光感也会消失的。连传达这光感消失 的意识也会消失的。 动动手,指尖是温热的;动动脚,脚尖是清凉的 。是的,只要到了时候,无论温热还是清凉,都是注 定要消失的。 松因缩成一团蜷在被里。心中是一股惶急的热。 脚底是两片茫然的冷。 不过,长命如太阳,又能怎么样呢?她曾在一本 书里读到过,说若干亿年之后,连太阳也是会寂灭的 ,遑论地球和人。 如果结局是注定了的,那么人所能做的,又该是 什么呢? P2-P3
《美器》让我很欣喜能够一次性地读到韩晓征的代表性作品。五篇作品完成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20年间,时间跨度不小,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篇都让人惊异,让人刮目相看。 我惊异于还是一位中学生的作者,就能对人性的幽微有如此深刻的洞察和捕捉能力;我惊异于作者在剖析人性时的深刻和犀利,同时又内敛和不动声色;我惊异于作者用当今少见的优雅和从容,文学地还原生活的能力;我惊异于作者的观察力、表现力和欲语还休,却令读者回味不禁的对语言的掌控力…… 总之,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文学,是这个浮躁时代缺乏而尤为宝贵的文字。
书籍目录
美器 妙色 换头 橘子 夏天的素描 后记
媒体评价
《美器》讲述了一个悲凉的故事,作家似乎有意通过一个青年“艺术家”不断受挫的故事写出竞争年代那些不走运的失意者从失败走向失败的无情人生,但姐妹之间的较量仍然使这部作品具有了解构姐妹亲情神话的深刻意义。 ---中国作家网 《妙色》这篇小说的引人之处在于,它弥漫着一股当下文坛极为难得的典雅的书卷气。 ---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