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食记

旧食记
作者: 杨荫凯
出版社: 春风文艺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旧食记
ISBN: 9787531350477

作者简介

杨荫凯 生于东北,长于乡间,从小学一气儿读到博士毕业并一步步走到京城。现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在乐于案牍公文之际,仍不舍文学爱好之趣。自我信条:坚持是一种美!

内容简介

酸酸的青杏儿 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词——《蝶恋 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词的内容是这样的:“花褪 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 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生动地描绘出初夏时节发生在一墙之隔一次极 为平常的遭遇,在略表少年惆怅与失落之余,也阐发 出深刻的人生道理。每次读到这首词,总勾起我对那 些青葱岁月的无限回忆,而词的开篇之句,也总让我 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时光对青杏儿的美好印象。 记忆中,东北的春天来得晚,往往临近“五一” 的时候,大地里才刚刚透露春意,在所有树木中,杏 树和桃树似乎是最早感知春信的精灵。家乡离山不远 ,每当山杏开花的时候,能隐隐约约看到山坳里粉白 色的一片,如云彩飘荡在山间。后街李大爷家的院里 有一棵高大的杏树,抬头望去,漫天花海,树下走过 ,能闻到略带着一丝苦涩的淡淡清香。 杏花开过不到一个月,在街口小商店的门口,总 能看见卖杂货的小脚孙婆婆的摊前增添了一个小面口 袋,里面是铜钱大小的青杏儿,旁边还放着一个小小 的茶盅。跑过去问一下,说是两分钱一小盅儿。终于 难挡青杏儿的诱惑,回家里磨父母要来两分钱,飞也 似的跑到孙婆婆摊前,交了钱,让她小心地把一盅青 杏儿倒在口袋里。摸出个青杏儿,小心地咬开,一股 酸酸的、苦苦的味道瞬间从齿间流满口腔,忍不住打 了个冷战。青杏儿的核还未长好,一口下来,能看到 核里面白嫩的杏仁。用手抠出杏仁,捏一下立即冒出 一股清凉的水儿,舔一下是淡淡的苦味。边玩边吃再 加上送给好伙伴几个,装在口袋里的青杏儿基本上不 到半天就消灭掉了,最后大家全部被酸倒了牙,晚上 连吃豆腐都觉得咬不动。 过了半月,孙婆婆口袋里卖的青杏儿个头变大了 ,偶尔买上几个或是爬墙头从李大爷家杏树上摸回来 几个,放到柜子里用棉被捂上。过两天拿出来,原本 青色的、硬硬的杏子已变成浅黄色,用手轻轻一捏, 杏肉已变得柔软且能分成两半,可以见到里面已变成 浅褐色的杏核。一口下去,杏子味道仍然较酸,但已 微微有些甜味。 再过十天左右,卖杏子的小贩便接连不断地来到 村子。小贩们骑着自行车,车后面的架子上放着两个 大箩筐,一边装着个头稍小、颜色艳黄的杏子,另一 边装着个头较大颜色青白的杏子。应我们的要求,母 亲各买上一点儿,用清水洗净,晚饭后一家人慢慢享 用。小黄杏味道甘甜多汁,口感软糯,如小蜜罐一样 美味。大白杏酸甜适度,口感稍硬但香气浓郁,几个 下去便有一种饱胀的感觉。母亲往往怜爱地阻止我们 少吃几个,她老人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桃养人, 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长大后,查了一下,杏 子营养丰富,但吃多了真的会伤筋骨并易生痰热。 杏子吃完,还有一道美味是必须要享用的,那就 是杏仁。实际上,在买杏子的时候,都要拿起一个杏 子掰开看看,如里面的杏核呈狭长形,那杏仁就是甜 的;如果杏核是饱满的圆形,那杏仁就是苦的。因此 ,相比之下,甜仁的杏子更好卖些。吃完杏子后,我 们便迫不及待地将甜杏仁收集到一起,找来锤子或者 干脆找块砖头,轻轻把杏核砸开,取出里面裹着褐色 外皮的杏仁,放入嘴里急三火四地咀嚼,一阵脆响之 后,一股清香的乳浆很快溢满口腔,让你不由自主地 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因为种有杏树,巧手的李大爷 每年都把杏仁磨碎做成杏仁豆腐,偶尔能蹭着吃上一 口,那真是夏天里最清凉解渴的美味! 不能吃的苦杏核也是不能丢弃的,那是我们最好 的玩具。那时节一个常见的场景是:街头巷尾,特别 是人多的地方,总能看见几个低头寻找杏核的孩子。 把杏核捡回来后,甜仁的肯定要吃掉,苦仁的则将其 洗干净,放到窗台上晾千。之后,小伙伴们蹲坐成一 圈儿,每个人拿出十个杏核,石头剪刀布决定先后顺 序后,顺序在前的孩子把所有人拿出的杏核汇聚在一 起,放在手心轻轻抛起,手掌快速翻转,用手背尽可 能多地接住杏核,然后再抛起,用手从前向后奋力抄 去,抄中的就归其所有,排在后边的孩子依次按此玩 下去。我们将这种玩法叫作“绰杏核”,那是儿时百 玩不厌的一种游戏。 如今进城了,青杏儿是难得一见的,见到的杏子 基本上被制成杏干、杏脯了,味道虽好,但没有了那 种酸得全身发抖的感觉,也多多少少有一些遗憾,而 “绰杏核”这种游戏现在的孩子更是不懂、不会的, 只能永远地停留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深处。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