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老舍笔下的北京)(精)

想北平(老舍笔下的北京)(精)
作者: 老舍
出版社: 百花文艺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1.60
折扣购买: 想北平(老舍笔下的北京)(精)
ISBN: 978753066120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北京的春风 这一年,春天来的较早。在我满月的前几天,北京已经 刮过两三次大风。是的,北京的春风似乎不是把春天送来, 而是狂暴地要把春天吹跑。在那年月,人们只知道砍树,不 晓得栽树,慢慢的山成了秃山,地成了光地。从前,就连我们 的小小的坟地上也有三五株柏树,可是到我父亲这一辈,这 已经变为传说了。北边的秃山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北京 的城墙,虽然那么坚厚,也挡不住它。寒风,卷着黄沙,鬼哭 神号地吹来,天昏地昏,日月无光。青天变成黄天,降落着黄 沙。地上,含有马尿驴粪的黑土与鸡毛蒜皮一齐得意地飞向 天空。半空中,黑黄上下,渐渐混合,结成一片深灰的沙雾, 遮住阳光。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象凝固了的血 块。 风来了,铺户外的冲天牌楼唧唧吱吱地乱响,布幌子吹 碎,带来不知多少里外的马嘶牛鸣。大树把梢头低得不能再 低,干枝子与干槐豆纷纷降落,树权上的鸦巢七零八散。甬 路与便道上所有的灰土似乎都飞起来,对面不见人。不能不 出门的人们,象鱼在惊涛骇浪中挣扎,顺着风走的身不自主 地向前飞奔;逆着风走的两腿向前,而身子后退。他们的身 上、脸上落满了黑土,象刚由地下钻出来;发红的眼睛不断 流出泪来,给鼻子两旁冲出两条小泥沟。 那在屋中的苦人们,觉得山墙在摇动,屋瓦被揭开,不 知哪一会儿就连房带人一齐被刮到什么地方去。风从四面 八方吹进来,把一点点暖气都排挤出去,水缸里白天就冻了 冰。桌上、炕上,落满了腥臭的灰土,连正在熬开了的豆汁, 也中间翻着白浪,而锅边上是黑黑的一圈。 一会儿,风从高空呼啸而去;一会儿,又擦着地皮袭来, 击撞着院墙,呼隆呼隆地乱响,把院中的破纸与干草叶儿刮 得不知上哪里去才好。一阵风过去,大家一齐吐一口气,心 由高处落回原位。可是,风又来了,使人感到眩晕。天、地,连 皇城的红墙与金銮宝殿似乎都在颤抖。太阳失去光芒,北京 变成任凭飞沙走石横行无忌的场所。狂风怕日落,大家都盼 着那不象样子的太阳及早落下去。傍晚,果然静寂下来。大 树的枝条又都直起来,虽然还时时轻摆,可显着轻松高兴。 院里比刚刚扫过还更干净,破纸什么的都不知去向,只偶然 有那么一两片藏在墙角里。窗楞上堆着些小小的坟头儿,土 极干极细。窗台上这里厚些,那里薄些,堆着一片片的浅黄 色细土,象沙滩在水退之后,留下水溜的痕迹。大家心中安 定了一些,都盼望明天没有一点儿风。可是,谁知道准怎么 样呢!那时候,没有天气预报啊。 要不怎么说,我的福气不小呢!我满月的那一天,不但 没有风,而且青天上来了北归较早的大雁。虽然是不多的几 只,可是清亮的鸣声使大家都跑到院中,抬着头指指点点, 并且念道着:“七九河开,八九雁来”,都很兴奋。大家也附带 着发现,台阶的砖缝里露出一小丛嫩绿的香蒿叶儿来。二姐 马上要脱去大棉袄,被母亲喝止住:“不许脱!春捂秋冻!” (摘自长篇小说《正红旗下》第五章) 北平的初夏 又到了朝顶进香的时节,天气暴热起来。 卖纸扇的好象都由什么地方忽然一齐钻出来,挎着箱 子,箱上的串铃哗啷哗啷的引人注意。道旁,青杏已论堆儿 叫卖,樱桃照眼的发红,玫瑰枣儿盆上落着成群的金蜂,玻 璃粉在大磁盆内放着层乳光,扒糕与凉粉的挑子收拾得非 常的利落,摆着各样颜色的作料,人们也换上浅淡而花哨的 单衣,街上突然增加了许多颜色,象多少道长虹散落在人 间。清道夫们加紧的工作,不住的往道路上泼洒清水,可是 轻尘依旧往起飞扬,令人烦躁。轻尘中却又有那长长的柳 枝,与轻巧好动的燕子,使人又不得不觉到爽快。一种使人 不知怎样好的天气,大家打着懒长的哈欠,疲倦而又痛快。 秧歌,狮子,开路,五虎棍,和其他各样的会,都陆续的 往山上去。敲着锣鼓,挑着箱笼,打着杏黄旗,一当儿跟着一 当儿,给全城一些异常的激动,给人们一些渺茫而又亲切的 感触,给空气中留下些声响与埃尘。赴会的,看会的,都感到 一些热情,虔诚,与兴奋。乱世的热闹来自迷信,愚人的安慰 只有自欺。这些色彩,这些声音,满天的晴云,--~9~, 教人们有了精神,有了事作:上山的上山,逛庙的逛庙,看花 的看花……至不济的还可以在街旁看看热闹,念两声佛。 天这么一热,似乎把故都的春梦唤醒,到处可以游玩, 人人想起点事作,温度催着花草果木与人间享乐一齐往上 增长。南北海里的绿柳新蒲,招引来吹着El琴的少年,男男 女女把小船放到柳阴下,或荡在嫩荷间,口里吹着情歌,眉 眼也会接吻。公园里的牡丹芍药,邀来骚人雅士,缓步徘徊, 摇着名贵的纸扇;走乏了,便在红墙前,绿松下,饮几杯足以 引起闲愁的清茶,偷眼看着来往的大家闺秀与南北名花。就 是那向来冷静的地方,也被和风晴日送来游人,正如送来蝴 蝶。崇效寺的牡丹,陶然亭的绿苇,天然博物院的桑林与水 稻,都引来人声伞影;甚至于天坛,孔庙,与雍和宫,也在严 肃中微微有些热闹。好远行的与学生们,到西山去,到温泉 去。到颐和园去,去旅行,去乱跑,去采集,去在山石上乱画 些字迹。寒苦的人们也有地方去,护国寺,隆福寺,白塔寺, 土地庙,花儿市,都比往日热闹:各种的草花都鲜艳的摆在 路旁,一两个铜板就可以把“美”带到家中去。豆汁摊上,咸 菜鲜丽得象朵大花,尖端上摆着焦红的辣椒。鸡子儿正便 宜,炸蛋角焦黄稀嫩的惹人咽着唾液。天桥就更火炽,新席 造起的茶棚,一座挨着一座,洁白的桌布,与妖艳的歌女,遥 对着天坛墙头上的老松。锣鼓的声音延长到七八小时,天气 的爽燥使锣鼓特别的轻脆,击乱了人心。妓女们容易打扮 了,一件花洋布单衣便可以漂亮的摆出去,而且显明的露出 身上的曲线。好清静的人们也有了去处,积水滩前,万寿寺 外,东郊的窑坑,西郊的自石桥,都可以垂钓,小鱼时时碰得 嫩苇微微的动。钓完鱼,野茶馆里的猪头肉,卤煮豆腐,白干 酒与盐水豆儿,也能使人醉饱;然后提着钓竿与小鱼。沿着 柳岸,踏着夕阳,从容的进入那古老的城门。 到处好玩,到处热闹,到处有声有色。夏初的一阵暴热象 一道神符,使这老城处处带着魔力。它不管死亡,不管祸患, 不管困苦,到时候它就施展出它的力量,把百万的人心都催 眠过去,作梦似的唱着它的赞美诗。它污浊,它美丽,它衰老, 它活泼,它杂乱,它安闲,它可爱,它是伟大的夏初的北平。 (摘自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第二十四段) 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