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墓者说

寻墓者说
作者: 蓝英年
出版社: 文化发展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4.30
折扣购买: 寻墓者说
ISBN: 9787514212389

作者简介

蓝英年,翻译家,生于1933年,195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俄语系。长期从事苏俄文学、历史的翻译研究和写作,译有《日瓦戈医生》、《库普林中短篇小说选》、《捍卫记忆——利季娅作品选》等,著有《青山遮不住》、《冷月葬诗魂》、《被现实撞碎的生命之舟》、《寻墓者说》、《回眸俄罗斯》等,被誉为“俄罗斯文学点灯者”。

内容简介

高尔基出国 本文标题是为同另一篇文章《高尔基回国》呼应 ,如不加说明,读者难免产生歧义。这里是指十月革 命后,1921年10月,高尔基离开已经建立苏维埃政权 的俄罗斯,而不是指高尔基曾多次离开过的沙皇统治 下的俄罗斯。这次出国,80年代以前出版的各种苏联 文学史和汗牛充栋的高尔基传记都一笔带过,一律解 释为“出国疗养”。我过去对他这次出国也未留意。 后来读过几本俄国侨民作家的回忆录,特别近几年① 接触到高尔基部分档案(不少档案仍未公布,如他致 列宁、斯大林和他前妻彼什科娃的大部分书信),便 产生疑问:为什么呼唤革命的“海燕”在革命成功后 却离开社会主义祖国到意大利去,并一住便六年多。 我渐渐意识到官方为了制造它所需要的高尔基形象— —列宁和斯大林的亲密战友,布尔什维克坚定的盟友 ,苏维埃政权的一切敌人最严厉的抨击者,苏联同西 方进步知识分子联系的牢固纽带——而有意掩饰高尔 基出国的真正原因,如果找出真正原因,几十年塑造 的并深印在几代人脑子里的形象便会受到严重损害, 但却能使我们接近真实的高尔基。而真实的高尔基对 我们更可贵。 二月革命前,高尔基支持过布尔什维克,特别在 经济上。他同列宁关系良好,尽管两人在造神论等一 系列问题上发生过争论,互相仍视为朋友。二月革命 后关系发生变化。高尔基认为现今主要的任务是捍卫 二月革命成果,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教育和文 化。列宁则坚决要求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向临时政府 夺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十月革命爆发前夕,10月 31日,高尔基在他主持的《新生活报》上发表《无法 沉默》,公开反对暴力革命。高尔基的这种立场在十 月革命后必然使他陷入布尔什维克反对派的境地。70 年后才得以同读者见面的他的政论集《不合时宜的思 想》,便是他同布尔什维克抗争的记录。高尔基关心 的是革命后广大知识分子的命运,而布尔什维克首先 考虑的是如何巩固政权。布尔什维克坚决镇压反对、 反抗以至妄图推翻苏维埃政权的人,不管他是否是知 识分子或在文化领域做过多少贡献。高尔基则以自己 的特殊身份竭力关心、帮助、保护和拯救知识分子, 并不看重他们对布尔什维克的态度。双方的冲突便不 可避免了。 当今在俄罗斯走红的宗教作家罗扎诺夫,1918年 给高尔基写了一封求救的信:“……屋里没生火,没 有劈柴。女孩子们望着冰冷茶灶旁边最后的一块糖。 半瘫痪的妻子躺在床上,两只浑浊的眼睛望着我。孩 子惊恐的眼睛……马克西姆什卡(高尔基名字昵称) ,亲爱的,我该怎么办?我已给你写过很多信,都撕 了,这封马上寄出,不然我又撕了。我写了20本书出 不来来,书商罢工了吧。马克西姆什卡,你能否想办 法让书出版……马克西姆什卡,我抓住你的手不放… …我完蛋了,完蛋了,完蛋了。”高尔基收到信后立 即给罗扎诺夫女儿寄去一笔够三四个月用的钱。高尔 基很早就认识罗扎诺夫,但两人并非朋友,因为高尔 基从不赞成罗扎诺夫的哲学观点。不认识高尔基的人 向他求救,他也有求必应。一位年轻女诗人生了孩子 弄不到牛奶,找高尔基要。高尔基给供应部门写信, 要求发给她牛奶。为了加强效果,在信中末尾说明孩 子是他的私生子。后来许多年轻妇女找高尔基要牛奶 ,高尔基在信中一律说是他的私生子,以致引起供应 部门人员的怀疑:高尔基哪儿来的那么多私生子?为 了帮助和营救著名作家、学者,高尔基几乎跑断了腿 。诗人勃洛克病倒,必须出国治疗。高尔基同卢那察 尔斯基立即行动起来。高尔基亲自给列宁写信,由卢 那察尔斯基转呈。但迟迟不见下文。高尔基携带医生 诊断书面见列宁,列宁让他找明仁斯基。明仁斯基在 肃反委员会里负责出国事宜。明仁斯基也爱惜革命诗 人勃洛克,但认为不需要出国治疗,只要改善生活条 件就行了。他所说的改善生活条件是增加勃洛克的口 粮定额。高尔基和卢那察尔斯基不同意,又分头找布 尔什维克领袖们。最后终于批准勃洛克到芬兰治疗, 但批准的第二天,勃洛克便死了。另一位诗人古米廖 夫因所谓塔甘采夫叛国案被捕,高尔基联合各创作协 会上书彼得格勒契卡②主席团,保释古米廖夫,“因 为他对俄国文学意义重大”。这对契卡当然不是理由 ,古米廖夫被枪决了。这是两个失败的例子,还有许 多成功的例子,我无法一一列举。用他好友、著名男 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平的话说:“多少人经过他的请求 而从监狱中释放出来!他可真是好人。”P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