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茂行洁——浙江大学廉洁故事辑录

材茂行洁——浙江大学廉洁故事辑录
作者: 编者:王志强|责编:平静
出版社: 浙江大学
原售价: 70.00
折扣价: 44.80
折扣购买: 材茂行洁——浙江大学廉洁故事辑录
ISBN: 978730823864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廉洁故事 马寅初的一生两袖清风 ,克己奉公,从不仗势欺人 、任人唯亲。即使遭受蒋介 石统治集团的迫害和压制, 他仍然光明磊落,多次揭露 政府勾结烟商、从中牟取暴 利的丑行,为国家经济健康 发展殚精竭虑、奔走呼吁。 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拒绝 人情诱惑,反对以公谋私, 保持一贯清廉节俭的作风。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却颇 为大方,积极捐款,为世人 所称赞。 凛然正气,顶天立地只 为公 1927年春天,马寅初到 浙江出任浙江省政府委员、 省财政委员会主席之职。 在浙江任职期间,马寅 初发现有许多人染上了抽鸦 片烟的恶习。他认为吸食鸦 片,既危害人民的健康,又 败坏社会风气,而且使国家 经济遭受严重损失,为此他 力主禁烟。在省政府的一次 会议上,他正式提出了禁烟 的主张和计划,并奔走呼号 ,多次演讲著文,大力宣传 鸦片对国计民生的极大危害 ,向社会呼吁彻底禁烟,揭 露当时政府要员勾结烟商、 从中牟取暴利的丑行。 马寅初强硬的禁烟手段 挡了蒋介石统治集团发国难 财的路,此事传到蒋介石那 里,他大骂马寅初是“嵊县 强盗”。马寅初听说后,只 说:“他说我是‘嵊县强盗’, 只说对了一半,我不是‘强 盗’,是‘强道’。我就是要强 行道出他们祸国殃民的行径 。” 此后,马寅初曾遭受过 很长一段时间来自蒋介石统 治集团的迫害。即便如此, 马寅初做人做事依旧光明磊 落,克己奉公。 新中国成立后,马寅初 被任命为华东军政委员会副 主席。在他接受任命之后, 上门来的亲友络绎不绝,都 想在委员会中谋得一官半职 。 因此,马寅初决定在就 任茶话会上表明自己的态度 。他在会上严肃地指出:“ 新社会和旧中国是完全不同 的。共产党历来坚持按组织 原则和人事制度办事,反对 把私人关系凌驾在组织原则 之上。”他表示:“过去凡给 我写信要求调整安排工作的 同学、亲友,恕我直言,都 不能办。特此说明,希望大 家谅解。” 茶话会后,他还对那些 亲友一一做了回复,认真地 解释和说服,也取得了大家 的理解与支持。 养廉唯俭,行为世范为 国虑 1949年10月19日,在中 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 议上,马寅初被任命为政务 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当时,马寅初的家仍在杭州 ,主任陈云便给他安排了住 所;在向周恩来总理请示后 ,将马寅初的级别待遇评为 行政三级,属于正部级中的 最高档次,同好几位副总理 平级,按这个级别,配有小 汽车及司机,警卫员,公务 员(服务员)两位,秘书两 位,厨师两位。马寅初得知 给自己定了这么高的待遇, 当面跟陈云表示自己并不敢 当,但因是周总理的意思, 最后接受了。然而,即便如 此,他也从不理所应当地享 受,还是保持着自己一贯的 节俭作风。 他曾专门召集家人亲戚 开家庭会议,讲了一番新政 权新气象的道理:“不能像 旧中国那样,一人当官,裙 带一串,家人沾光。现在对 于所有的私人请托,一概不 能办理,希望大家谅解。我 自己出门也尽量简从,减少 公费开支。”从此,马寅初 的“家庭会议”精神就传承了 下来。 据马寅初生前的保姆马 凤仙回忆: 他同普通的老百姓一样 ,真的很穷。他家用的家具 等东西是公家的,值钱的衣 服就是一件呢大衣和一顶礼 帽,出去穿一下,回来就叫 我给他放好。有一次外出, 马夫人要给他添件像样的衣 服,马先生坚决不肯。我们 也劝他不能像一个普通的老 百姓。他笑着说:“我就是 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他平 时不吃酒,不抽烟,连茶叶 也是有客人来时喝一点。 国家暂时困难时,马先 生和其他高级干部家庭一样 响应国家的号召,一星期吃 一顿大米饭,难得吃上肉。 马先生说:“毛主席都不肯 吃肉,我更不能搞特殊化, 全国人民更苦啊!” 马寅初平日里舍不得多 花一分钱,但是在国家需要 他的时候,他却颇为大方, 常把自己节省积攒下来的钱 捐献给灾区和用于修建学校 ,一出手就是几百元。 1950年1月5日,国家经济 困难,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 公债。马寅初不仅率先认购 了150份公债,还在杭州大 街上拉开嗓门喊:“……政 府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具 有重大意义,我希望各位父 老兄弟姐妹都能节衣缩食, 踊跃认购……” 拳拳忠心,一身报国有 万死 马寅初的一生,像是漂 泊在大海上的帆船,狂风骤 雨袭来,惊天骇浪翻滚,但 他顽强地不愿被雨击败,不 愿被浪倾覆。是爱国的信念 ,是爱国的力量,使他不顾 一切,劈波斩浪也要等来祖 国的繁荣辉煌。 1914年底,马寅初于美 国博士毕业后,怀着富国强 民的理想回到了祖国。这年 秋天,马寅初拒绝了所有邀 请入阁的说客,郑重表达了 自己的立场:“我出国留学 不是为了回来谋求高官显爵 ,而是要学以致用,做富国 强民的事业。”他宣称“一不 做官,二不发财”,从此走 上了教育救国的道路。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