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人物传(第2卷)

四川党史人物传(第2卷)
作者: 编者: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责编:董玲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80
折扣购买: 四川党史人物传(第2卷)
ISBN: 978722009854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刘愿庵(1895—1930),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候补 委员。他自1925年入党后 ,历任中共成都特支书记, 四川省委宣传部部长、秘书 长,代理书记、书记等重要 职务,为发展四川党的组织 、发动工农运动、组织武装 起义等,进行了艰苦的工作 。1930年5月,在重庆英勇 就义。 刘愿庵,原名孝友,字 坚予,1895年12月6日出生 在陕西咸阳,其父刘次候是 个军人,驻防西康,全家随 其移居四川成都。刘次候知 识渊博,阅历丰富,并擅长 医术,为人正直廉洁,虽在 军界任职,却很少积蓄,加 之乐于助人,常周济亲友, 因而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刘 愿庵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 对他后来走向革命道路有一 定的影响。 1908年,十三岁的刘愿 庵随父去南昌,进入大同中 学读书。辛亥革命爆发,刘 愿庵弃学参加了学生军。袁 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 学生军被解散,刘愿庵又回 到四川,在乐山电报局担任 长途电话线路的勘测工作。 他同工人在一起,并常与附 近农村的贫苦农民接触,深 感人间之不平,思想感情发 生了急剧变化。 1919年,刘愿庵经人介 绍,到驻万县的军阀卢锡卿 部当参谋。他博学广闻,能 写善辩,深得卢锡卿的赞赏 ,凡是难办的事情,卢都要 他去办。当时,在卢锡卿管 辖区内的一个深山老林里, 有一股土匪,颇有势力,卢 想去招安,苦于没有办法, 于是派刘愿庵去做招抚工作 。刘愿庵进山后,住在一所 寺庙里,与和尚谈佛论经, 甚为投机。待熟络后,他动 员长老说,劝匪投诚是化恶 为善,希望长老能大力帮助 ,并先奖给了寺庙一笔现金 。长老被说服后,去见土匪 头子,以官位利禄相许诺, 规劝土匪头目投诚,获得成 功。刘愿庵怕土匪投诚有诈 ,先要他们去平定另一股土 匪,以作归顺的“进见礼”。 土匪头子为了升官发财,唯 命是从,奋勇登山,终将另 一股土匪荡平。时值数九寒 冬,土匪头目见刘愿庵穿着 单薄的衣衫,即以狐皮袄子 相送。刘愿庵婉言谢绝说: “我个性耐寒,不需此物, 可分给军中无衣者。”后来 他对人讲:“盗贼赃物,岂 能污吾身!”平匪任务完成后 ,卢锡卿更加器重刘愿庵, 先调他任杨春芳部秘书, 1922年又任丰都县县长。 刘愿庵到丰都县上任时 ,身着布衣,脚穿草鞋,进 县城后先住旅馆,调查社会 ,了解民情。当地豪绅为了 向新县长献殷勤,纷纷送来 厚礼,均被刘愿庵谢绝。上 任后,他首先复查案件,清 理冤狱,将一些无辜受害的 劳动群众释放回家,对各种 徭役赋税一一清查,将那些 残酷盘剥劳动群众的苛捐杂 税全部废除;将一些欺压人 民群众的团总、贪赃枉法的 官吏,分别给以撤职、警告 和罚款等处分。他采取的一 系列有力措施,深得群众拥 护,人民称他为“刘清官”。 刘愿庵的行动,引起了当地 劣绅和驻军团长的憎恨,纷 纷跑到杨春芳那里去告状。 杨春芳对刘愿庵的做法也早 已不满,便下令革除刘愿庵 的县长职务。刘愿庵愤然离 开丰都,去成都刘泗英办的 西南公学当国语教员,从事 教育事业,开展新文化、新 思想的宣传活动。丰都人民 对新县长遭到排斥打击,愤 愤不平。为了记念刘愿庵的 功德,群众自发给他立了德 政碑。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