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1.00
折扣购买: 不可不知的俄罗斯史/不可不知的历史
ISBN: 9787568052672
早在几十万年前,俄罗斯境内便已经发现了人类活动 的痕迹。在伏尔加河附近的山谷,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属于 旧石器时代中期的简单石制工具,年代大约在10万年到3万 年前左右。在顿河流域,考古学家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 古人类居住的窖穴遗址。按照推算,大约在3万年前到1.4 万年前之间。中石器时代的遗迹更加扩散,在第聂伯河石 滩、奥卡河和伏尔加河上游发现了弓箭与陶器,非常具备 这一时期文明的特点,其时间跨度大约在公元前1.4万年前 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 新石器时代的结束时间在俄罗斯的北方与南方不尽相 同。南方更早,大约到公元前3000年,北方大约结束于公 元前2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器物有带梳状纹饰 的陶器、石箭簇、石矛、渔网等。根据骨骼遗存可知,牛 、狗、猪等动物在这个时期已经被成功驯养。 接下来是青铜器时代。在俄罗斯境内,这一时期的代 表性文化是特里波里文化。与其他地区的社会发展方式一 样,特里波里文化也经历了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演变的过 程。 因为地域的关系,北部更加寒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 直接影响了北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当南方进入青铜器时代 时,北方人的主要工具依旧停留在石器上。 除了经济发展不平衡,该片地域上生活着的人们在族 群上也不尽相同。不同的部落民族先后迁徙于此,又游走 而去,共同缔造着这一区域的古代文明。法齐扬诺沃部落 集中生活在伏尔加河左岸和伏尔加河与奥卡河之间的区域 ;阿巴舍沃人主要在楚瓦什地区活动;金麦里人住在黑海 北岸;后来又进入许多其他部族,比如公元前8世纪西徐亚 人侵入此地,之后又遭遇来自东部区域的萨尔马特人。这 些部族交替迁徙、相互融合,活跃在在现今俄罗斯的广阔 土地上。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在上述如此多的部族中,最 后成为俄罗斯人先祖的是东斯拉夫人。而东斯拉夫人尽管 古老并庞大,却只是斯拉夫人中诸多部落联盟中的一个分 支。根据俄国及苏联学者的考证,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前 后,斯拉夫人的部落已经散居在欧洲中东部地区。早期, 斯拉夫人分布在奥得河、维斯瓦河、第聂伯河和布洛河流 域以及今白俄罗斯南部区域。他们的活动区域几经外扩, 最终扩大到西起易北河,东至顿河、奥卡河、伏尔加河上 游,自波罗的海南下直到喀尔巴阡山之间的区域。在这片 土地上,斯拉夫人依靠简单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为生。 著名罗马史家塔西陀曾在其著作《日耳曼尼亚志》中 记载了“维涅德人”,提到“他们有固定的栖身之所,他 们有盾,而且喜欢步行,矫捷善走”,谈到谋生方式还特 别讲到该部族以“劫掠为生”,其实这段叙述说的便是斯 拉夫人。 斯拉夫人的分化在公元4世纪左右就开始了,罗马帝国 东西分治后,分别居住在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的斯拉 夫人逐渐分裂为西斯拉夫和东斯拉夫两支。公元5-6世纪的 亚欧民族大迁徙不仅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整体格局,一也直 接冲击了斯拉夫民族的内部结构。民族大迁徙期间,已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