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散文精选(彩插版)/名家散文典藏

贾平凹散文精选(彩插版)/名家散文典藏
作者: 贾平凹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2.40
折扣购买: 贾平凹散文精选(彩插版)/名家散文典藏
ISBN: 9787535499011

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丹凤。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浮躁》《废都》《土门》《怀念狼》《秦腔》《高兴》《古炉》《带灯》等,诗集《空白》及散文集《商州三录》《心迹》《月迹》《天气》等,另有多部书画集出版。曾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法兰西金棕榈文学艺术骑士勋章、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首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国内外奖项四十余种。作品被译为英、法、德、瑞典、俄、日、韩、越等文字在国外出版三十余种。

内容简介

村人十分厚诚,几乎近于傻昧,过路行人,问起 事来,有问必答,比比画画了一通,还要领到村口指 点一番。接人待客,吃饭总要吃得剩下,喝酒总要喝 得昏醉,才觉得惬意。衣着朴素,都是农民打扮,眉 眼却极清楚。当然改变了吃浆水酸菜,顿顿油锅煎炒 ,但没有坐在桌前用餐的习惯,一律集在巷中,就地 而蹲。端了碗出来,却蹲不下,站着吃的,只有我一 家,其实也只有我一人。 我家里不栽花,村里也很少有花。曾经栽过多次 ,总是枯死,或是萎缩。一老汉笑着说:村里女儿们 多啊,瞧你也带来两个!这话说得有理。是花忌妒她 们的颜色,还是她们羞得它们无容?但女儿们果然多 ,个个有桃花水色。巷道里,总见她们三五成群,一 溜儿排开,横着往前走,一句什么没盐没醋的话,也 会惹得她们笑上半天。我家来后,又都到我家来,这 个帮妻剪个窗花,那个为小女染染指甲。什么花都不 长,偏偏就长这种染指甲的花。 啥树都有,最多的,要数槐树。从巷东到巷西, 三搂粗的十七棵,盆口粗的家家都有,皮已发皱,有 的如绳索匝缠,有的如渠沟排列,有的扭了几扭,根 却委屈得隆出地面。槐花开时,一片嫩白,家家都做 槐花蒸饭。没有一棵树是属于我家的,但我要吃槐花 ,可以到每一棵树上去采。虽然不敢说我的槐树上有 三个喜鹊窠、四个喜鹊窠,但我的茅屋梁上燕子窝却 出奇地有了三个。春天一暖和燕子就来,初冬逼近才 去。从不撒下粪来,也不见在屋里落一根羽毛,从此 倒少了蚊子。 最妙的是巷中一眼井,水是甜的,生喝比熟喝味 长。水抽上来,聚成一个池,一抖一抖地,随巷流向 村外,凉气就沁了全村。村人最爱干净,见天天有人 洗衣。巷道的上空,即茅屋顶与顶间,拉起一道一道 铁丝,挂满了花衣彩布。最艳的,最小的,要数我家 :艳者是妻子衣,小者是女儿裙。吃水也是在那井里 的,须天天去担。但宁可天天去担这水,不愿去拧那 自来水。吃了半年,妻子小女头发愈是发黑,肤色愈 是白皙,我也自觉心脾清爽,看书作文有了精神、灵 性了。 当年眼羡城里楼房,如今想来,大可不必了。那 么高的楼,人住进去,如鸟悬窠,上不着天,下不踏 地,可怜怜掬得一坏黄土,插几株花草,自以为风光 宜人了。殊不知农夫有农夫得天独厚之处。我不是农 夫,却也有一庭土院,闲时开垦耕耘,种些白菜青葱 。菜收获了,鲜者自吃,败者喂鸡,鸡有来杭、花豹 、翻毛、疙瘩,每日里收蛋三个五个。夜里看书,常 常有蝴蝶从窗缝钻入,大如小女手掌,五彩斑斓。一 家人喜爱不已,又都不愿伤生,捉出去放了。那蛐蛐 儿就在台阶之下,彻夜呜叫,脚一跺,噤声了,隔一 会儿,声又起。心想若是有个儿子,儿子玩蛐蛐就不 用跑蛐蛐市掏高价购买了。 门前的那棵槐树,唯独向横的发展,树冠半圆,

图书资料整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