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毛泽东

读懂毛泽东
作者: 张启华|编者:邢贲思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读懂毛泽东
ISBN: 9787220088247

作者简介

张启华,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原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曾任《红旗》杂志社哲学历史编辑部主任、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兼《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兼研究生院国史系主任。现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中共党史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研究》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两个课题的首席专家。

内容简介

第一节时代造就的革命家 毛泽东诞生时的中国社会,正是清帝国极度腐朽 衰败,西方盗贼乘虚而入,一个封建文明曾经发展到 极致的泱泱古老大国,渐渐沦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 家的时代。 这是一个充满忧患的动荡的时代! 这是屈辱和悲愤的血泪浸透每个中国人的心的时 代!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这是需要一场伟大的革命的时代! 正是这样一个时代,孕育和造就了伟大的革命家 毛泽东。 一、小小少年叛逆者 1893年12月26日辰时,毛泽东出生在中国一个偏 僻的、直到本世纪初在行政上还无单独建制的小山村 ——湖南省中部偏东、位于湘江中游丘陵地区的韶山 冲。 这里闭塞而宁静,然而风景却异常秀丽。上古时 代有名的美妙乐曲《韶乐》即出于此地。传说舜帝曾 携娥皇、女英二妃南巡至此,但见这里重峦叠嶂、水 光涟涟、风光绮丽、气象不凡,一时兴起,即与乐工 同奏一曲,二妃翩翩起舞,天上凤凰为此情此景所吸 引,携百鸟前来汇聚。此曲即韶乐,韶山即因此得名 。韶山冲的居民们,祖祖辈辈生活、劳作在这块几乎 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中,过着单调而沉闷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一位小小少年,第一次打破了这种 沉寂,令这里的老一辈人惊愕万分。 1.第一次背叛——与佛教信仰告别 毛泽东终生无比爱戴的,是他的母亲。他的母亲 文七妹,有着一颗博爱、善良的心,宽容、克己、逆 来顺受,是个虔诚的佛教信仰者。毛泽东刚刚出生时 ,为了保佑他吉祥平安,外婆和母亲抱着襁褓中的毛 泽东,到离娘家唐家蚝两里外的龙潭蚝山脚下,拜一 巨大的神石——石观音为干娘。毛泽东在家排行第三 ,由此得到了乳名“石三”,大家都亲热地叫他“石 三伢子”。 受母亲的熏陶和影响,毛泽东小时候也信神拜佛 。家中堂屋前的神龛上供奉着观音菩萨、天地君亲师 、司命府君以及列祖列宗的牌位。母子二人总是按时 在这里焚香磕头,敬奉诸神。1959年6月,毛泽东回 故乡时来到这神龛前曾对随行人员幽默地说:这就是 我和母亲每月初一、十五工作的地方。那时,他和母 亲一样,对不信神佛的父亲极不理解,极不满意,甚 至感到很伤心。9岁那年,他还和母亲一起认真地讨 论过父亲不信佛的问题。此后好几次想把他转变过来 ,可是没有成功。毛泽东后来忆及此事时曾说:“他 (指父亲毛顺生)只是骂我们,在他进攻之下,我们只 好退让,另想办法。但他总是不愿意和神佛打交道。 ”这令幼小的毛泽东非常失望。15岁时,母亲生病, 毛泽东爱母心切,跑了40C多里路到南岳衡山去求神 拜佛,许愿母亲的病尽快好起来,却没有就近去请乡 里的郎中大夫来看病。可见其信佛之深。 但在这期间,毛泽东并不是一点怀疑也没有。每 年的大年三十晚上,他都和母亲一起认真地准备祭品 ,焚香磕头,敬奉“司命府君”,祈求保佑全家平安 。有一年大年初一清早,毛泽东照例按母亲嘱咐到神 龛前摆放祭品。这时他望着每天都依然如故的佛像忽 然想:摆了这么多的祭品,神佛若有灵为什么从来没 动过一下呢?再说,邻里乡亲们每年都恭恭敬敬地拜 佛,可日子还是过得那么苦,神佛并没有保佑他们呀 。这不是骗人吗?想到这里,他就想试一试神佛是否 有灵。于是,他拿起一杯作祭品用的香茶向神像泼去 ,一连泼了三杯。他带着儿童的天真想到:若神佛有 灵,就该接受他的敬意,若神佛怪他不恭,他甘愿受 罚。这事遭到了母亲的责怪,母亲只好惶恐地向“司 命府君”神像作揖赔罪,同时也在心里暗暗担心儿子 是否不再敬佛。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特别是受到毛麓 钟老师和进步人士李漱清的影响,毛泽东越来越动摇 了对佛的信仰,开始在这件事上背叛了他的母亲。对 此,母亲心里很清楚,也更加忧虑。1919年母亲病重 时,他不再去给佛磕头了,而是毅然带母亲到长沙的 医院找医生求治。从此,毛泽东彻底告别了对佛的信 仰。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