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
原售价: 12.00
折扣价: 8.70
折扣购买: 宋词(彩图本)/小学生国学文库
ISBN: 9787539190129
这首词是张炎在南宋灭亡后重游西湖时作的一首 词,借西湖 观感抒发了亡国之悲。词中所描绘的西湖,不是太平 时代的明丽 风景,而是敌骑过后的残山剩水,一片惨目伤心的景 象。 全词从写景起笔,先用平缓的笔调写了春深时景 。游船如 旧,而词人心情不再,随即笔锋一转,感情转入伤春 之逝。词人 想要挽留春天,却无能无力,实际上寄托的是家国之 仇。 词的下片依然是从写景起笔,点明自己的故国之 思。当年的 豪门大宅、幽美之地,如今都已经变了样,今昔的对 比引出无限 的感慨。因此词人借沙鸥的白头来暗写自己愁苦之深 。“无心再 续笙歌梦”写出了词人现在的倦怠失意,也点明了清 醒的人生态 度和江山易主后心如死灰的沉痛感情。词人最后说怕 听到杜鹃啼 叫声,因为杜鹃啼叫是最为凄切哀苦的。而一个“怕 ”字也将词 人心中彷徨、落魄、哀痛、愁恨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 现了出来。 张炎(1248—132O),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 乐笑 翁,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张炎先祖为南宋抗金名将张 浚,他 的曾祖张镁、父亲张枢都是著名词人。南宋灭亡后, 张炎家 破流亡,生活潦倒。他同前朝遗老周密、郑思肖交往 ,与蒋 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张炎的词多 写个人 哀怨,常以清空之笔,写沦落之悲,带有鲜明的时代 印记。 虞美人 楚霸王项羽在楚汉之争中失败,被困于垓下。穷 途末路之时, 他唱了一首感人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 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后人以此歌 编成教坊 曲,并以“虞美人”为词牌,流传后世。李煜的《虞 美人·春花秋 月何时了》是该词牌的代表作。 望江南 “望江南”,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江南好”。据 记载,原是唐代宰相李德裕在他镇守镇江时,为亡姬 谢秋娘所作, 本名《谢秋娘》。后来白居易以此为词牌写的词中, 有“江南好” 和“能不忆江南”等句,故改成与“江南”二字有关 的词牌。温庭 筠的“望江南》(“梳洗罢”)是该词牌的代表作。 破阵子 “破阵子”是唐朝教坊名曲,为唐太宗李世民所 作的“秦王破 阵乐》,是唐代开国时大型武舞曲。参加者达两千人 ,皆画衣甲, 执旗旆(p色i),场面非常壮观。后来作为词牌的“破 阵子”是字数 不多的小令,估计只是截取当时舞曲的一小段而成。 《破阵子》的 词内容大多慷慨激昂,英勇威武,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 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是该词牌的代表作。 沁园春 东汉时期,汉明帝宠爱女儿沁水公主,为她在沁 河北岸建造庄 园,称沁园。后权臣窦宪仗着自己的权势强夺沁园, 沁水公主无 奈,不敢反抗。后来此事被汉明帝发现,他大怒,召 窦宪问罪。窦 皇后为窦宪求情,汉明帝才稍息怒,命窦宪归还沁园 。这件事在后 世广为流传,沁园也多次在丈人笔下被提起,并进入 音乐领域,成 为音乐题材。 “沁园春”作为词牌最早出现在晚唐,现存最早 的词是张先的 《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但张先的词比起苏 轼的《沁园 春》(“孤馆灯青”)来稍欠缺精致工整,所以后人填 词多遵循苏 轼这首词的格律。 菩萨蛮 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使者进贡,她们身上 披挂着珠宝, 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号称“菩萨蛮队” 。当时的教坊 以此为题材制成《菩萨蛮曲》,后来“菩萨蛮”演变 为词牌名。温 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该词牌的 代表作。 卜算子 唐代诗人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 子”,后人以 此作曲,填词。也有说法称“卜算子”取“卖卜算命 之人”的意 思,与骆宾王无关。北宋时盛行此曲。陆游的《卜算 子·咏梅》是 该词牌的代表作。 青玉案 青玉所制的短脚盘子叫青玉案,也指名贵的食用 器具。“青玉 案”这个词牌名取自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 我锦绣段,何 以报之青玉案。”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是该词 牌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