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经济日报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54.40
折扣购买: 鉴江新语
ISBN: 9787519612825
燕山絮语 “千年古村,深藏历史文 化底蕴;千年古墓,凝聚百 万裔孙思根。”茂南区袂花 镇上村可谓历史悠久,文化 底蕴深厚,而上村燕山吴氏 始祖廷瑜墓,历经千年,却 始终维系着百万后裔思根报 祖,后裔们不仅弘扬吴太伯 至德精神,还传承吴廷瑜扶 提遗志。农历二月十六日是 公祭日,每年的这一天,吴 氏后裔都会从全国乃至世界 各地云集燕子岭,公祭始祖 廷瑜,顶礼膜拜,盛况空前 。 那里,是缅怀先祖的理 想之地。可我却未曾去过, 不知算不算是人生一大憾事 。今年农历二月十六日,正 好赶上周末,兄弟几个难得 聚在一起,何不到袂花镇上 村燕子岭千年始祖墓瞻仰、 缅怀、祈福呢。 初次驻足燕子岭,黑压 压的人群,人山人海,人头 攒动,人声鼎沸,足有几万 人吧。看着这震撼的情景, 着实令我们感慨万千,兴奋 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站在燕 山吴氏始祖廷瑜千年古墓前 ,举目张望,四周全是低矮 的小山坡,视野开阔,各种 各样而高矮不一的树木,漫 山遍野,郁郁葱葱,摇曳多 姿。古墓所在的斜坡长满野 草,披绿叠翠,如茵如黛。 古墓正前方是一望无垠的田 野,春意盎然,绿油油的禾 苗长势喜人,微风吹拂,绿 浪滔滔,空中偶有燕子呢喃 ,上下翻飞,山野间顿时变 得热闹起来。拜台前摆放着 琳琅满目的祭品,不远处依 次排满了五花八门的祭献鞭 炮…… 站立燕子岭,遥想先祖 ,心潮澎湃,沉重而复杂, 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先祖 乃吴太(泰)伯,勾吴国之 始君王。据《史记·吴太伯 世家》记载:“吴太伯,太 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 而王季历之兄出。季历贤, 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 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 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 不同用,以避季历。季历果 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 。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 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 家,立为吴太伯。”太伯“三 让天下”的故事和“三让天下 ”的至德精神,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备受历朝历代文 人学士和骚人墨客所景仰、 赞颂。孔子《论语》曰:“ 太伯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 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民 无得而称焉”的意思是说, 百姓不知用什么话来称颂他 。“伯乐相马”“举贤”被世人 称为“大德”,而“让贤”“让 天下”则可堪称“至德”,因 而,孔子称太伯为“至德”。 司马迁《史记》则把太伯列 为“世家”首位。可想而知, “天下”都可让,那世间任何 事情,勿可比之矣,太伯可 称得上至德至圣之人了。 燕山吴氏始祖廷瑜,宋 朝进士,官至枢密使(相当 于现在的国防部长),以失 议事谪降交趾四州知正职事 。北宋仁宗皇佑四年,广源 州侬智高起事反宋,攻陷邕 州、端州等12郡,进而围攻 广州,沿途见官就杀,广南 西路完全瘫痪,大批官员四 散逃亡。狄青平反侬智高后 ,朝廷到处抓捕并刑杀离散 官吏。始祖廷瑜遭乱休官, 不得复还故里。其见博铺乡 小楼村地广人稀,颇具形势 ,极具发展潜力,于是,急 流勇退,辞官去职,隐身求 安,居此垦荒招民承佃,耕 读传家,宏昌教化,始启文 明。其时,交趾烽烟四起, 古道瘦马仓皇,望荒而行。 始祖廷瑜乘船从鉴江南下欣 赏风光,栖居于椰林下(今 椰子村),山光水色,椰林 绿树,半角草堂,书声琅琅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 生”,一个朝廷重臣就这样 淹没于世外纷争,成了渔樵 耕读的隐士。相传,始祖廷 瑜来粤之前,冯宝冼夫人一 家早因冯君衡事件(冯君衡 ,高力士之生父),被武则 天杀散,其族隐姓埋名。高 凉大地万马齐喑,一片荒凉 ,唯独上村一枝独秀,风光 无限,人丁兴旺,皆因上村 地形为燕子巢,村旁的燕子 岭,飞燕形真,振翅欲去。 燕飞为吉,故始祖廷瑜携妻 小远结新巢于上村。1073 年,80岁的始祖廷瑜仙逝。 宋神宗念其为国平定西南立 下汗马功劳,着令准其独占 大岭修墓,长眠于燕子岭, 占地2.5平方公里,并追封 为“平南信国公”谥号。 谦让、举贤是中华民族 传统美德,至德(吴)文化 是优秀民俗文化,至德精神 乃中华文明最崇高的境界, 吾辈理应大力宣扬。为此, 我市至德文化发展促进会进 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多 次组织人员赴无锡、南雄珠 玑巷等地考察和挖掘民俗文 化,开展至德文化活动,并 在上村吴氏廷瑜千年古墓所 在地燕子岭规划建设“茂名 燕山生态民俗园”,打造粤 西古今文化教育展览基地和 茂名市民俗文化产业示范基 地。这对挖掘和弘扬历史文 化,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和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文 化强市建设具有积极而深远 的现实意义。 原载《茂名日报》 201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