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光明日报
原售价: 10.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复活(中外名著榜中榜)/六角丛书
ISBN: 9787802067585
李辉凡,广东兴宁人,生于1934年,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苏联文学史》、《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20世纪初俄苏文学思潮》、《文学·人学》等;主要译作:托尔斯泰的《复活》、契诃夫的《套中人》、高尔基的《童年》、巴赫金的《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等。
[一] 省监狱办公室里的那些官吏认为,神圣而重要的不是所有的动物和人们 享用的那种春意和欢乐,他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是前一天收到的那份编 了号、盖了印、写明了案由的公文。它要求今天,四月二十八日上午九时之 前,务必把在押的受过侦讯的三个犯人——一男二女,解送法院受审。两名 妇女中,有一名是主犯,必须单独押送。今天,四月二十八日上午八时,看 守长根据这道命令,走进又黑又臭的女监狱的走廊,跟着他一起走进走廊的 还有一个面容憔悴、卷发花白的女人,她身穿袖口镶有金边的制服,腰间系 一根蓝边饰带。这是女看守。 “您是要提玛斯洛娃吧?”她问道,同值班看守走近一间门朝走廊开着 的牢房前。 值班看守哐当一声开了铁锁,打开牢门,一股比走廊里更难闻的臭气扑 鼻而来。看守吆喝道: “玛斯洛娃,过堂去!”接着又把门关上,站在一边等着。 大约过了两分钟,一个身材不高、胸部很丰满的年轻女人,跨着大步走 了出来,很快地转过身子,在看守旁边站住。她身穿白色上衣,白色裙子, 外面套一件灰色囚服,脚上穿的是麻布袜,套一双囚鞋。女人的头上还扎着 一块白头巾,显然故意要让几绺乌黑的卷发从白头巾里露出来。她的整个脸 显得特别苍白,就像储存在地窖里的土豆的嫩芽一样。这是长期被关押的人 常有的脸色。她那双宽宽的小手和从囚衣的大领口里露出来的丰满的白脖子 也是这种颜色。特别是由于这张脸暗淡无光,她那双眼睛便显得惊人的乌黑 明亮,虽然有点浮肿,却十分精神,其中一只眼睛稍稍有点斜视。她直着身 子,挺起丰满的胸部,来到走廊里。后来他们走进办公室,里面已经有两名 持枪的押送兵站着。坐在那里的文书把一份被烟熏黄了的公文交给其中一个 士兵,指着女犯说: “把她带去!” 女犯感觉到有许多目光投向她,她没有把头转过去,而是悄悄地斜视着 那些看她的人。大家注意她,她感到高兴。春天的空气也使她高兴。这里的 空气比牢房里新鲜多了。女犯微微一笑,随即想起了自己的处境,便沉重地 叹了一口气。 [二] 女犯玛斯洛娃的身世很平常。她是一个没出嫁的女农奴的私生子。女农 奴在乡下跟喂牲口的母亲一起替两个地主老姑娘干活。 孩子三岁时,母亲便病死了。喂牲口的外祖母嫌外孙女拖累,两个老姑 娘便把小孩领回家里抚养。这个黑眼睛的小姑娘长得分外活泼可爱,也给两 个老姑娘带来不少的乐趣。 这两个老姑娘是姊妹:妹妹索菲娅·伊万诺芙娜心地比较善良,是她给 小孩做的洗礼;而姐姐玛丽娅·伊万诺芙娜则比较严厉。索菲娅。伊万诺芙 娜要把小姑娘打扮起来,教她读书,并想收她为养女。玛丽娅‘伊万诺芙娜 却说,应把她训练成为一个很好的侍女,所以要求苛刻,遇到心情不好的时 候,还要责罚她,甚至打她。这样,小姑娘就受到两方面的影响,长大后就 成了半是侍女,半是养女。她的名字也是高不攀低不就,既不叫卡吉卡,也 不叫卡倩卡,而叫卡秋莎。她缝补衣服、打扫房间、拭擦圣像、烧菜、磨咖 啡豆、调咖啡、清洗衣物,有时也坐下来陪伴两个老姑娘,给她们读读书、 念念报。 有人向她提亲,但她谁也不肯嫁。她觉得同那些向她提亲的劳动者在一 起,日子会过得很苦,她已经过惯农奴主家的舒适的生活了。 她就这样生活到十六岁。满十六岁那年,两个老姑娘的侄子,一个大学 生,即富有的公爵来到她们家。卡秋莎竟暗自爱上了他,但却不敢向他说, 甚至连自己也不敢承认这一点。过了两年,这个侄子在出征的途中顺路来到 姑妈家,在这里住了四天,在临走的前一夜,他诱奸了卡秋莎。第二天他塞 给卡秋莎一张一百卢布的钞票就走了。五个月之后,她才知道自己怀孕了。 从那时起,她就感到心烦意乱,只想着怎样才能摆脱即将降临的耻辱。 她不仅不好好服侍两个老姑娘,竟然还对她们发起脾气来,连她自己也不知 道这是怎么回事。她对两个老姑娘说了许多无礼的话,事后自己也觉得懊悔 ,就提出了辞职。 两个老姑娘对她很不满意,就让她走了。从她们家里出来后,她到了一 个警察局长家里当侍女,但只做了三个月,因为这个警察局长虽然已经是五 十岁的老头,还是对她纠缠不休。有一次,老头逼得她特别厉害,她便发起 火来,骂他是浑蛋和老鬼,在他的胸前使劲推了一下,把他推倒了,为此她 被解雇了。现在再找工作已经不可能,因为她很快就要分娩。于是她便搬到 乡下一个寡妇家里去住。这个寡妇是个接生婆,同时做酒生意。卡秋莎分娩 很顺利。由于接生婆给村里一个有病的女人接生时,把产褥热传染给了卡秋 莎,她只好把男孩送到育婴院去。据送孩子的老太婆说,孩子刚送到那里就 死了。 她必须去找工作。她在林务官家里找到一份工作。这个林务官是个有家 室的人,但他也跟警察局长一样,从头一天起就纠缠卡秋莎。卡秋莎对他很 反感,极力躲避他,但他比她更有经验,更狡猾,当然主要因为他是东家, 他可以随意支使她。终于等到了时机,占有了她。这事被他的老婆知道了。 结果她连工钱也没有拿到,就被赶出来了。于是卡秋莎便到了城里,住在姨 妈家。 姨妈经营一家小洗衣铺,靠它养活孩子,也支撑着潦倒的丈夫。姨妈请 玛斯洛娃到她的小铺里当洗衣工。但玛斯洛娃看到姨妈那里的女洗衣工们生 活过得很苦,不大想干,就到用人介绍所去找女仆的工作。她在只有一位太 太和两个念中学的儿子的家里找到了一份工作。她进去才一个星期,那个嘴 上已经长髭的读六年级的大儿子便丢下功课,纠缠起玛斯洛娃来,使她不得 安生。他母亲认为这全是玛斯洛娃的过错,便把她辞退了。后来,她遇见一 位作家和一个店员,但他们也把她抛弃了。这样,玛斯洛娃又成了孤身一人 。 就是在这个时候,即玛斯洛娃处在无依无靠、特别困难的时候,一个为 妓院物色妓女的牙婆找到了玛斯洛娃。 玛斯洛娃早就学会了抽烟。而她同店员姘居的后期以及被他抛弃以后, 又越来越厉害地酗酒了。她之所以离不开酒,不仅因为她觉得酒好喝,更主 要的是因为酒可以让她忘记所遭受的一切苦难,可以得到一时的解脱,得到 一点尊严,而这些感觉,她若是不喝酒是不能维持的。她清醒的时候,总觉 得有一种羞耻感,总是抬不起头来。 牙婆请姨妈吃饭,并灌醉了玛斯洛娃,要她到城里一家顶好的最优惠的 妓院去当妓女,并历数了在这家妓院做事的种种优点和好处。玛斯洛娃必须 作出抉择了:要么做下等的女仆,那样必定也要受到男人的纠缠,也少不了 暂时的和秘密的私通;要么索性取得一个有保障的、安定的合法地位,在法 律的许可下公开的长期的卖淫,还可以得到丰厚的报酬。她选择了后者。此 外,她还想借此来报复一下诱奸她的人、店员以及所有欺侮过她的人。驱使 她作出这种最后决定的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牙婆告诉她,她可以随便想 做什么衣服就做什么衣服,丝绒的、罗缎的、绸缎的,以及露臂裸肩的舞衣 都可以。而当玛斯洛娃想象自己穿上一件袒胸露背、滚着黑丝绒花边的艳黄 色的绸缎的连衣裙时,她就按捺不住地把身份证交出去了。当天晚上,牙婆 就雇了马车把她带到著名的基塔耶娃妓女院去了。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