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原售价: 135.00
折扣价: 72.90
折扣购买: 梁实秋作品系列(精装典藏)(精) 共3册
ISBN: 9787201127149
梁实秋(1903.01.06-1987.11.03)名治华,字实秋,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县。 华语散文一代宗师,翻译家、学者、文学批评家,国内首位研究莎士比来的权威。 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 1923年赴美国科罗拉多学院留学,一年后获文学学士学位,之后在哈佛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1926年回国,曾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 1927年与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创办新月书店,之后参与创办《新月》月刊 1930年起,历时38年以一人之力翻译完《莎士比亚全集》 1937年“七七事变”后至重庆,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立编译馆编辑委员会委员,长居北碚雅舍 1949年至台湾,任教于台湾省立师范学院 1987年病逝于台北 代表作品: 《人间食话》 《人间意趣》 《人间况味》 译作《莎士比亚全集》《沉思录》等
西施舌 郁达夫一九三六年有《饮食男女在福州》一文,记西施舌云: 《闽小记》里所说西施舌,不知道是否指蚌肉而言,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以鸡汤煮得适宜,长圆的蚌肉,实在是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 案《闽小记》是清初周亮工宦游闽垣时所作的笔记。西施舌属于贝类,似蛏而小,似蛤而长,并不是蚌。产浅海泥沙中,故一名沙蛤。其壳约长十五公分,作长椭圆形,水管特长而色白,常伸出壳外,其状如舌,故名西施舌。 初到闽省的人,尝到西施舌,莫不惊为美味。其实西施舌并不限于闽省一地。以我所知,自津沽青岛以至闽台,凡浅海中皆产之。 清张焘《津门杂记》录诗一首咏西施舌: 灯火楼台一望开,放怀那惜倒金罍。 朝来饱啖西施舌,不负津门鼓棹来。 诗不见佳,但亦可见他的兴致不浅。 我第一次吃西施舌是在青岛顺兴楼席上,一大碗清汤,浮着一层尖尖的白白的东西,初不知为何物,主人曰是乃西施舌,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软的感觉,尝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但觉未免唐突西施。高汤汆西施舌,盖仅取其舌状之水管部分。若郁达夫所谓“长圆的蚌肉”,显系整个的西施舌之软体全入釜中。现下台湾海鲜店所烹制之西施舌即是整个一块块软肉上桌,较之专取舌部,其精粗之差不可以道里计。郁氏盛誉西施舌之“色香味形”,整个的西施舌则形实不雅,岂不有负其名? 《人间食话》原本选印,据1986年初版完整呈现,历时2年精心编辑,是对梁实秋谈吃散文的全面梳理,名人谈吃中的经典作品,老树画画全新彩插。雍雅缓慢的岁月,有味道的食物遇到有味道的文字,变化出世间万般美好。 《人间况味》原本选印,据1974年初版完整呈现,历时2年精心编辑,原本原貌的梁实秋怀人纪事散文集,完美刻画一代学者大师们的人品风骨和风雅轶事,世间有小温,自是入心来!老树画画全彩插图。 《人间意趣》原本选印,据1949年初版完整呈现,历时2年精心编辑,原汁原味的梁实秋散文名作,现代小品文创作的典范。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不可,品悟世间百态,感受一代大家的深情与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