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儿科应用集萃

经方儿科应用集萃
作者: 刘建忠,张雪荣,林连美,陈瑶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7.20
折扣购买: 经方儿科应用集萃
ISBN: 9787568087865

作者简介

男,主任医师、湖北省中医院副院长,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昙华林名医。现任中国中药协会茯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任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从事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专长于小儿内分泌疾病及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生长发育、小儿脾胃方面疾病。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3项。发表含SCI收录专业文章50余篇,主编专著5部,参编4部。

内容简介

桂枝麻黄各半汤 宋某,女,3岁半,2012年3月11日初诊,家长代诉发热1天伴痰鸣。1天前受凉,发热,流清涕。无咳,自服板蓝根冲剂体温未见升高,小儿精神尚可,至夜发热加重,体温28摄氏度。服阿莫西林颗粒,一夜尚安。今晨起,温度升高至38.5摄氏度,家长恐病情加重遂来就诊。症见发热,喉中痰鸣咳不出,咽痛,无汗,畏寒(棉被裹而不烦躁)。追问平素汗多易感冒,查体:神疲,面红,咽部红肿,体温38.5摄氏度,舌红,无苔,脉疾数。中医诊断:感冒,外感风寒。治则:疏散风寒。考虑孩童平素较虚,仿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服半剂后汗出热退,身凉大半,痰鸣消失,体温降至37.2摄氏度。舌微红,脉缓。再服1剂痊愈. 按:小儿脏腑娇嫩,血气未壮,腠理不固,外邪易犯体表,正气不足不能祛邪于外。致邪郁而发热,当疏散外邪,小儿本虚,寒温失调,易招致外感,若外邪盛则可直入于里。该患儿发病1天,晨起温度明显升高,或为风寒化热入里或郁而化热尚未入里。因其畏寒,且无汗,考虑外邪不盛,病尚未入里。患儿正气不足,仍当解表散寒,惟不可伤及正气。取桂枝麻黄各半汤刚柔相济,发小汗祛邪又不伤正。本案虽为新病,没有“太阳病得之八九日”但其病机表现为邪不甚重,停滞肌表,正气尚虚,与桂枝麻黄各半汤方证切合,加用 荆芥、防风祛风解表;蝉蜕清热利咽;僵蚕祛风化痰,故取效。 本书以仲景经方为底,经过上千年的实践检验,经方得到一线中医医师们的高度认可,具有实用性强、参考借鉴价值高、见效快等优点,本书对经方中适用于中医儿科诊疗的方剂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总结,涉及各类中医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并辅以病案介绍治疗经验与具体用药,突出中医药优势,贴近临床一线医生的工作学习需求,具备“拿来即用、用之有效”的指导价值。既是一部经方汇编之书,又是一部中医儿科临床应用的参考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