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斗上小人儿的话(我们小时候)

烟斗上小人儿的话(我们小时候)
作者: 宗璞|责编:卜艳冰//杜玉花//李殷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8.50
折扣购买: 烟斗上小人儿的话(我们小时候)
ISBN: 9787020127511

作者简介

宗璞,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退休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既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渊源,又得外国文化长期耳濡目染,她的作品蕴含着东方传统哲学文化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相结合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高雅格调。主要作品有散文《西湖漫笔》、《奔落的雪原》、《花朝节的纪念》、《三松堂断忆》、《哭小弟》、小说《红豆》、《鲁鲁》、《三生石》、《四季流光》,童话《寻月记》、《花的话》、《总鳍鱼的故事》、《小沙弥陶陶》,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总名《野葫芦引》,其中《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出版了多种小说童话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小东城角的井 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六年,我家在昆明市内和近郊迁移过多次。曾有约一年时间,住在小东城角。一个小花园中有两幢小楼,我们和叔父景兰先生一家住在里面一幢,大门边的一幢由房东自己住。园中花木扶疏,颇为清雅,还有一口井。 刚搬过去时,我们几个孩子总爱到井边去,俯在石栏上向下看。那是一面黯淡的镜子,照出我们好奇的高兴的脸儿。那水很满,惹人想去摸一摸。但我们从未去搅动,只是看着。有时大喊一声,井里立刻有微弱的回声,好像井底住着什么精灵。我们便叫:“出来出来!”当然什么也没出来。 房东一家和我们不大来往,后来他们家来了一个梳两条细辫子的少女。据说是远房亲戚。她常到井边打水,对我们笑笑,不说话。在大门边遇见几次她问房东太太:“咋个整?”不知问的是关于家务还是她自己的事。 “咋个整?”是我们先学会的几句昆明话之一。我们也常常要问“咋个整”,听人问这话也很觉亲切。 在小东城角住时还有一个重要节目,就是到附近一个图书馆看书,星期日或假日常常去。 似乎是叫作绥靖路图书馆,房间不大,有许多旧小说,读者秩序极好。有一本《兰花梦》给我印象很深,至今能记得其中情节。一户显赫人家有两个女儿,次女出生时家人都盼是个男孩子,不幸是女孩,便假充男儿教养。她冒充男人事事成功,状元得中,高官得做,但不忘自己是个女儿身,不愿在做女人方面有所欠缺,要求丫鬟为自己缠足。后来嫁了一个样样逊她一筹的同僚,被虐至死。书中加了个尾巴,说她返回天上做仙女去了。 一次从图书馆回家,见房东家的那位少女倚在门口,望着路的一端。她对我笑笑,轻轻说了一句:“咋个整?”不知是自问还是问我。我仰头看她,她却又转脸望着路的一端。 次日早饭后,母亲对我们说,不要到井边去玩。我说,井边有栏杆。母亲温和地加重语气说:“不要去了,听见么?” 然而花园很小,我们站在门前,便见房东太太和几个人站在井边,指指点点说什么。 几天不见那少女,后来才知道,她投井死了。 大家都觉得很恐怖。又过了些日子,恐怖的感觉渐渐淡了。我悄悄地到井边看,只见花木依旧,井栏边布满青苔,一片碧绿。大着胆子俯身看井,水仍是很满。我不敢仔细辨认自己的脸,看了一眼便跑开。心想跳井似乎是很容易的。 抗战开始,我们离开清华园,一去八年,对北平的思念其实是对清华园的思念。在清华园中长大的孩子对北平的印象不够丰富,而梦里塞满了树林、小路、荷塘和那一片包括大礼堂、工字厅等处的祥云缭绕的地方。 ——宗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