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全书(最新双色图文版)/国学新读大讲堂

孟子全书(最新双色图文版)/国学新读大讲堂
作者: 司马哲
出版社: 长安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9.80
折扣购买: 孟子全书(最新双色图文版)/国学新读大讲堂
ISBN: 978780175934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 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失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 庠序⑧之教,申之以孝悌⑨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 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 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释】 ①河内:与下“河东”皆指魏地,河内在今山西安邑一带,河东在今 河南济源一带。②凶:指灾荒。③察:考察,了解。④直:只是。⑤数罟 (cugu):密网。罟,渔网。⑥湾(kui)池:池沼。⑦以时:按一定时间。⑧ 庠序:二者都是学校的名称。⑨孝悌:善待父母为孝,善待兄长为悌。⑩ 饿莩(piao):饿死的人。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算是尽了心了。河内一带发生灾害,我就 把河内的百姓移到河东,又把粮食运到河内;河东如果发生灾害,我也也 是这么做。观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么用心的。而邻国的百姓没有减 少,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加,这是为什么?”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喜欢战争,我就用战争来打比方。战鼓咚咚一 响,双方兵刃交接,败者丢弃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 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来。如果跑了五十步的讥笑跑了一百步的,则 怎样?” 惠王说:“不可以,只是没有跑到一百步而已,但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您如果知道这个道理,那么就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多于邻 国了。不违背农时,粮食就丰足了;不用细密的渔网去池塘捕鱼,鱼鳖就 能享用不尽了;按照时令去山林采伐,木材就丰裕得用不完了。粮食和鱼 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会让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至死也无遗憾了 。百姓生无后顾之忧,而死无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端啊。” “在五亩大的宅院里种上桑树,那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绸缎了。鸡 狗猪等家畜的饲养不错过他们繁衍的季节,那七十岁的人就不缺肉吃了。 一百亩的田地,只要不误了耕作的时机,数口之家就不会挨饿了。尽力搞 好教育,宣扬孝敬父母兄弟的道理,这样头发斑白的老人就不至于奔波劳 碌于道路了。七十岁的老人穿着绸缎吃着肉,黎民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 还不能让天下人归附的,还没有啊。” “猪狗吃着人的粮食而人却不知道制止,路上有人饿死,却不懂得发 放仓库里的粮食;人死了,就说:‘不是我的责任,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这与刺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有何区别?君王如果不一味 地怪罪年成,那天下的百姓就会来归附于您了。” 【点评】 在孟子看来,梁惠王对于百姓的疾苦只做了表面的救助,这不是治国 的根本。而梁惠王对于自己和邻国的比较,无异于“五十步笑百步”,其 实无本质上的差别。所以孟子进一步讲了君主应以仁政治天下的道理,并 提出了具体措施,其中保护资源合理开发等思想在今天仍具有很重要的现 实意义。 以政杀人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①承教②。”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③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④兽而食人 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⑤在其 为民父母也?仲尼日:‘始作俑⑥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 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注释】 ①安:乐意,安心。②承教:接受教诲。③梃(ting):木棒。④率: 放任。⑤恶(wu):何,疑问副词。⑥俑:陪葬用的木偶人或土偶人。 【译文】 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到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杀人和用刀杀人,有什么区别吗?” 惠王说:“没有什么区别。” “那用刀杀人和用政治杀人,有什么区别吗?” 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说:“厨房里有肥美的肉食,马厩里有肥壮的好马,而百姓们 却面有饥色,荒野里有饿死的人,这等于是放任野兽来吃人。兽类自相残 杀,人们尚且厌恶。做百姓的父母官,主持政事,却不能避免放任禽兽来 吃人,这又算什么父母官呢?孔子说:‘第一个制造土偶人和木偶人来陪 葬的人,大概会断子绝孙吧!’他说这话就是因为土偶木偶像人却用来陪葬 的缘故。用俑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能够让他的百姓饥饿至死呢?” 【点评】 孟子认为,政令苛繁,会让百姓生活困苦,这与放任禽兽吃人是没有 区别的。所以用禽兽和土偶木偶等比喻来激发惠王的仁爱之心。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