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纪事胡萝卜须(儒勒·列那尔逝世100周年纪念版美绘本)

自然纪事胡萝卜须(儒勒·列那尔逝世100周年纪念版美绘本)
作者: (法)儒勒·列那尔|译者:杨一兰
出版社: 北方妇儿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自然纪事胡萝卜须(儒勒·列那尔逝世100周年纪念版美绘本)
ISBN: 9787538550115

作者简介

儒勒·列那尔(Jules Renard,1864—1910)出生于法国西部的一个村庄,很早就离开父母到巴黎求学,后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不久便发表了小说《食客》(1892),自传体故事集《胡萝卜须》(1894)。优秀散文集《自然纪事》(1896)汇集了一些描写动物的精炼短文,获得极大的成功并由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谱成歌曲。1896年以后,他致力于戏剧创作,作品有《破裂的乐趣》、《家常面包》、《凡尔奈先生》等。他的遗著书信集《日记》记述了他的交往、见闻、杂感、读书心得、写作草稿及一些风景素描、家庭琐事等,反映了当时文艺界和政治界的现实。 儒勒·列那尔被称为法国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作家。他1907年被选入龚古尔学院。他的作品为数不多,却以文笔犀利、语言生动幽默的特点而为人喜爱。他观察入微,行文紧凑凝练,用词准确有力,反对粉饰和夸张,讨厌冗长拖沓的长句。《胡萝卜须》被他改编为剧本,于1900年上演于安托万剧场,后又被拍成电影,成为妇孺皆知的一部杰作。

内容简介

他从来没有唱过歌。他从来不在鸡窝中过夜,更别说和某只母鸡有什 么交往了。 他是木头做成的,下面用一只铁脚爪支撑着,这也是他唯一的脚。他 站在一座教堂的屋顶,教堂很古老了,他的年纪也很大了,不过这么多年 来,从来没人敢动他一下。这座教堂的模样很像谷仓,铺满瓦片的屋脊很 直,就像挺直的牛背。 但是现在,在教堂的那边出现了几个泥巴匠。 一阵风莫名奇妙地吹来,那只木鸡转了个身,看到了他们。 他们在砌墙,每当木鸡转一次身,墙便加高了一些。到后来高墙挡住 了他的视线,他什么也看不到了。 不久之后,他抬头发现,一座钟楼落成了,在钟的顶端,站着一只新 来的小公鸡,这在早上还没有的呢。这只小公鸡的尾巴翘得很高,双翅贴 着腰,色彩十分鲜艳,显得很有精神。在阳光的照耀下,他显得璀璨夺目 。他张着嘴,似乎在高声歌唱。 一场争斗在所难免了。老公鸡很快就被打败了,他已经老了,没有力 气和年轻气盛的小公鸡争斗。在他那唯一的独脚下面,是摇摇欲坠的屋梁 ,教堂已经很破旧了。老公鸡歪歪斜斜地站在上面,时常发出一种很刺耳 的叫声,仿佛随时都会掉下来。 教堂的一角被虫子蛀坏了,木匠们推倒了它。老公鸡被拆了下来,在 村子里传看。只要给木匠一点礼物,就可以摸摸老公鸡。 有的人给了一个鸡蛋,有的人拿出一个“苏”,而洛里奥太太则拿出 了一个银币。 木匠们很开心地喝着酒,讨论着如何处理老公鸡。一番争论之后,他 们决定烧掉它。 他们准备了很多干草和木柴,生起了火,将木公鸡扔了进去。 他被火烧得噼里啪啦直响,火焰很盛,朝着半天空冲去。 二 每天清晨,当公鸡醒来的时候,他总会昂起头,看看另外一只公鸡是 否还在——他一直都在。 这只公鸡十分狂妄,他吹嘘说,世界上所有对手都是他的手下败将— —可是在另外那只公鸡的身上,却从未看到失败后留下的伤痕,他也是常 胜不败的。 公鸡不停地啼鸣,显得情绪高亢:他这是在向对手示威,向对手发出 挑战。然而另外那只公鸡对此并不在意,他只是在太烦的时候会偶尔叫几 声作为回应。要知道,开始的时候,他才懒得理那只无理取闹的公鸡呢。 公鸡高傲地站在那里,展示着自己美丽的羽毛,在他身上,蓝色与银 色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而另外那只,背倚蓝天,发出耀眼的金光。 公鸡喊来了他的母鸡,他走在前头,她们就跟在他的身后。她们是属 于他的,大家爱他,但是对他也充满了畏惧。而另一只呢,则受到了燕子 的爱戴。 公鸡并不爱惜身体:他四处播撒爱情的种子,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 扯着嗓子高喊,发出尖锐的声音。而这个时候,另外一只正在向人们高声 宣布,婚礼开始了。 公鸡的嫉妒心很强,他站好位置,准备大战一场:他张开尾巴,那像 是一件武士的斗篷。他高昂着头,热血沸腾,向所有的公鸡发出挑战。而 另外一只,则在风雨之中挺立,他此时刚转过身,在微风中嬉戏。 公鸡被激怒了,他不停地啼鸣。傍晚来临,他的母鸡都回到了窝中, 只有他还站在院落里。精疲力竭的他声音已经有些嘶哑,但他依然在向对 手示威。而另外那只,则在夕阳中绽放着自己的光彩,他大展歌喉,用清 脆的嗓音唱着歌,歌声里充满了和平与庄重。P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