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38.40
折扣购买: 光的方向(中国作家的生活现场)(精)/对话百家
ISBN: 9787550032361
如果不了解刘醒龙的文学地理与生活经历,我们很难 想象为什么在他笔下和精神世界里,总会出现根植在几千 年历史中的文化符号和中华文明的象征。刘醒龙谈及长篇 小说《蟠虺》时表示,青铜重器只与君子相伴,这句话在 写作过程中冒出来后,心情突然变得异常沉重,这让他不 得不思量,物质世界的坚实环境,比如塔基和桥墩一类, 换成精神生活就只能是灵魂的底线。所以,这部小说想做 到的是为时下的人性划出底线。 《蟠虺》是你自长篇小说《圣天门口》以来最为重要 的作品。在你个人的创作史上,相当重要。实际上,我认 为还不仅如此,在当下中国的整个文学格局中,《蟠虺》 像作品中的蟠虺一样,分量也非常大。请问《蟠虺》的创 作具体动念于何时?其间又经历了怎样的创作过程? 严格说来,《蟠虺》动笔之初,算不上是《蟠虺》写 作的开始。真正的开始,是写作进行中,找到“识时务者 为俊杰,不识时务者为圣贤”这句话以后。第一次对曾侯 乙尊盘有所了解是2003年,面对难以言说的奇妙心中曾闪 过一丝念头,这或许可以写进小说里。真正萌生写作意念 是从获茅盾文学奖后的纷杂中沉静下来的2012年初。曾经 沧海难为水,文学最能使人进入如此境界。文学奖项背后 的世俗浊流,会让真正的作家更加忘我地投入到文学沧海 之中。作家对世界的认知,有相当部分不需要太劳神费力 ,文学界本身就是小社会,对文学界认识深了,对社会的 认识一定浅不了。就一个人来说,即使当不了君子,至少 不能做小人。那一阵,听到一件事,是说某人在众目睽睽 之下吹捧某位高官,那些话的原意被后来的小说改造为郑 雄说新任省长是当代的楚庄王。仅仅如此细节仍进不了我 的小说,我一向不去专门为邪恶而耗费文心,也不会用我 的文字哪怕只是记录一下邪恶,除非有足以驱逐邪恶的华 彩的东西同时出现在我的笔下。苍天自有苍天的公正,如 我所愿,接下来就听到了另一件事,人们谈到某高校校长 ,不记个人毁誉,在一个特殊的夏天,保护一批莘莘学子 。《蟠虺》是在写到《蟠虺》全书的三分之一处才真正开 始的,写到约十万字时,某天深夜,突然有了“识时务者 为俊杰,不识时务者为圣贤”这句话,那一刻我才体会到 这部小说写作对我的意义所在,甚至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 意义所在。 所以在《蟠虺》的开头,曾本之“用尽全身力气”写 下了“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识时务者为圣贤”这样的话, 这是整个小说中不同人物的人格选择,我甚至觉得,这就 是整个小说最基本的主题模式。不光是《蟠虺》,你的很 多小说实际上都潜隐着这样的模式,即道德和伦理的主题 模式,正是在这种支配性的主题模式外,作品再呈现出丰 富多彩的故事情节。毫无疑问,《蟠虺》的主人公曾本之 所企慕的人格境界,就是青铜重器所喻示着的君子人格, 他与小说中的马跃之、郑雄等其他人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无论是互相认同,还是反复冲突,实际上都与他的人格理 想密切相关。《蟠虺》中多次出现“青铜重器只属君子” 这样的话,有时是他对别人陈说,有时又是他自言自语, 都表现出他不断地在以君子人格砥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