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一起成长/大教育书系

陪孩子一起成长/大教育书系
作者: 李子勋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20.70
折扣购买: 陪孩子一起成长/大教育书系
ISBN: 9787535483706

作者简介

李子勋,著名心理学家。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实话实说》;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邀心理专家。《心理月刊》《父母必读》《女友》《时尚健康》等杂志专栏作家。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心理协会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国内较早将心理学知识向大众普及的心理学家。是国内最受读者、观众关注的心理学专家。著作包括:《陪孩子长大》《家庭成就孩子》《婚姻的烦恼》《心灵飞舞》《幸福从心开始》《问问李子勋》,作品累计销量超过100万册。

内容简介

1 给孩子荫蔽,也要给孩子自由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不少父母在养育和 教育孩子时,容易忽视孩子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循序渐 进或个性需要,急切期望按照社会的模子去“克隆” 一个好孩子,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会让许多孩子生出 问题来。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家长很难去质疑 社会的价值评价系统是否存有不足,习惯认为是自家 孩子不够好。反过来,如果家长过度地随着孩子的天 性,对社会评价系统不予理睬,有些孩子又会出现人 际环境的适应不良。自我心理学强调生命自在的力量 ,“一粒橡树籽扎根在土壤里,不需要任何教化,只 要时间足够,一样会长成参天的橡树。”如果希望把 一棵橡树教化成为一棵苹果树,最终结果是孩子失去 了他天赋的特质,过着平庸的一生。 不过,我们也要注意自在世界与人为世界两者的 区别。自在世界是按生命的自然法则来运作的,需要 的只是阳光、空气、水与土壤。人类世界有些不同, 除了阳光、干净的空气、水与食物之外,还需要社会 这块土壤,需要学习社会秩序、规则、理性与主流价 值观,需要承受很大的人际适应、环境、价值评价系 统给出的压力。那么,孩子如何在自在世界与人为世 界间找到自在的成长之路?如何学会平衡自我欲望与 社会期待间的矛盾呢?这是父母育儿首要思考的问题 。我喜欢把父母引导到一个保留未知的、复杂的、为 未来教育的育儿方向,旨在补偿现存社会严重的一致 性教育方式,这样的方式忽视孩子具有的本性特质, 把所有孩子的心智、行为、情感高度趋同。那么育儿 有没有一些基本可循的方法呢?有没有可能在孩子足 够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予他生命充沛的动力呢?回答是 肯定的。 正如漫画所表达,家庭摇篮不是为了束缚孩子、 获得安全,更在于如何引导孩子感受到自由的空间, 呼吸到自然的气息。一个好的易于孩子发展自我的家 庭,具有某些共同的特质:父母关系融洽,家庭氛围 轻松活泼,家庭成员乐意保持独特性,同时也尊重共 通性。家庭教育是一种关系教育,不是道德、行为、 品质、知识教育,这些是标不是本。关系不良的家庭 ,这些教育收效甚微。好的关系并非有什么可以鉴定 的标准,而是一种感受,这种感受自己在家已经不能 觉察,但到邻里朋友家串门,你马上会觉得各个家庭 的气氛各有不同——有的家庭让你流连忘返,有的家 庭让你如坐针毡。 我一直强调关系的重要性,我曾在时尚采访中提 到孩子成长的三大关系环境:第一是亲情关系氛围, 不仅是父母,还有与父母直接连带的亲人。父母如何 对待亲友与长辈对孩子是至关重要的。第二是生活社 区乃至社会的人文关系环境,人们相互的友爱、关心 、信赖与助人为乐是重要的。三是孩子与自然的关系 ,能栖身在纯粹的自然环境中对孩子的心身与智力发 展有极大的益处,相反缺少自然环境的滋养,孩子可 能出现许多心理问题。科学研究证明,在自然美化的 环境中,人们的言行比较具有善意,在恶劣的生活环 境中,人们要显得低俗与粗鲁一些。在心理学看来, 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关系的产物,人只能在关系与 环境中界定并呈现自我。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