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州
原售价: 17.00
折扣价: 3.10
折扣购买: 名人传(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ISBN: 9787807318897
与命运抗争 一七**年五月十四*,贝多芬人读波恩大学。 那场席卷欧洲的革命爆发了,贝多芬的心也被革命所占据。波恩大学 是新思想的汇集地,当时,**的厄洛热·施奈德教授在波恩大学讲授德 国文学课,他后来成为了下莱茵州的检察官。当波恩的人们得到巴士底狱 被*克的消息时,还在上课的施奈德在课堂上即兴朗诵了一首诗,这首诗 慷慨激昂,一下子就激发了同学们火热的**。第二年,厄洛热·施奈德 教授的一本革命诗集发表了。关于这本诗集,有一份预定名单,在这份名 单里,我们可以找到贝多芬和布勒宁家人的名字。 一七九二年十一月,战争*渐逼近,贝多芬离开了波恩。他去了维也 纳,在这个德意志的音乐之都定居下来。在去维也纳的路上,他遇到了黑 森*队正在向法国挺进,这激起了他的爱国之情。他开始动手为弗里贝格 的战斗诗篇谱曲,在一七九六年和一七九七年,他谱写了一支《出征歌》 和一支《我们是伟大的德意志人民》的合唱曲。 大革命征服世界,也征服了贝多芬。自一七九八年起,虽然奥地利和 法国的关系紧张,但贝多芬还是跟法国人和使馆频繁交往。贝尔纳多特将 *刚到维也纳时,贝多芬也和他有着亲密的接触。在这种交往之中,他* 坚定了自己的共和派倾向。在他以后的岁月里,人们可以看到,他的这个 倾向*加明显了。 那个时候他是什么形象呢?在施坦豪泽曾给他画的一张像里,可以较 好地体现出来。比起实际年龄来,画中的贝多芬显得年纪*小一些。一张 严峻的脸上,燃烧着勃勃野心的烈焰。身材瘦而挺直,领口高高的,僵直 地支起他的脖子。目光里满是鄙夷,却又有些紧张的神色。他对自己的存 在价值和力量充满信心。一七九六年,在他的笔记本里,他这么写道:“ 要勇敢!我有我的天才,虽然身体虚弱,但这份天才一定会大放异彩…… 二十五岁!我不是已经二十五岁了吗?……在这个年龄,一个人应该为他 这辈子打造出一个完整的雏形。” 按伯恩哈德夫人和格林克的话来说,贝多芬粗鲁傲慢、抑郁寡欢、说 话一口外地腔。但是,只有他的几个密友才了解,在他这种傲然的笨拙下 ,藏匿的却是一颗善良的心。在给韦格勒的信中,他首先的想法是:“例 如,我见到一个朋友生活困难,我要帮助他,但是依我的经济能力却办不 到,那么,我只消坐到书桌前,动手干点活,片刻之后,我就可以使他从 困境里走出……这是多美的事。”接下来不久,他又这样写道:“我的艺 术应该为穷人创造利益。” 可是,痛苦却找上了他,并与他纠缠了一辈子。在一七九六年到一八 ○○年间,耳朵里*夜不停地嗡嗡响,听力越来越差,而且内脏疾病也带 给他很多痛楚。这样过了好几年,他都没有把这些告诉任何人,哪怕是他 *亲爱的朋友他都不说。因为担心别人会发现自己的残疾,他老是躲着别 人。这个可怕的秘密,他将它深深隐藏起来了。直到一八○一年,他隐瞒 不下去了,才告诉了他的两个朋友: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 “我亲爱的、善良的阿曼达,我的挚友……真希望你可以经常和我待 在一起!你的贝多芬实在是**不幸。我的听觉——我自身*高贵的部分 ——已经变得很弱了。早在你还在我身边的时候,我已感觉到征兆了,只 是我在瞒着。后来,情况就越来越糟糕了……是否能治,目前尚不得而知 ,我的肚子不舒服大概与此有关。肚子的不适几乎已全好了,但听觉是不 是也可以治好?当然,我希望能治好,但这很困难,因为这类疾病是无法 医治的。我得凄凄惨惨地生活了,在这个可悲、自私的世界里,我不得不 避开我所珍视的一切……我只能在凄惨的隐匿中听任命运安排!当然,我 确实考虑过,要战胜这一切的灾祸,可是,这怎么可能实现……” 在写给韦格勒的信中,他说:“……我过着凄惨的生活。近来,差不 多有两年时间,我避免所有的交际活动,因为我不能和人交谈:我是个聋 子。如果我干的是别的行当,这也许无碍,可是,对于我所从事的这个行 业来说,这种情况就.太可怕了。我的仇敌们会怎么说呀?他们可是为数 不少啊!……在剧院里,我一定得坐得离乐队特别近才行,不然我就听不 到演员们说的台词。要是坐得稍远一点的话,就连乐器和歌声的高音都听 不到了……别人说话轻声一点,我差不多听不见,可我又无法忍*别人冲 着我大喊大叫的样子……对我的这一生,我总是不停地诅咒……古希腊的 传记作家普吕塔克劝我听从命运的安排。要是有可能的话,我倒是想跟命 运挑战,可是,我一生中的某些时刻,却是上帝*可怜的造物……隐忍, 多么可悲的逃避啊!但是,我却只剩下这条**的路了!” 他这一时期的一些作品,如作品第十三号《悲怆奏鸣曲》(一七九九年 ),作品第十号钢琴曲《第三奏鸣曲》的广板(一七九八年),反映了他当时 那种悲剧式的痛苦。奇怪的是,像一八○○年所作的欢快的《七重奏》和 清丽的《**交响乐》,还有另外的许多作品,却并不带着这种痛苦,反 而充满了年轻人的快乐。 也许,让心灵习惯痛苦必定需要一段时间。心灵极其需要欢乐,所以 当它没有欢乐时,它就得自己制造欢乐。当现实太残酷,它就会寻找过去 。羁旅在维也纳的贝多芬,常沉浸在对故乡的回忆里,他当时的思想中充 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七重奏》中一段变奏的行板主题就是一支莱茵歌谣。《**交响曲 》也是一支赞美莱茵河的曲子,是对年轻人的梦的赞美。它快乐又慵懒, 可以体味出一种讨人喜欢的欲念。但是,在某些段落中,通过《引子》, 通过一些低音乐器的和声,通过一些荒诞的谐谑曲,我们可以怀着激动的 心情,在那青春的面孔上发现天才的目光。就像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在《 圣家庭》中所画的婴儿的眼睛一样,人们已经认为,从中可以找到悲剧将 要来临的迹象了。 在他肉体的痛苦之外,又增加了另一种痛苦。 要寻找贝多芬音乐灵感的源泉,必须深入到他的爱情与他的傲慢个性 相抗争的过程中,去体会他那骄傲的性格被爱情所压抑的痛苦。 贝多芬的心灵中,带有某种清教徒的东西。他讨厌粗俗的谈论和思想 。据说,对于莫扎特写《唐璜》这部歌剧,他始终都不能原谅,他认为莫 扎特是在糟践才华。对于爱情的神圣,他也有着自己毫不含糊的看法。 韦格勒说,他所见过的贝多芬,始终都是**高昂的。而他的这些激 情是与欢娱无关,是纯洁的、无邪的。他的挚友辛德勒说得**肯定:“ 他以儿童般的纯洁走完了一辈子,从未有过任何缺德需要忏悔。” 这样的人是注定要被爱情欺骗和伤害的。贝多芬就是这样,他一直都 在痴情地恋爱,在追求着梦想中的幸福,然而,幸福的幻想被打破了,随 之而来的就是痛苦的煎熬。P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