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辞书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丹青文心(民国文人绘画)
ISBN: 9787532651863
曹伟明 笔名屈直、夏鹤。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上海市青浦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文化部专家库成员、上海市群众文化专业高级职称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文化部“群星奖”、上海文学艺术奖获得者。 长期从事美术理论研究,发表美术论文二十余篇。主要著作有:诗集《水乡恋歌》,词集《生命船》、《放歌淀山湖》、《淀山湖表情》,文集《永远的情结》、《守望江南》、《寻梦江南》等。
当年,康有为、鲁迅都要过林纾的画。在清逊帝 溥仪结婚时,林纾曾特意精心绘制了四幅镜屏作为贺 礼。溥仪收到后,题写了“贞不绝俗”的匾额作为回 馈。在他的书房,摆着两张桌子,左边桌子高约一米 ,便于站着作画,右边桌子用来著书、译文,他每天 就在这两张桌子上轮流交替工作。他在门楣上写了“ 磨坊”两个字,自称每日入室绘画,即是驴子磨粉, 一天不磨,就须挨饿。 林纾晚年致全力于山水画。他的山水画一开始便 追求灵秀,好似文徵明,继而浓厚接近戴熙,偶涉石 涛,故其浑厚之中颇有淋漓之趣。林纾曾有题画诗云 : 平生不入三王派,家法微微出苦瓜, 我意独饶山水味,何须苦攻学名家? 他还带了一批徒弟,要把自己这一手绘画艺术技 法传给后人。翻译家王寿昌的女儿王芝青就是他的绘 画弟子。王芝青回忆当年受业情景时说,林纾从不空 谈理论,重在实践中领会,对于画理也强调一个“悟 ”字。 林纾的画作不论借鉴西洋还是师法古人,不论从 师还是私淑,都不生搬硬套,有自己的创造。在他的 书房春觉斋中,茶几书架堆满了纸绢。绘画成为林纾 毕生的事业,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的画以青绿山水 为主,法参中西,笔力精到,布局严谨,是继明末曾 鲸、清初吴历之后,将西洋画法输入中国的近代画家 之一。 林纾早年深受闽派艺术熏陶,主要从事花鸟画创 作,中晚年后,走出闽地旅居京城,饱览历代名家的 真迹,广泛交游,转而主攻传统文人山水画,其画作 在当时的京城被视若拱璧,为世人所推崇,价值很高 ,品位名贵。加上他题画诗的美妙、清新,更加珠联 璧合而相得益彰。林纾师从陈文台学艺二十五年,前 以花鸟画创作为主,兼学山水、人物,深得诏安画派 的精髓。 林纾认识到游历对于一个画家的重要性。旅居京 城二十余年是林纾书画创作的黄金时期,晚年一改早 期主画花鸟为主攻山水画,其传世的精品力作大多也 出自这一时期。。旅京期间,林纾与同乡陈宝琛、严 复、郑振铎等文化名士来往密切,曾加入余绍宋于一 九一五年发起组织的“宣南画社”,与余绍宋、陈师 曾、金城、齐白石等晚辈同仁结交友善,其中同乡挚 友陈宝琛对林纾晚年的绘画艺术提升,有着十分重要 的影响。林纾云:“作客二十年,周历南北,所契贤 士大夫,多出其所藏见示。”其中所见藏品,大多为 陈宝琛所示,有的是其个人珍藏,有的从内务府借阅 。“公藏画至富,一一出示余,且假诸内府招余往观 ,契重至矣。”可谓是见多识广,林纾的画,得到了 中国正统画派的薪传,也就是所谓的“文人画”。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林纾画作在北京琉璃厂润格 之高,即使齐白石也难以比肩。(P4-6) 2011年起推出的“民国文人系列”取得了一定的效益,《纸上性情——民国文人书法》、《梅花知己——民国文人印章》多次登上各种排行榜,口碑不错(《书法》已经第五次印刷)。此类反映民国文人业余生活的系列书,有一定的读者群,每种估计可销售四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