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苏东坡传:一蓑烟雨任平生
ISBN: 9787568057738
文学硕士、二级心理咨询师,文章常见于《十月》《广州文艺》《散文》等杂志,工作虽忙碌,但笔耕不辍,矢言将走南闯北的半生烟雨与家国情怀皆寄于纸笔间。出版过的人物传记有《中国新首富王传福》(合著)《居里夫人传》。
苏东坡担任徐州知州三个月后,自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黄河向东方决口,洪水向徐州奔涌而来。王安石在变法时曾想方设法疏浚黄河水道,但花光了工程款后,工程归于失败,负责工程的官员畏罪自杀。现在黄河决堤,水势漫延,已淹没数百公里的良田、民房。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到了徐州城边,被城南的高山所阻,水位继续高涨,到九月,水位高达二十余米,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苏东坡奋不顾身,组织各方力量紧急抢救城池。他几十天坚守在抗洪一线,住在城墙上搭建的棚子里,现场监督民夫们加高外圈的城墙。许多城内的富有之家原计划弃城出逃,为了不引起恐慌,苏东坡站在城门口拦住他们并好言劝阻。他说:“富户们若出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本官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本官在,水就绝不会淹了城。”多次劝阻后,他将准备逃跑的富户劝回城中。眼看洪水盘旋翻滚着将要越过东南外城墙,苏东坡忙于指挥加固城基和增加城高。他穿着粗布鞋、拄着木棍、趟着泥水前往武卫营去见驻地指挥官,因为禁卫军必须由皇帝下令才可以调动,但水患不等人。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筑堤,他对将官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恳请禁军一起尽力庇护黎民。”指挥官欣然应允:“您尚且不避洪水,亲自上阵,我们自然听从您的安排。”将官拿着棒梃,率领众人身穿短衣、打着赤脚、拿着畚箕铁锹出城,在东南方向筑起长堤。同时在徐州北方,苏东坡正准备引洪水入黄河旧水道。长堤建成,水涨到了长堤下。 然而雨还在日夜不停地下,水势更大了,再有两三米,大水就要漫过城墙冲到城里来了。苏东坡住在城墙上,不分昼夜地指挥抗洪,他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紧要的地方。到十月初五,黄河水重新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开始撤退。威胁徐州城一个半月的洪水终于退去,城里没有受灾,民心总算安定下来。 百姓们欢天喜地,但是苏东坡对临建堤防并不满意。他拟了一份奏章,附以详细数字说明,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未然。不久后,他又修改原计划,建议改用坚固的木材加强堤防,不再用石头,又请求增调夫役,在老城增建木岸,以防洪水再来。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对他的政绩特颁圣旨嘉奖。次年二月,朝廷拨予苏东坡两三万贯白银,米粮一千八百石,夫役七千二百人,在城东南建筑了一条木坝。 ◎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 滚滚红尘,人心浮躁的当下,若想远离喧嚣,不妨读一读《苏东坡传》,从中感悟苏东坡一生不缺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与宁静。 ◎ 置身官场,襟抱苍生,怎奈命运更迭,好梦难圆。流离江湖,一片冰心,怎敌世事沧桑,有志难酬。 ◎ 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早已湮没在浩瀚的历史里,但他的伟大人格和社会良心,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