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农庄/企鹅经典

动物农庄/企鹅经典
作者: (英)乔治·奥威尔|译者:李美华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12.00
折扣价: 8.08
折扣购买: 动物农庄/企鹅经典
ISBN: 9787020088058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英国著名作家。1903年出生于英属印度,1907年举家迁回英国,进入著名的伊顿公学学习。后因经济原因无力深造,被迫远走缅甸,参加帝国警察部队。终因厌倦殖民行径、痴迷写作而辞去公职,辗转回到欧洲,流亡伦敦、巴黎等地。一边深刻体验下层民众生活,一边从事文学创作,并有多部作品出版。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奥威尔为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而参战,不幸负伤。1939年,二战爆发,他积极参加反纳粹的活动。西班牙内战与二战的苦痛经历,让他对战争与和平、极权与民主、社会关怀与人类理想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1945年,乔治·奥威尔出版了著名的小说《动物农场》。1949年,他的代表作《1984》问世,在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入选多国中学生必读书目,被翻译成62种文字,总销量超过5000万册。1950年,乔治·奥威尔因肺病去世,年仅47岁。

内容简介

天黑了,马诺尔农庄的琼斯先生给鸡棚上了锁。但他喝多了,忘了把 里面的小门给关上。他提着马灯,跌跌撞撞地走过院子,马灯的光也跟着 晃来晃去。在后门边,他把靴子踢掉,到洗碗间从啤酒桶里给自己倒了最 后一杯啤酒,然后朝床铺走去。床上,琼斯太太已经鼾声如雷了。 卧室的灯一关,农庄里所有的窝棚就一阵骚动,还有拍动翅膀的声 音。还在白天的时候,消息就已经传开了,说得过“中等白毛猪”奖的公 猪——老梅杰,前一天晚上做了个怪梦,想把这个梦告诉其他动物。大 家一致同意,一等琼斯先生不碍手碍脚,动物们都平安无事之后,就都在 大牲口棚集中。老梅杰(大家都这么叫他,虽然他参加展览时的名字是 威林顿帅猪)在农庄德高望重,大家都愿意少睡一个小时,来听听他要说 些什么。 大牲口棚的一端,在一个有点凸起的平台上,梅杰舒舒服服地躺在用 稻草铺成的床上,头顶的房梁上挂着一盏马灯。他已经十二岁了,最近有 点发胖,可看上去还是威风凛凛的。他的獠牙从来没被割剪过,但从外表 看,他还是很明智,很慈善。不久,动物们陆陆续续都来了,大家都尽量 让 自己舒服一些。最先到的是三只狗,布卢贝尔、杰西和平彻。接着是猪, 他们马上就坐到平台前面去了。蹲在窗台上的是母鸡,鸽子们则飞到椽 子上,羊和奶牛卧躺在猪后面,开始反刍。博克瑟和克洛弗是拉马车的 马,他们一起走了进来,走得很慢,毛茸茸的大马蹄迈得小心翼翼的,生 怕 稻草中藏着什么小动物。克洛弗是匹壮实的母马,接近中年了,生了第四 胎后,体型就没怎么恢复过来。博克瑟是个大家伙,高达一米八三,力气 比得上两匹普通马合在一起的力气。他的鼻子上有条白色的斑纹,这让 他看上去有点傻乎乎的。事实上,他的智商也不是最高的,但他性格稳 重,干活很卖力,所以大家都很尊重他。紧跟着马到来的是白山羊缪里尔 和驴子本杰明。本杰明是农庄里年龄最大的动物,也是脾气最坏的。他 很少开口说话,但一旦开了口,通常都是些愤世嫉俗的话——比如,他会 说,上帝给了他一条尾巴用来赶走苍蝇,可他宁愿既没有尾巴,也没有苍 蝇。农庄里所有的动物当中,从来不笑的动物只有他这么一只。别人问 他为什么不笑,他会说没看到有什么好笑的。然而,他对博克瑟却是真诚 相待,虽然他没有公开承认这一点。每逢星期天,他们俩经常呆在一起, 在果园那边的小围场头碰头,肩并肩地吃草,但从来不闲聊。 两匹马刚躺下,一窝没妈的小鸭鱼贯而入,来到牲口棚。他们嘎嘎叫 着走来走去,想找个不会被别的动物踩到的地方,叫声有气无力的。克洛 弗把大大的前腿一弯,形成一堵墙,把他们围了起来。小鸭们在里面安顿 下来,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母马莫利挨到很晚才到。这是一匹漂亮的白 马,但很愚蠢,是拉琼斯先生的轻便马车的。她扭扭捏捏地踏着碎步走了 进来,嘴里还嚼着一块糖。她在靠前面的地方找了个位子,开始摆弄起她 白色的鬃毛来,和鬃毛编在一起的还有红色的缎带。她希望别的动物会 注意她那红色的缎带。最后到的是猫,她和往常一样,四处寻找最暖和的 地方,最后挤在博克瑟和克洛弗之间;她在那里咕噜咕噜叫着,一副心满 意足的样子。梅杰都说了些什么,她是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所有的动物都到了,只有驯服了的渡鸦摩西缺席。他睡在后门背后 的木架子上。梅杰看到大家都已经找到舒服的位子,正聚精会神地等着, 便清了清嗓子,开始说话: “同志们,你们已经听说了我昨天晚上做的怪梦。但我过会儿再讲梦 的事。我要先说些别的事。同志们,我认为,我和大家在一起的时间已经 不多了。我死以前,觉得有责任把我平生的智慧传授给你们。我已经活 得够长命的啦,独自呆在猪圈里时,很多时间我都在思考。我想,我可以 这么说,对于在这地球上生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非常明白。这就像我 对到现在还健在的动物知道得清清楚楚一样。我想和你们谈的就是这 一点。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