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孔子家语(图文精释版)(精)/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文库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孔子家语(图文精释版)(精)/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文库
作者: (清)朱用纯//(南北朝)颜之推//(三国魏)王肃|译者:金源
出版社: 上海文化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孔子家语(图文精释版)(精)/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文库
ISBN: 978755350113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三恕第九 孔子*:“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 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 ;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士能明于三 恕之本,则可谓端身矣。” 孔子说:“君子在三种情况下应该推己及人。不 事奉君王,却要求下臣听从役使,这不是推己及人; 不孝敬父母却要求儿子报答,这不是推己及人;不尊 敬哥哥,却要求弟弟顺从,这不是推己及人。读书人 能明白这三种推己及人的根本,就可以算得上行为端 正了。” 孔子*:“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也。少而不学 ,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莫之思也;有而不施,穷 莫之救也。故君子少思其长则务学,老思其死则务教 ,有思其穷则务施。”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情况应该加以考虑,不能 不重视。年少时不学习,长大了就没能耐;年老了不 教育子女、学生,死了后就没人思念他;富有时不施 舍,穷困时就没人救济。所以,君子年轻时考虑到长 大后的问题就要致力于学习,年纪大了考虑到死后的 问题就要致力于教导儿孙,富有时想到穷困的处境就 要致力于舍。” 【原文】 伯常骞问于孔子*:“骞固周国之贱吏也,不自 以不肖,将北面以事君子。敢问正道宜行,不容于世 ;隐道宜行,然亦不忍。今欲身亦不穷,道亦不隐, 为之有道乎?” 孔子*:“善哉!子之问也!自丘之闻,未有若 吾子所问辩且说也。丘尝闻君子之言道矣,听者无察 ,则道不入;奇伟不稽,则道不信。又尝闻君子之言 事矣,制无度量,则事不成;其政晓察,则民不保。 又尝闻君子之言志矣,刚折者不终,径易者则数伤, 浩倨者则不亲,就利者则无不弊。又尝闻养世之君子 矣,从轻勿为先,从重勿为后,见像而勿强,陈道而 勿怫。此四者,丘之所闻也。” 【译文】 伯常骞问孔子说:“我本是周朝一个卑微的官吏 ,不自量力,愿意拜您为师向您学习。请问:光明正 大地做事却不被世人所容;干见不得人的事,我又不 忍心。我想既不让自己没出路,又不干见不得人的事 ,请问有什么办法?” 孔子说:“您提出的问题很好!在我所听到的谈 论中,没有人像您提出的问题那么富有思辩和在理。 我曾经听君子谈到‘道’的时候说,如果‘道’不被 听者理解,‘道’就不会被接*;如果‘道’奇特而 无法核实,就不会被人相信。我还曾经听到君子谈到 做事时说,制度上没有什么明确标准,事情往往就做 不成;政治太繁苛,老百姓就不能安定。我又曾经听 到君子谈到志向时说,刚直不阿的人没有好结果,平 易近人的人多被伤害,傲慢无礼的人没太亲近,追求 利益的无不遭到失败。我还曾听说那些善于安身处世 的君子,干轻活时不抢在前面,做繁重的事情时不躲 在后面,碰到法令时不强行违,陈述了‘道’就不违 反。这四个方面,就是我孔丘所听到的全部。”P256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