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心灯(上10堂说故事的哲学课最新升级版)

点亮心灯(上10堂说故事的哲学课最新升级版)
作者: 编者:博文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33.00
折扣价: 19.97
折扣购买: 点亮心灯(上10堂说故事的哲学课最新升级版)
ISBN: 978751130751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孝顺的小汤姆 感恩,人心中最柔软的情感 小汤姆是一个只有5岁的男孩。小汤姆的父亲是 个老酒鬼,他整日酗酒,喝醉了以后就打骂他们母子 俩。那段日子母子俩相依为命,父亲的残暴让他们只 能把泪水往肚子里咽。 终于,小汤姆的父亲由于饮酒过度,在小汤姆8 岁那年死了。这以后就靠母亲一个人维持这个家,小 汤姆还清晰地记得母亲在烈日下弯着腰锄草、耕地的 样子,岁月的风霜,渐渐侵蚀了母亲原本光滑的面颊 。懂事的小汤姆不忍心看到母亲如此辛苦,于是就去 一个富翁家里做小工挣钱来补贴家用。 一天,那个富翁家的小孩过生日,富翁夫妇给他 们的儿子买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就连小汤姆也分 到了一块。可是,小汤姆并没有吃,他把蛋糕藏到了 另一个房间。这还是小汤姆第一次看到生日蛋糕,他 也很想尝一下,就连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但当他忍不 住想咬一口的时候,小汤姆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母亲的 身影,于是,小汤姆把蛋糕包了起来,决定把得来不 易的蛋糕留给母亲。 小汤姆终于等来了回家的机会,他高兴地跑回家 ,拿出了包得严严实实的蛋糕递给了母亲。母亲看到 了小汤姆拿回来的蛋糕,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 个劲儿地流眼泪,可谁都知道,那是幸福的泪水。普 天之下任何一个母亲,都会因为拥有这么一个懂事的 孩子而感到无比欣慰。 哲思 亲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儿子和母亲 无论在贫穷中,在困境中,还是在生活的阴影中,他 们的心中都流着相同的血,母与子的心灵融为一体, 永远不会分开。孝顺的小汤姆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一 颗感恩的心是如此的令人感动,触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霍金的追求 感恩的心让人格变得伟大 斯蒂芬·霍金博士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之一。他是智慧的英雄,更是生命的斗士。 有一次,霍金博士来到了哈佛大学作学术报告。 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面对这位已 在轮椅上生活了30余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敬仰之余, 又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氏症已将你永 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您相信命运吗?” 这个女记者的提问无疑有些不合时宜,显得是那 样的突兀、尖锐不近人情,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 而霍金博士的脸上却依然是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 动的手指,艰难地敲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 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而醒目地显示出 了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的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在几秒钟的静默之后,掌声雷动。人们用饱含热 泪的双眼凝望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心中满怀着对这 位不朽伟人的由衷敬意。 哲思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将使你不再浪费生命 ,悲叹命运的不公;不会使你目光短浅,只看到自己 的不幸,而失去快乐的机会。带着感恩之心看问题, 就只能看到自己所拥有的原已足够;看到这个世界的 种种美好之处。正是这颗感恩的心,让霍金博士的灵 魂得以升华,塑造了他的伟大人格,让他有勇气去对 抗命运的不公。 任伯年学画 知遇之恩,永不相忘 任伯年是近代一位杰出的画家,他从小酷爱画画 。任伯年之所以能成名,不仅得益于他的才华,更得 益于一段与著名画家任熊的特殊因缘。 任伯年14岁时就只身前往上海学习绘画,不过家 境贫寒的他只能在一家扇庄当学徒,跟着扇庄的师父 学习画扇面。为了养活自己,他经常拿着自己在业余 时间画的扇面,在上海街头摆地摊出售。可是,任伯 年画的扇面销路并不好,常常一整天都卖不出一幅。 这也难怪,真正懂艺术的人毕竟是少数,就算他画得 再好,一个无名小卒随手画的扇面,有谁能瞧得起呢 ? 生活过得紧巴巴的,任伯年每天都十分忧愁。有 一天,他在扇庄里看到两个酷爱绘画的有钱人,为能 得到一幅当时享有盛名的画家任熊画的扇面而争得面 红耳赤。这时任伯年突发奇想,为了摆脱艰难的生活 ,使自己能够继续学习画画,为什么不借用任熊的大 名呢?想到这里,任伯年觉得是个机会,虽然不太道 德,但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于是,他就把自己画的扇面都题上了任渭长(任 熊,宇渭长)的名字。虽然和以前画的画一样,但题 上任渭长的大名之后,来买扇子的人越来越多,任伯 年业余时间做的生意就这样渐渐红火了起来。 任伯年不知道的是,浙江人任熊当时正好也住在 上海。一天,任熊在街头闲逛,当他走过任伯年的地 摊时,忽然眼睛一亮,他发现地摊上的扇面画得像模 像样,似乎有一定的功底,就感兴趣地拿了两个扇子 看了看。 忽然,任熊脸色一沉,显得很不高兴,原来扇面 上的落款竟是自己的名字。他十分不悦地问道:“这 扇面是谁画的?” 任伯年不知对方是谁,随口答道:“是鼎鼎大名 的任渭长画的。” 这下,任熊更感兴趣了,继续问道:“那么,任 渭长是你什么人?” 任伯年按照早已想好的套路回答:“我的亲叔。 ” 任熊继续追问:“你见过他吗?” 见此人不买扇子,却穷追不舍,任伯年有点不耐 烦了,他根本就没回答对方的话,而是直率地说:“ 你要买就买,不买就算了,何必打破沙锅问到底啊! ” 任熊看着摆地摊的小伙子不像一般的奸诈商人, 更像一个文弱书生,同时任熊也很喜欢他爽朗的性格 ,于是就和蔼地说:“我就是任渭长。” 听到这话,任伯年大吃一惊,随即羞愧得满脸通 红恨不能找个地缝儿钻进去。看着他窘迫的样子,任 熊心中一喜,急忙拦住他说:“不要难为情,小兄弟 ,这些扇面是你画的吗?” 任伯年羞愧地低下头说:“都是我画的,我从小 就喜欢画画,但家里太穷了,只能卖扇面为生,可是 署我的名根本没人买,没办法,为了糊口,我才做出 了这等见不得人的事。” 两人聊了许久,渐渐地任熊了解到任伯年在上海 举目无亲,子身一人,虽然生活十分艰难,但仍刻苦 学画时,就越来越喜欢他了,当下决定再不计较这件 事,并且收任伯年为徒弟。到前辈大师的亲自指点, 任伯年自然是十分高兴,于是他更加刻苦学习,精心 研磨,最终成为了近代杰出画家。 但是,任伯年虽然成名,却始终不曾忘记任熊的 知遇之恩,无论走到哪里,都自称是任熊的徒弟。 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