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理避税解决方案

企业合理避税解决方案
作者: 侯立新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33.50
折扣购买: 企业合理避税解决方案
ISBN: 7802220793

作者简介

管理学硕士。《会计师》执行主编、首席策划,《新编财务与会计培训丛书》主编,曾在中央直属企业从事财务工作.后到大学任教,近年来参与多家企业并购重组、咨询培训工作,出版专业著作二十余部,具有丰富的财务理论及实战工作经验。

内容简介

一、初识合理避税 1.合理避税的定义 合理避税是纳税人在熟知相关税收法规的基础上,在符合税法、不违反 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等的巧妙安排,达到 规避或减轻税负的行为。 研究避税的缘起,不难发现,避税是当初纳税人为抵制政府过重的税政 ,维护自身的利益而进行各种偷税、逃税、抗税等活动受到政府的严厉制裁 后,转而寻求更为有效的规避办法的结果。纳税人常常会发现:有些逃避纳 税义务的纳税人受到了政府的严厉制裁,损失惨重,而有些纳税人则坦然、 轻松地面对政府的各项税收检查,顺利过关,不受任何损失或惩罚。究其原 因,不外乎这些聪明的纳税人(包括法律顾问)常常能够卓有成效地利用税法 本身的纰漏和缺陷,顺利而又轻松地实现了规避纳税或少纳税而又未触犯法 律。 避税是一种非违法的行为,针对这一行为征管机关只能采取堵税法漏洞 、加强征管等反避税措施,而很难对其进行处罚。因而,通过法律来禁止避 税筹划是不可能的,纳税人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出发进行避税筹划也是客 观存在的。 现实中存在的税收政策漏洞,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按税法原理 应该征税的行为,税法没有规定征税,实际中也没有征税;第二种是税法规 定应该征税,但实际中难以操作而没有征税;第三种是税法规定比较模糊, 人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产生不同的选择。随着税法和征收管理的不断 完善,这种靠利用税收政策漏洞搞税收筹划的空间将变得越来越小。 避税筹划在前提上是不违法的,所以筹划者必须非常透彻地研究税法, 找出其中的漏洞加以利用。但有些避税行为可能会受到税收机关的反对,而 国家立法机关也会及时把握这些动向,清楚地认识到税法的缺陷,从而进一 步完善税收立法。 2.合理避税的原则 (1)合法或不违法原则 进行合理避税,应该以现行税法及相关法律、国际惯例等为法律依据, 要在熟知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利用税制构成要素中的税负弹性进行合理避税 ,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合理避税的最基本原则或最基本特征是符合税法或 者不违反税法,这是区别于偷、逃、欠、抗、骗税的关键。 (2)保护性原则 由于我国大部分税种的税率、征收率不是单一税率,有的税种还有不同 的扣除率、出口退税率。纳税人要避免多缴税款,在兼营不同税种、不同税 率的货物、劳务时,在出口货物时,在同时经营应税与免税货物时,要按不 同税率(退税率)分别设账、分别核算(它与财务会计的设账原则不同);在有 混合销售行为时,要掌握计税原则。另外,由于增值税实行专用发票抵扣制 ,依法取得并认真审核、妥善保管专用发票是至关重要的。对纳税人来说, 这都是保护性的措施,否则,不但不能减轻负担,还可能加重税负。 (3)时效性原则 时效性原则体现在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上,如销售(营业)收入的确 认、准予扣除项目的确认、增值税进项税额的确认与抵扣时间、销售与销项 税额的确认时间、出口退税申报时间、减免税期限等,都有时效性问题;再 则,程序性税法与实体性税法如有变动,遵循“程序从新、实体从旧”原则 也是时效性问题。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