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城谜案/欧洲十大犯罪推理小说家作品系列
作者简介
阿诺德·英德里达松,冰岛作家,当代北欧重要的犯罪推理小说家之一,被英国《卫报》评为欧洲十大犯罪小说家之一。毕业于冰岛大学历史系,当过记者,业余写剧本。1997年开始发表推理小说。《瓮城谜案》《沉默的墓地》于2002年、2003年获得北欧犯罪推理小说高奖——玻璃钥匙奖,成为蝉联该奖的作家。《沉默的墓地》还于2005年荣获英国犯罪推理小说高奖——金匕首奖。目前,其系列推理小说已出版14本,成功地刻画出了一位极具侦探天赋且富有悲悯情怀的探长埃伦迪尔,已被翻译成24种语言在26个国家出版。
内容简介
尸体上有一张字条,上面有几个字,用铅笔写的 ,埃伦迪尔完全看不懂。 死者为男性,七十岁左右,头发稀稀拉拉、几近 灰白。他身穿蓝色衬衫和浅黄褐色灯芯绒裤子,脚穿 拖鞋,身子靠着客厅沙发,侧躺在右边地板上。他的 额头上有一处很深的口子,血迹布满头顶。旁边的地 板上有个很大的尖角烟灰缸,玻璃做的,上面也有血 迹。茶几翻倒在地。 这是一栋带地下室的两层公寓,位于诺德米里。 它坐落在一座小花园里,花园三面围着石墙。园内树 叶已凋落,布满一地,仿佛铺上了地毯。光秃秃的枝 丫盘结在一起,蜿蜒伸向灰沉沉的天空。通往车库的 一条砂石路上,雷克雅未克刑事调查局的工作人员正 陆续赶来。大家都在等着本区的医疗官员来签署死亡 证明。约十五分钟前,尸体被发现。探长埃伦迪尔是 最早到达案发现场的人员之一,正急切盼望着他的同 事西于聚尔·奥利尽快赶来。 正值十月,暮色渐浓,秋风夹杂着细雨,飘落在 小城。客厅里的光线不是很好,有人开了桌子上的台 灯,灯光忽明忽暗。但案发现场的其他东西都没碰。 取证小组正忙着把荧光灯固定在一个三脚架上,以照 亮整间屋子。埃伦迪尔注意到,屋里有一个书架、一 组破旧的柜子、一张翻倒了的茶几以及一张靠在墙角 的旧书桌;地板上铺着地毯,上面有血渍;客厅与厨 房连通着,还通向书房;小过道的两侧一侧是厕所, 另一侧是两个房间。 是楼上的邻居向警方报的案。下午,这位邻居接 他的两个儿子放学回来,走进大门时,看到地下室的 门敞开着,心生诧异。他下意识地朝屋里看了看,并 大喊了一声,有人在家吗?没人应答。于是,他再次 一边朝屋里看,一边唤着屋子主人的名字,仍没人应 答。虽说他们做邻居好多年了,可他仍不是很了解住 在地下室的这位老人。邻居家的大儿子才九岁,却没 有像他父亲这般小心谨慎,只见他一溜烟儿跑进了老 人的客厅。片刻之后,小男孩出来了,似乎没有被他 所看到的场景吓着,说里面有一个人死了。 “你恐怖片看多了吧?”男孩的父亲说着,小心 翼翼地走了进去。结果,他发现老人躺在自家客厅的 地板上,已经死亡。 埃伦迪尔赶到时,注意到门铃上有死者的名字。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一点,他戴上了一双薄橡胶 手套。然后从门边挂衣钩上的夹克里搜出了死者的钱 包,里面有张贴着死者照片的支付卡。死者名叫霍尔 贝格,今年六十九岁,初步推定为他杀。 埃伦迪尔在屋子里踱来踱去,思考着这个并不算 复杂的案子。他的职责就是调查分析一些能看得出来 的线索,而取证人员则负责搜集那些肉眼不易察觉的 。不管是在窗户上还是大门口,他都没有发现任何破 门而入的痕迹。凭第一直觉判断,似乎是死者自己让 凶手进入屋内的。门前的走廊上、客厅的地毯上全是 楼上这位邻居淋雨后进来留下的足迹,那凶手也一定 留有足迹,除非他在门口先脱了鞋再进来。但据埃伦 迪尔分析,行凶者进屋时似乎很仓促,没时间来脱鞋 。 取证小组人员用真空吸尘器收集了所有的微尘颗 粒,还采集了屋里的指纹和泥土。只要对破案有帮助 ,他们都不会遗漏。说不定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反而 能帮警方顺藤摸瓜找到凶手。 埃伦迪尔根据自己的查看推断出,死者对行凶者 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热情。他没有准备咖啡,因为厨 房里的咖啡壶在过去的几小时内没有使用过;也没准 备茶水,因为碗柜里的茶杯也没人用过;玻璃杯同样 如此。死者生前的生活一切正常,屋里整洁干净。或 许他和行凶者并不是很熟。或许行凶者袭击他时,事 先没有任何征兆。在他开门的一瞬间便趁其不备下了 手。哪顾得上脱鞋啊! 杀人前,你会寻思着先脱鞋,再进屋吗? 埃伦迪尔四处看了看,告诉自己应该好好整理一 下思路。 现场情况表明,行凶者当时十分匆忙,走时都没 顾得上关好身后的门。行凶时,性急草率,似乎突然 做出了某种举动,而且毫无先兆,因为案发现场没有 发现任何扭打的痕迹;除茶几外,任何东西都没被碰 过。死者可能在倒地时自己撞翻了茶几;屋里也没发 现任何被抢的迹象,因为所有的碗柜、橱柜都紧闭着 ,一台新电脑、一套旧立体音响都还在,进门处挂衣 钩上夹克里的钱包也在,里面有两千克朗的纸币、两 张支付卡、一张借记卡和一张信用卡。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