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物种宣言
作者简介
唐娜?哈拉维 (Donna Haraway) 毕业于耶鲁大学,先后任教于夏威夷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是当代科学和技术研究、生态女性主义、信息技术与女权主义、赛博格理论等领域的领军人物。代表作有《灵长类视觉》《类人猿、赛博格和女人》等。曾获得科学社会学研究领域最高荣誉贝尔纳奖(John Desmond Bernal Prize)、弗莱克奖(Ludwik Fleck Prize)、罗伯特?K.莫顿奖(Robert K. Merton award)等诸多荣誉。 译者简介: 陈荣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媒介与传播系博士,悉尼大学哲学与历史研究院研究型文科硕士,译者,研究领域包括媒介和传播理论、文艺理论、社会理论、文化研究等,译有《技术封建主义》《虚拟资本》等。
内容简介
爱的故事 在美国,人们普遍认为狗具有“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l love)的能力。根据这种观念,人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背负着误解、矛盾和复杂的负担,而他们从狗狗无条件的爱中找到了慰藉。反过来,人们也会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自己的狗。在我看来,这两种观念即使不是谎言,也是基于错误的认识,甚至它们本身就是对狗和人类的虐待。粗略地看一下就会发现,狗和人的关系一直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即使是在当代消费文化中饲养宠物的人中间—尤其是在这些人中间,对“无条件的爱”的信仰也是有害的。如果说“人通过在家畜(狗)和电脑(赛博格)等工具中实现自己的意图来创造自己”的观点是一种神经症(neurosis),我称之为“人本主义技术狂热自恋”(humanist technophiliac narcissism),那么表面上与之相反的“狗通过无条件的爱来修复人类的灵魂”的观点可能就是“犬类狂热自恋”(caninophiliac narcissism)的神经症。因为我发现在各种历史情境中,狗与人类各自的爱以及两者之间的爱弥足珍贵,所以反对无条件的爱的论述很重要。 J. R.阿克利的古怪杰作《我的小狗“郁金香”》(My Dog Tulip,1956年首次在英国私人印刷)讲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这位作家与他的“阿尔萨斯”(Alsatian)母狗之间的关系,它为我的不同观点提供了一种思路。从这个伟大的爱的故事开始,历史就在读者的余光中闪烁。两次世界大战后,有很多为了继续我们的生活而作出否认和替代的琐碎例子,其中,英国把一种德国牧羊犬改叫“阿尔萨斯犬”。“郁金香”(现实生活中叫“奎妮”)是阿克利一生的挚爱。身为一名重要的小说家、著名的同性恋者和出色的作家,阿克利履行这份爱的方式是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首先要以某种方式了解这只狗需要什么、渴望什么,其次要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她能得到。 阿克利从“郁金香”的第一个家中把她解救出来,但在她身上,阿克利没有找到他理想中的爱情对象。他也怀疑自己不是她心目中的爱人。接下来的故事并不是关于无条件的爱,而是关于谋求栖息在一个主体间的(inter-subjective)世界里,在凡人关系的所有肉体细节中与对方相遇。行为生物人类学家芭芭拉·斯穆茨勇敢地书写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主体间性和友谊,她会赞同这一观点。阿克利不是行为生物学家,但他对自己文化中的性学颇为习惯,他滑稽又感人地为定期发情的“郁金香”寻找合适的性伴侣。 荷兰环境女权主义者芭芭拉·诺斯克也曾呼吁我们关注肉类生产的“动物工业复合体”(animal-industrial complex)丑闻,她建议将动物视为科幻小说意义上的“另世界”(other worlds)。阿克利坚定地致力于探索爱犬的意义重大的他性,他一定会明白这一点。“郁金香”很重要,这改变了他们俩。他对她也很重要,这种重要性只能通过与任何符号学实践(semiotic practice)相适合的“绊倒”(trip)来解读,无论是否涉及语言学(linguistic)。错误的认知与稍纵即逝的正确认知同样重要。阿克利的故事充满了世俗的、面对面的爱所涉及的肉体细节,创造意义的细节。从他人那里获得无条件的爱,是神经质的幻想,难说情有可原;努力满足爱里的混乱条件,则是另一回事。无论对方是动物还是人类,抑或是无生命体,为了了解亲密关系中另一方而持续探索,以及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喜剧性和悲剧性错误,都会让我肃然起敬。阿克利与“郁金香”的关系赢得了“爱”的称号。 我受益于几位终身爱狗人士的指导。他们慎用“爱”这个字,因为他们厌恶把狗当成可爱、毛茸茸、像孩子一样的附属品。例如,琳达·魏瑟尔饲养大白熊犬(Great Pyrenees)这种家畜护卫犬已有30多年,她是该犬种的健康活动家,也是这些狗的护理、行为、历史和健康等各个方面的老师。她对狗和养狗者的责任感令人惊叹。魏瑟尔强调对某一种狗、某一个品种的爱,并谈到,如果人们关心作为整体的某一犬种,而非仅仅关心自己的狗,需要做些什么。她毫不犹豫地建议杀死具有攻击性的救援犬或任何咬伤儿童的狗,这样做可能挽救该犬种的声誉和其他狗的生命,更不用说挽救儿童了。对她来说,“完整的狗”既是一种犬种,也是一个个体。这种爱引导她和其他家境一般的中产阶级进行科学和医学方面的自我教育、公共行动、指导,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魏瑟尔还谈到了“她的心上狗”(dog of her heart),那是一条多年前与她同住的母狗,至今仍令她心动。她用尖锐的抒情笔调写道,现在的这只狗在18个月大时来到她家,狂吠了三天,但如今它接受了她九岁孙女的饼干,允许孩子拿走食物和玩具,并宽容地管教家里的小母狗。 我对这只母狗的爱无以言表。她聪明、高傲、有首领风范。如果她四处乱叫是我生活中需要付出的代价,那就让她叫吧。(“大白熊犬讨论名单”,2002年9月29日) 魏瑟尔显然非常珍视这些感情和关系。她很快就坚持认为,她的爱的根本在于: 与不同的生物分享生活时的深切快乐乃至喜悦,这些生物的思想、情感、反应,可能还有生存需求都与我们不同。为了让这个“群体”中的所有物种都能茁壮成长,我们必须学会理解和尊重这些东西。(“大白熊犬讨论名单”,2001年11月14日) 将狗视为毛茸茸的孩子,哪怕是隐喻,也是对狗和孩子的贬低—让孩子被咬,让狗被杀。2001年,魏瑟尔养了十一只狗和五只猫。在她的整个成年生活中,她拥有、培育并展示过多条狗。她养育了三个孩子,作为一位敏锐的左翼女权主义者,她过着充实的公民和政治生活。与她的孩子、朋友和同志分享人类语言是无可替代的。 虽然(我认为)我的狗可以爱我,但我从未与它们中的任何一只进行过有趣的政治对话。另一方面,虽然我的孩子们会说话,但他们缺乏真正的“动物”感受,而这种感受能让我触摸到另一个物种的“存在”,无论多么短暂,这种“存在”与我自己的物种如此不同,让我见识了无数令人敬畏的现实。(“大白熊犬讨论名单”,2001年11月14日) 以魏瑟尔的方式爱狗与宠物关系并不矛盾。的确,宠物关系可以而且确实经常培养出这种爱。在我看来,当宠物对狗而言是一项要求很高的工作,需要狗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与优秀工作犬相媲美的犬类情感和认知能力。很多宠物和宠物主人都值得尊重。此外,人类和宠物之间的玩耍,以及简单的在和平相处中度过时光,都会给所有参与者带来快乐。当然,这也是伴侣物种的一个重要意义。然而,在我所生活的社会中,宠物的身份使狗面临着特殊的风险。当人类的感情减退时,当人们把方便放在首位时,当狗不能满足无条件的爱的幻想时,它们就会面临被遗弃的风险。 我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许多严肃的养狗人士都强调工作对狗的重要性,这让狗不那么容易受到人类消费主义一时兴起的影响。魏瑟尔认识许多畜牧业者,他们的护卫犬因从事的工作而受到尊重。有些狗受到爱戴,有些则不然,但它们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感情经济。狗的价值和生命并不取决于人类认为狗爱他们。相反,正如魏瑟尔所说,狗必须做好自己的工作,其余都是额外回报。 精明的边境牧羊犬作家和牧羊犬竞赛参赛者唐纳德·麦凯格对此深表赞同。他的小说《诺普的希望》(Nop’s Hope)和《诺普的考验》(Nop’s Trial)是介绍工作牧羊犬和它们主人之间亲密关系的绝佳读物。麦凯格指出,工作牧羊犬是一个介于“牲畜”和“同事”之间的类别(“犬遗传学讨论名单”,2000年11月30日)。这种状态的一个结果是,在工作中,狗的判断力有时可能比人的判断力更强。尊重和信任(而不是爱)是这些狗与人类之间建立良好工作关系的关键要求。狗的生活更多地依赖技能,也依赖不崩溃的农村经济,而较少依赖问题重重的幻想。 麦凯格热衷于强调繁育、训练和工作的必要,以努力维持他最熟悉和最关心的犬种的宝贵放牧能力,我认为他有时贬低和错误地描述了犬类中的宠物关系和运动表现关系。我还怀疑,如果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将狗幼稚化,拒绝尊重差异,他与他的狗之间的关系也许可以恰如其分地称为“爱”。狗的自然文化需要他对功能犬的坚持,只有通过深思熟虑的工作实践,包括育种和经济上切实可行的工作,才能保留功能犬。我们需要像魏瑟尔和麦凯格那样,对某种犬种、作为整体的犬类和特定犬只的工作都有所了解。否则,无条件的爱会对犬种和个体都造成伤害。 ☆“赛博格”理论之母哈拉维最新理论成果,一场从“狗窝”开始的变革。显示了为何相较于赛博格,狗可能是在这第三个千禧年里带领我们穿越技术生物政治丛林的更好的向导。 ☆跨越物种,想象一种更好的共生关系,“伴侣物种”的理念将改变我们对爱与亲密关系的理解。基于对彼此主体性的承认、对差异的尊重,同时又在自然文化意义上互相构成、共同进化的关系,将是我们在新千年里美好愿景。 ☆更日常的哈拉维:从儿时与父亲观赛回忆,到和爱犬共同参加犬类敏捷大赛,本书不再是基于科幻想象或遥远未来,而是融于日常生活的反思与具体的实践,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 ☆更好读的哈拉维:添加注释便于理解隐喻典故与作者的文字游戏(谐音梗与冷笑话);特邀丛书主编之一、复旦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张寅撰写长文后记,系统理解哈拉维的思想道路、方法论,以及由此带来的更多值得讨论的问题,启发更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