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精装珍藏版)(精)/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精装珍藏版)(精)/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
作者: 季羡林
出版社: 浙江人民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2.20
折扣购买: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精装珍藏版)(精)/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
ISBN: 9787213069673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散文家,被称为“学界泰斗”。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翌年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曾任北大副校长、***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内容简介

我是研究语言的,但对文化也有些想法,可谓“ 野狐谈禅”,真正的专家讲东方文化与我讲的**不 一样,因为他是专家。但“野狐”有“野狐”的好处 ,脑子里没有框框,辩证地说,两者各有利弊。这里 ,我想讨论三个问题,一、文化与文明;二、东方文 化与西方文化;三、东方文化。 文化与文明 “文化”与“文明”两词,在报纸上随处可见, 但它们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如果你查英文词典,会得 不到答案,因为“culture”和“civilization”均 既指文明又指文化。尽管如此,它们之间还是有差别 的,虽然,这两个范畴有相交的地方。具体而言,首 先从字源上说,“culture”有“培养”的意思,指 “栽种”,而“civilization”是从“civil”来的 ,字源不一样,有差别。其次,从对立面讲,文化的 对立面是愚昧;文明的对立面是野蛮。愚昧主要指智 慧的低下,而野蛮则主要指言行粗俗,因而区分是显 而易见的。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定义**难下 ,现存的对文明与文化的定义不下五六百个,谁也不 能说服谁。因而我们求其理解,不求定义,明白文化 与文明有统一也有区别。国外对它们的理解也有区别 ,英国汤因比(Arnold J.Toynbee,18**—1975) 的《历史研究》(Historical Studies)中把七千 年来人类创造的文化归为二十三种文明,而在中国, 应该是用文化而非文明。咱们现在天天讲弘扬中国文 化,我觉得有很多人混淆了这两个概念。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也可称为东方文明与西方 文明。文化(明)是如何产生的?有一元论和多元论 之分。一元论是指由一个地方、一个民族创造了文化 (明),而多元论则认为文化是由多个地方、多个民 族创造。我没有研究这个问题,但我认为一元论是不 确切的。希特勒是主张一元论的,他认为世界上创造 文明的只有*耳曼民族,主要指欧洲北方的白人。他 认为,瑞典、挪威、丹麦、荷兰、德国是产生文明的 ,而其他民族或是*益于或破坏这个文化,因而闹了 很多政治笑话。我认为,多元论优于一元论。关于人 类起源,至今还争论不休,但从文化与文明的起源来 看,应该不是由一个民族创造的。世界上民族很多, 有大有小,历史有长有短,但每个民族对文化都有贡 献,只是贡献不一而已。现在是欧美文化的天下,西 方人就自以为是天之骄子,这其实是自欺欺人。 汤因比把世界文化分成二十三种或二十六种文明 (化),就没有细分下去。我想,自有人类以来,世 界文化可以分成四大体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 斯兰的选择文化及欧美文化。*本、韩国、朝鲜、越 南文化均属于中国文化圈,从希伯来直到现在的穆斯 林文化为伊斯兰的选择文化圈,加上印度文化圈,这 三者可总称为东方文化;而从古希腊一直到**的欧 美文化,可称为西方文化,其间并无其他第三种文化 。中国文化对其他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圈内**有极 其深刻的影响。如*本等**,虽然有自己的民族文 化,但其文化基础根源于中国文化。*本的文字中, 有1750个汉字。*本发展到**,是中、*文化共同 作用的结果,如果没有中国文化的影响,*本的发展 就恐怕不是这样。有些**,坚决反对本国文化*中 国文化影响的观点,认为“浪漫主义”、“象征主义 ”等词非源于中国,而是语言上的偶合。认为去掉外 文中的中国字就是爱国主义,其实,研究历史,首先 要实事求是,否认事实*不是爱国主义。 P5-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