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发展评论(第1辑)

中国儿童发展评论(第1辑)
作者: 方晋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9.84
折扣购买: 中国儿童发展评论(第1辑)
ISBN: 9787521773217

作者简介

方晋博士现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国际交流、政策研究和社会试验等领域广泛开展工作,有效践行“支持政策研究、促进科学决策、服务中国发展”的宗旨。他主要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问题并在相关领域发表多篇文章和著作。他拥有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和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经济学硕士及学士学位,并曾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任访问学者。他的研究成果曾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以及中国发展研究奖特等奖。

内容简介

关于消除儿童贫困问题的建议——基于多维贫困的角度 我国在2020年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我们还面临相对贫困问题,儿童的贫困问题也是出现在消除绝对贫困后,同时需要解决的相对贫困问题之一。 正如政府有关数据显示,从本世纪开始,我国在消除绝对贫困方面取得了不菲成绩,我们也利用自身的调查数据对全国城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成人、儿童绝对贫困发生率进行估算,到2018年基本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 2020年完全消除绝对贫困。在这样的背景下,测量成人和儿童的相对贫困状态,发现相对贫困的下降幅度并不明显。相对贫困很大程度上与收入差距有关,如果不能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相对贫困的问题很难彻底解决。儿童的相对贫困发生率要远远高于成人的相对贫困率。从这个意义来说,儿童的贫困问题是社会上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儿童贫困问题不只是限于收入贫困,儿童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如消费需求、营养需求、教育需求、健康需求等。解决儿童贫困不仅仅是解决经济贫困,而要从多维角度看待儿童贫困问题,采取多维贫困的分析框架研究儿童贫困问题。利用绝对多维贫困的标准测量儿童贫困,儿童贫困数据不断下降。但如果采取相对贫困标准,则显示儿童多维的相对贫困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于是,从多维的角度解决儿童的相对贫困问题将成为下一步发展阶段当中的重要任务。 儿童的多维贫困问题对应SDG中多维目标实现问题,SDG的第一个目标即消除绝对贫困已经被解决。但为了实现其他目标,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儿童的多维相对贫困问题与SDG的发展目标完全一致,如果要解决儿童贫困,就应该解决儿童的多维贫困问题。 过去提出的是按照一定收入水平衡量的绝对贫困标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采取的是“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多维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整个社会已经适应了多维贫困的概念。 从多维贫困的角度来看儿童贫困问题,有很多现象值得进一步关注。 第一,儿童的贫困问题高于成年人,儿童的贫困程度比成年人的贫困更加严重。我们应该对解决儿童贫困有更多关注,更多投入,这样才能使儿童贫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第二,儿童的贫困问题地域特征强,城乡差别明显。用多维贫困的标准测量,农村的贫困发生率远远高于城市,所以应更多关注农村的多维贫困问题。 第三,不同年龄组的贫困发生率不同,贫困的特点也有所不同。 第四,解决经济贫困只解决了部分多维贫困,还有很多贫困通过解决经济贫困无法得到解决。应该使用多维贫困的分析框架来看待儿童贫困问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儿童贫困具有不同特点,在收入比较低的阶段,儿童贫困更多表现在营养方面;随着收入提高,儿童贫困更多表现在教育、健康、医疗方面,应根据不同时期特点来看待儿童贫困存在的问题。这样才可以采取比较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加以解决。另外,儿童贫困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研究发现,如果以儿童为单位测量多维贫困,会发现有一些贫困家庭当中也有不贫困的儿童。同样,不贫困的家庭当中也有贫困的儿童。所以儿童贫困和家庭有很大关系,但不是必然的关系。 第五,更应关注家庭贫困当中的贫困儿童,也就是处在贫困当中的贫困儿童。家庭内部由于传统文化,比如对女孩的不重视,会造成同一个家庭中多子女之间的贫困产生差别。如果一个家庭中是两个男孩,两个孩子之间的贫困程度可能没有差别,但如果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就容易产生差别;如果是两个女孩也可能产生一定差别,可能是家庭内部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上不平等所造成的结果。 关注儿童贫困,一方面要考虑到多维性问题,另一方面应根据经济的发展阶段,采取相对标准。2021年以后应采取相对的贫困标准来测量整个社会的贫困状态,包括儿童的贫困状态。另外,应针对儿童发展本身的特点,制定多维贫困标准对贫困人群进行识别,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儿童的贫困问题。 关注儿童发展,是从根本上奠基人力资本,杜绝贫困代际传递,缩小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研究表明,对儿童早期发展的投入越早,成本越低,回报越高。在中国,由于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度重视民生的政策取向,儿童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仍然存在显著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在儿童发展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儿童在教育、医疗和营养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中国儿童发展研究》系列不仅致力于总结和推广成功的经验和模式,还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帮助解决这些不平衡问题。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儿童发展路径,进一步提升全国儿童的整体福祉和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