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精)
作者简介
欧·亨利(英语:O.Henry,1862年9月11*-1910年6月5*),有时又译奥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20世纪初美国**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少年时曾一心想当画家,婚后在妻子的鼓励下开始写作。后因在银行供职时的账目问题而入狱,服刑期间认真写作,并以“欧·亨利”为笔名发表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引起读者广泛关注。他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一生中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表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即“欧·亨利式结尾”)而闻名于世。
内容简介
警察与圣歌 索彼在麦迪逊广场①的长凳上总不得安稳。等到夜晚 听到雁群拉大嗓门儿叫唤时,等到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 对丈夫殷勤起来时,也等到索彼在公园的凳子上总不得安 稳时,你就知道,冬天即将来临。 一片落叶飘到索彼的膝上。这是冬先生送的名片。冬 先生对麦迪逊广场的常客素来体贴,每年来前总要彬彬有 礼地打个招呼。交叉路口处他的名片是叫北风送的,因为 风是露天大厦的看门人,这一来睡街头的人就会有所准备 。 索彼的心里已经有数,知道严冬逼近,他得单*匹马 想办法对付。所以他在凳上不得安稳了。 索彼过冬的打算并非什么宏图大略,他既没想去地中 海游弋,也没想到南国休眠,或者在维苏威湾②泛舟。他 只巴望能到岛上③待三个月。三个月里不愁吃住,有合得 来的伙伴,北风吹不着,警察不找麻烦,他就谢天谢地, 心满意足。 好些年冬天他待在大方好客的布莱克韦尔监狱。比他 命好的纽约人每年冬天买票去棕榈滩和里维埃拉④,而索 彼可怜巴巴,年年只能当穆罕默德,逃亡到岛上。现在又 到这种时候了。昨天夜里,他睡在这个老广场靠近喷泉的 长凳上,用三份星期天的报纸①垫着上身,盖住腿、脚, 还是挡不住寒气。所以那个避难岛又浮现到索彼的脑海里 。市里对无家可归的人本有一些救济,即所谓“施舍”, 可他瞧不上眼。在索彼看来,“博爱”的慈悲之心还比不 过法律。市里办的和慈善团体办的机构比比皆是,只要他 肯进,有吃有住,能过规范的简朴生活。但索彼性傲,不 肯要别人发善心相助。出自慈善家之手的馈赠,虽说你不 破钞即可得,但要以心灵*屈辱为代价,件件如此。恺撒 大将尚且没逃过布鲁特斯之手②;哪个要住慈善机构的* ,非得先把一身洗干净不可;哪个要吃块面包,就得让人 盘问自己的隐秘。因此还不如做一趟牢中客,固然监狱中 规矩严格,但毕竟不会瞎干预君子的私事。 索彼一旦决定了去那岛上,便着手实现他的打算。要 办到办法又多又容易。*惬意的是到哪家**餐馆美餐一 顿,吃完直截了当说钱已用得精光,让人往警察局一送, 干干脆脆,没声没响。往下的事自有好说话的法官料理。 索彼从凳上起身,走出广场,穿过百老汇与五马路相 交处老大一块平坦的柏油路口。他转进百老汇,在一家漂 亮的咖啡馆前停了下来,这儿夜夜摆着*上等的美酒佳肴 ,坐着衣冠华丽的宾客和社会中坚人物。 从背心*下一颗纽扣往上看,索彼觉得自己的仪表准 没问题。脸刮得干干净净,上衣还算体面,还打了一根干 净的黑色活结领带,那是感恩节一位女传教士送的。如果 他没引起人怀疑,能走到这家店的一张桌子边,那就稳* 胜券了。露出桌子的上半身叫服各员看不出破绽。索彼想 ,要只烤野鸭差不多,外带一瓶法国白葡萄酒和法国名干 酪,一杯黑咖啡,一根雪茄。一美元一根的雪茄足够了。 几件东西加起来钱不会太多,太多了店老板会狠狠教训他 一顿的。吃完了喝完了他也就饱了,高高兴兴地上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