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共4册)
作者简介
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Manchester) 美国著名通俗历史作家、著名记者。肯尼迪总统密友,多次为其撰写讲稿。《光荣与梦想》使他一举成名。《光荣与梦想》引进中国后,影响深远,成为无数人必读的经典书之一。 曼彻斯特的主要著作还有《克虏伯的军火》、《总统之死》、《最后的雄狮》等,曼彻斯特的作品被翻译成17种文字和盲文。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世事维艰 1932年8月,一位《星期六晚邮报》的记者询问 英国伟大的经济 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此前是否出现过像“大 萧条”这样的时 期。他回答说:“有,持续了400年的黑暗时代。” 如果视此为灭顶之 灾,未免夸张,但这两个时期至少在一点上是共通的 ,即没人清楚人 民为何受苦受难。 有人笼统地将其都归咎于“时势”,这是胡佛为 了逃避责任的说 法。其他人将“大萧条”与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混淆 ,“‘大萧条’ 以来我们还没有进过城”,或者他们会说“我去过, 但是那是在‘大 萧条’之前”。许多劳工竟被冠以消极怠工引发隐性 危机的罪名,这 是由全国制造商协会主席约翰·E·埃杰顿提出的: “许多对工作提 出诸多要求的人,要么想罢工,要么就是根本不想工 作,他们就是想 利用这种境况鼓吹共产主义。”劳工们只能忍气吞声 ,原因在于40年 前美国新教伦理的强大势力。虽然数百万人陷入了非 常凄惨的境地, 但可以确定他们并非咎由自取,社会工作者们再三强 调失业者们忍 受着自责的折磨。“我已经超过两年没有稳定工作了 ,”1932年2月, 一个被房东赶走的人告诉《纽约每日新闻》的记者, “有时候我觉得 自己像个杀人犯。我到底怎么了?我竟然不能保护自 己的孩子!” 基于从小接受的相关教育,这些人也曾经逐渐相 信:你只要努力 工作,就会成功。现在却无论表现如何一律失败,民 众的士气逐渐低 落。沃尔特·李普曼写道:“士气低落的人都孤立起 来,不相信任何 人、任何事,甚至不相信自己。”17年后,理斯曼在 《孤独的人群》 中解释了这种在危机下,性格内向的人陷入困境时的 痛苦:“如果屡 次失败毁了他对未来成就的希望,那么他内心的力量 可能再也抵挡不 住外界的压力。他会感到极度内疚,因失败和不足鄙 视自己。”那个 时期的报纸都在报道,人们宁愿自杀也不愿意靠救济 苟且偷生。爱米 尔·涂尔干创造了一个特殊分类,“利他的自杀”指 的是这些人选择 自杀,而不成为社会的负担。 这一切应该归罪于柯立芝到胡佛时期繁荣“新时 代”的基础不稳 固。从某个角度看,“大萧条”似乎是工业革命最后 的挣扎,也为技 术革命的到来留出一个间隙。“一战”后,多种大规 模生产的技术结 合,将每工时效率提高了40%以上。大量的货物产出 明确需要消费 者购买力的相应提高,也就是说,需要涨工资。但在 20世纪20年 代,工人的收入并没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增长。在 1929年这个黄 金年,据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经济学家计算 ,一个家庭年收 入要达到2000美元才能满足最低的生活需求(超过60 %的美国家庭 在这一水平线下挣扎)。总之,购买力完全赶不上商 品的产量增长。 当时人们认为产量激增毫无问题,“一个优秀的销售 员什么都可以卖 掉”,这体现出当时的愚钝,这意味着当有钱人(其 中许多人并不富 裕)在炒股时,热心的推销员就鼓励其大规模炒股。 并不算富裕的人 被说服,无论如何先买下产品,再通过信贷过渡。 信贷经纪人四处贷款,股市终于不堪重负而崩盘 ,推销员经手的 百万宗小商业交易款就此打了水漂,因为这些推销员 敢卖任何东西给 那些无偿债能力的人。这也结束了“新时代”的繁荣 ,国家完全应 付不了随之而来的恐慌。上一次大范围的经济危机发 生在1893年, 自那以来,美国的工业化程度使得回归农场已不可能 。胡佛恰好在 灾难前夕当上总统,这本身就是自讨苦吃。时任商务 部长的他一心 只关注生产力,却毫不关心缺乏购买力的危险。他卸 任总统以后很 久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一边只有几千人……却享 受了绝大部分的 生产成果;另一边超过20%的人,却只得到了很少的 一部分……” 从股市大崩盘到1932年(“大萧条”最惨的一年) ,大家都坚信, 对于经济螺旋式的加速下滑,应该采取使之复苏的措 施。然而,事实 匕所采取的措施反而使之下滑得更快。为了保护投资 者的利益,不得 不维持价格,于是销量下滑,因此只好用裁员的方式 削减成本,导致 这些失业者也丧失了购买力,使销售进一步下滑,从 而导致更大范围 的裁员,引起购买力的全面收缩。结果,工人的贫困 导致了农民的贫 困,反过来,农民的贫困又加剧了工人的贫困。“任 何一方都没有钱 购买另一方的产品。”一位俄克拉何马州的证人在国 会小组委员会上 证实,并解释了此恶性循环,“因此,在同一个国家 ,同时存在生产 讨剩和消费不足的问题。” P39-41 <p>《光荣与梦想》作为经典传世图书,客观、精彩地记叙了美国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的四十年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体现出历史发展的波澜起伏。此外,本书也着重体现了报纸、广播作为当时主要大众传播手段,对美国政治、生活所起的作用,所造成的影响。自出版以来,不仅仅在美国,对于中国读者,尤其是在知识分子、记者有深远的影响、崇高的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