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崇文书局
原售价: 22.80
折扣价: 13.30
折扣购买: 六韬三略/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
ISBN: 9787540339326
【原文】 文王*:“惟仁人能*正谏,不恶至情,何为其 然?” 太公*:“缗微饵明,小鱼食之;缗调饵香,中 鱼食之;缗隆饵丰,大鱼食之。夫鱼食其饵,乃牵于 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 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 天下可毕。 “呜呼!曼曼绵绵,其聚必散;嘿嘿昧昧,其光 必远。微哉!圣人之德,诱乎独见。乐哉!圣人之虑, 各归其次,而树敛焉。” 【译文】 文王说:“只有仁德之人才能接*正直的规谏, 不厌恶真情实话,我怎么会反感呢?” 太公说:“钓丝细微,鱼饵可见,小鱼就会来吃 ;钓丝适中,鱼饵味香,中鱼就会来吃;钓丝粗长, 鱼饵丰盛,大鱼就会来吃。鱼儿贪食香饵,就会被钓 丝牵住。人要得到君主的俸禄,就会服从君主的驱使 。所以,用香饵钓鱼,鱼就可供烹食;用爵禄网罗人 才,人才就能悉为己用;以家为基础取国,国就能据 为己有;以国为基础取天下,天下就可全部征服。 “唉!土地幅员广大,国祚绵延久长,但如果不 得人心,*后必定是烟消云散。有的国君虽然眼下默 默无闻,但若能实施清明政治,那么,他的光辉必能 普照四方。微妙啊!圣人之德,就在于独创地、潜移 默化地争取人心。快乐啊!圣人之虑,就是使天下之 人各得其所,并努力制定各种收揽人心的方法。” 【原文】 文王*:“树敛何若而天下归之?” 太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 。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 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 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 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 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 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 之所在,天下归之。” 文王再拜*:“允哉,敢不*天之诏命乎!”乃 载与俱归,立为师。 【译文】 文王问道:“那么,该制定什么样的收揽人心的 方法,才能够使得天下归顺呢?” 太公回答说:“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 下人共同拥有的天下。能同天下之人共享天下利益的 ,就可以得到天下。而独占天下利益的,就会失掉天 下。天有四时,地生财富,能同人们共同享*利用的 ,这就是仁爱,仁爱所在,天下之人就会归顺。免除 人们的死亡,排解人们的苦难,拯救人们的祸患,周 济人们的危急的,这就是恩德,恩德所在,天下就会 归顺。和人们共历忧患,共享欢乐,好恶一致的,这 就是道义,道义所在,天下之人就会争先恐后地去归 附。人们无不厌恶死亡而乐于生存,喜欢恩德而追求 利益,能为天下人创造利益的,这就是王道,王道之 所在,天下就会归顺。” 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