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钧雷霆(P-47战机全史)

万钧雷霆(P-47战机全史)
作者: 蒙创波
出版社: 武汉大学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9.40
折扣购买: 万钧雷霆(P-47战机全史)
ISBN: 978730709546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AP-4 AP-4同样采用了普拉特一惠特尼 R-1830、平铆工艺以及完全收入机翼内的新 型起落架。其最大亮点为涡轮增压器的安 装,这当时是一项相当大胆的革新。 在人类刚刚摆脱地心引力的束缚,投向 天空怀抱的20世纪初期,一位法国航空先驱 曾经这么说过:“航空工业的发展,与(航 空)发动机的进步是紧密相连的。”在20世 纪30年代,航空动力科技开始突破性的进 展,先进的多级多速机械增压器在英国、德 国甚至苏联得到初始运用,使军用飞机的高 空性能得到了大踏步的提升。机械增压器的 工作原理为:从发动机引出一部分功率驱动 机械增压器运转,增压器将吸人的新鲜空气 压缩并引导回发动机进气口,以使发动机在 高空的稀薄空气环境中能够获得足够的歧管 进气压力,从而保证了发动机高空性能的发 挥。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航空发动机技术 实在不值一提,军方没有对发动机的高空性 能提出过具体要求,很多厂商对机械增压器 几乎一无所知。 不过,美国人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对另 外一种新设备——涡轮增压器发生了兴趣。 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为:发动机排出的 废气流过管道,驱动涡轮增压器的涡轮高速 运转;涡轮带动叶轮,将吸入的新鲜空气压 缩并引导回发动机进气口,以使发动机在高 空的稀薄空气环境中保持足够的进气压力。 相对机械增压器,涡轮增压器的结构更加复 杂,但是技术更先进,能够在高空给予发动 机更高的性能提升。 1921年,一架法国人乔治·雷皮尔制造的 卢萨克-11型战斗/侦察机进行了加载涡轮增 压器的试验。在涡轮增压器的帮助下,派卡 得公司的自由-12B型发动机将卢萨克-11型飞 机带到了33114英尺(10099米)的高空,创造 了当时的世界纪录。从此以后,涡轮增压器 便逐步在各种美国军用飞机上进行试验:P-6 驱逐机、P-12驱逐机……30年代问世的B-17 轰炸机上也配备了涡轮增压器。 为了使新型战斗机具备世界水平的高空 性能,涡轮增压器是塞维斯基最合适的解决 方案。AP-4的涡轮增压器安装设计体现了塞 维斯基的过人智慧——位于驾驶舱之后的机 身空间中。对于其他单引擎飞机来说,这部 分空间用于容纳第二名机组成员或是飞行员 的个人杂物、维修工具等等。而二战时期, 大部分战斗机均在引擎罩部分内加装发动 机、增压器以及中间冷却器,这种布局往往 导致飞机的引擎罩部分过长(例如苏联的米 格-1/3系列),驾驶舱的位置被迫后移,从而 影响到飞机的操纵性能甚至飞行员的视野。 塞维斯基将AP-4涡轮增压器安装在座舱后 方,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AP-4的 布局还很好地平衡了飞机的重心位置,避免 了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操纵性能问题。 塞维斯基的新生儿表现相当不俗:参加 竞标的所有飞机中,唯一在20000英尺以上 高度表现出优良性能的飞机便是AP-4。但在 后续的试验中,塞维斯基公司为AP-4换装了 紧凑的引擎整流罩,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引 擎过热问题。在1939年3月22日的试飞中, AP-4引擎着火坠毁,驾驶员跳伞逃生。 最后,竞标的获胜者是老冤家寇蒂斯公 司的XP-40,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迅速投产 交付部队使用,这正是实力空虚而大敌当前 的美国陆航最迫切需要的。寇蒂斯公司为此 赢得了一份油水十足的合同——524架生产 型P-40战斗机的订单,艾利森公司也跟着从 中分到了一杯羹,其合同金额超过1500万美 元。就这样,山姆大叔支付了大把钞票,浑 然不知自己买到的只是二流货色。 不过,AP-4独树一帜的设计以及出色 的表现仍然博得了军方的注目。1939年5月 13日,美国陆航订购了13架AP-4,并赋予其 YP-43验证机的军方编号,用以试验AP-4设 计的适用性。 同时,普拉特一惠特尼公司的好运气也 开始了,他们等到了自己的救星——战火已 经烧到边境的法国政府,后者在希特勒对波 兰发动闪电袭击的时节,向大西洋彼岸的美 国公司送来了大笔订单。普拉特一惠特尼公 司和法国人签订了价值8400万美元的巨额合 同。不仅如此,法国人对公司进行了大笔投 资,为普拉特一惠特尼公司资助了建立一个 现代化厂房的花销,并将公司的营业部面积 扩展了26000平方米。 P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