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谣言与谶语(第3版)
作者简介
栾保群:读过中文,聊识之无,改学历史,粗知汉魏。本职冬烘先生,忝充出版编辑。为人做嫁之余,尚有边角废料,垂老投闲,补缀成衲,虽捉襟而见肘,却宁短而不斜。谈不必信,信何必谈。聊复尔尔,且食蛤蜊。
内容简介
中国必为胡所破 关于“五胡乱华”,据说早就有预兆,那就是在晋武帝泰始(265—274年)之后,贵族士大夫中出现一种慕胡之风,比如起居用的胡床,饮食用的貊盘,都是那时成为时尚的东西,富贵之家必定储备这些用具。就连烹饪,也开始引进胡人的羌煮、貊煮。至太康年间(280—289年),举国又时兴用胡人的毛毡缝补衣服容易破的地方,像衿口、带身等处。当时老百姓就开玩笑说:“中国必为胡所破也”(《宋书?五行志一》)。所谓预兆就是指这些。 各民族在文化上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这是历史上常有的事。只是“五胡乱华”之后,一些人不从自家统治者身上找根源,却从这些鸡零狗碎的地方显示聪明,也不想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什么没有被胡乱掉。但这种奇怪的思维方法当然不是从西晋才有的。《春秋左氏传》中记载了一个有名的故事,“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只是因为见了一人像胡人一样披发,就能联想到这块地方要沦亡于胡人,这种神经过敏症一直被历代贤达当作知几察微的模范。到了东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也被预言家看作后来董卓乱朝,带来的兵士中有不少胡人的预兆。 到了后代,这种理论一直盛行不衰,只要发生了外族反叛或入侵的事变,那些用“洋货”唱“洋歌”的时髦人物往往就成了罪魁祸首。比如唐玄宗天宝年间,由于引进了不少少数民族的曲调,所以一些乐章好以边地州郡命名,如《凉州》《甘州》《伊州》之类,而轮番几遍之后,节奏渐快,叫作“入破”(《新唐书?五行志二》,下同)。到了安禄山造反之后,这几处边郡都被吐蕃占领,人们说那些音乐曲调就是预兆,叫作“曲谶”。而玄宗时风行的源于康居的“胡旋舞”,还有起源于羯人的羯鼓,贵族以及平民好穿的胡服胡帽,自然也不是好兆头。 五代后汉时契丹入侵,汉高祖刘智远就在敕令中特别申明契丹入侵就是人们“慕胡风”惹来的:“近者中华人情浮薄,不依汉礼,却慕胡风,果致狂戎来侵。诸夏应有契丹样鞍辔、器械、服装等,并令逐处禁断。”南宋孝宗时也有大臣上言,说临安人“好为胡乐,如吹鹧鸪,拨胡琴,作胡舞”,申请禁止。 外面吹来一阵小风就要伤风感冒,乱打喷嚏,只能证明这个国家到了衰弱而又没出息的时候了。 两火没地,哀哉秋兰 晋永熙的年号只有一年(290年),也就是晋武帝死、惠帝登基的那一年,河内郡的温县出了个疯子,造了两首诗,一首是: 光光文长,大戟为墙。毒药虽行,戟还自伤。(《晋书?五行志中》,下同) 另一首是: 两火没地,哀哉秋兰。归形街邮,终为人叹。 河内温县不比别处,因为它正是司马氏家的祖籍,皇上的祖宗都埋在这儿,所以这写诗的疯子真弄不好是司马家的祖宗鬼魂附了体。可惜当时的人没有这么想,只觉得疯言疯语,不足为训。 可是有一个人很敏感,那就是杨骏的弟弟杨济。此人要比他老哥明智多了,一直对本族所处的地位有累卵之虑,听了这歌谣,觉得这朦胧诗写得一点儿也不朦胧,“两火”为“炎”,不就是晋武帝的名讳么,而杨皇后名叫季兰,既然“哀哉”,那就没好下场了。果不其然,此后不久朝廷发生了杨氏覆灭的大变故,人们方才明白,原来那第一首是预言了杨骏的被杀,第二首是预言了杨后的幽死,而且连死后的葬处都说了,武帝的山陵不让她进,找个郊外的驿亭附近,就埋掉了。 据史载,杨骏是逃到马厩中被杀的,死前是否用过毒药,杀死他的武器是戟还是刀,史书中都未说明。所以第一首附会起来就比较缺少可信度,而第二首又编得太实,让人觉得是事后的创作。 据说,古代谶语的传播,除了靠儿童传唱之外,还有僧道、癫狂者来唱或写。他们都是异于常人者,往往把很高的道行隐藏在癫狂的外表之下,而癫狂的语言最适于表达那些不为常人理解的谜语的。但这几种人也是最便于传播流言的,因为他们或者无知无识,或者行踪不定,把一首谣言或讥讽时政的讽喻诗给他们到处传播,追查起祸首就相当不易。“文化大革命”后期,民间不利于“四人帮”的“谣言”不少,人们爱听也爱传播,但还是要奉命追谣。所以那时谣言的源头最后总要追到洗澡塘子里,大家赤身裸体泡在热气蒸腾的池子里,谁认得谁啊! ◎古代大将行军为何好问所经地名? 各地的“天子气”究竟从何而来? 什么时候社会上会出现大量谣谶? 古代的谣谶主要靠哪种人传播? 诸多版本的《推背图》孰真孰假? 诗人会在全无觉悟的情况下写出预言自己祸福的诗谶吗? 司马迁为何以“刘邦斩白蛇”为天命,却拆穿“大楚兴,陈胜王”的舆论?…… ◎中国的文字自有其神妙之处,只是一个字,也能从形、音、义上随意发挥,说它是吉就是吉,说它是凶就是凶。字形可以象形、会意、拆散拼合,字音可以谐音、转韵,再加上方言、别字,字义上,中国的单字本来就是一词多义,再加上字的偏旁部首,互相通假,从这几个方面下手,就没有一个字不能被随意附会的。 ◎一种特殊的政治手段,一个怪异的文化门类。 ◎栾保群先生对古代谣谶整理研究的第三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