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0.00
折扣购买: 生生之仁 : 戴震生态伦理简论
ISBN: 9787218141336
赵庆灿,1984年生,男,山东济宁人,南开大学中国哲学博士,现任安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哲学、儒家生态哲学。主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社科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厅级项目多项,并在《河南社会科学》、《北方论丛》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书摘: **章 “气化流行”的生态本体论 “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戴震哲学的理论根基。戴震**了传统理学的理气之辩,指出阴阳五行之气是道之实体,是自然万物的本根;理是阴阳五行之气流行的条理,是“气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必要条件,具体表现为自然万物的本质及运动变化的规律,建立了“气化流行”的生态本体论。他以气化流行统合天道和人道,提出“人道本于性”“性原于天道”,在本体论意义上说明了儒家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 “本体论”是西方哲学特有的一种哲学形态,是“指哲学中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性的问题的部分”。本体是世界的本原或本性,是决定着万物存在的*终存在。与本体相对的是现象。本体和现象是显现关系,不是生成关系,这是古希腊以及现代整个西方哲学的传统。在中国哲学中,本体是指事物本来的格局,*为根本的内容等。本体和现象之间不仅是呈现的关系,还是生成关系。从本体到现象是通达无碍的,所以人们可以经由现象把握本体。本书使用的“本体”概念接近于中国哲学的思想。生态本体论是探索万物生成的*后的本根,本体是万物之根、价值之源。 **节??道、理与“气化流行”的关系 一、“阴阳五行,道之实体”:戴震哲学“气”的规定性 (一)儒家哲学关于气、阴阳与五行的基本观念 在儒家哲学中,自然的构成要素有阴阳、五行和气等概念。从认识的程序看,气先出现,进而与阴阳、五行联系;从逻辑的程序看,气是*基础的概念。从气到阴阳再到五行,构成了儒家对自然的全面深入而又系统的认识。 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的元素或质料。一般来说,儒家哲学的“气”具有三个特点:**,气的实体性与活动性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气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的实体,而且它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力就可以进入运动状态。气在不同物质之间的循环和流行,是宇宙存在和生命产生的基础。第二,气具有生命力,能够产生生命。生命是由气的运动产生的。第三,气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气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如孟子的“浩然之气”就是一种精神性的气。阴阳是气的两种性质,二者的运行具有一定的秩序。就阴阳与事物的关系看,首先,任何事物可以分为阴阳两个方面,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其次,阴阳是相互对待的,二者的对待构成事物的基本状态。*后,阴阳变易是事物变化的原理。水火木金土五行是指五种事物的性质或分类,也是自然事物的联系方式。五行之间是相生相克的关系。相生的内容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和金生水。相克的内容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和土克水。五行生克是自然事物的联系模式。“五行化”是儒家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一种思维方式,其特点是把“五行”作为范畴,对自然和人文世界进行分类,并根据五行的生克关系来说明世界的联系。 在儒家生态观中,阴阳和合,五行有序,万物方能生生不息。阴阳和合是指气的阴阳两种性质处于和谐、协调的状态。具体来说,阴阳和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其一,阳生阴成。阳气使万物初生,阴气使万物形成。这不是说阴阳是两个截然分开的阶段,而是说阴阳在气化流行的过程中所起的不同的作用。其二,阳主阴助。在气化生物的过程中,阳处于**的地位,阴处于辅助的地位。主和助只是说阴阳在生物过程中不同的功能,而不是说二者有主次之分。其三,阴阳循环,递相为主。这是就某一具体的生命周期而言。阴阳各有其**的某个过程或阶段,它们各自**的阶段顺次而行,不能取消,亦不能紊乱,否则自然界就会陷入混乱。其四,阳生阴杀。阳**万物生命的过程,阴则使这一过程终止,即死亡。其五,阳尊阴卑。这是说,阴和阳并非**对等的,只有阳处于**地位,宇宙才能处于永恒的生生过程。可见,只有阴阳处于和谐的状态,气才能在流行不已之中化生天地万物,使自然生生不息。 五行有序是指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位序不乱,五行之间的联系使自然万物共同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所以只有五行有序,自然万物之间才能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维系着自然共同体的稳定。在儒家生态观中,天地万物都可以被金气、土气、水气、火气、木气所划分和代表。从生生的角度来看,相克是相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木克土是植物能够从泥土中生长出来,克服泥土对自己生长的阻碍。如果五行失序,木不能克土,那么植物无法破土而出,其生生之道就会断*。 **系统论述戴震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观点独到,为我国及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