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祖成吉思汗
作者简介
哈达奇·刚,1949年生,原名那顺,蒙古族,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人,国家一级作家,译审。内蒙古文联原副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蒙古学学会理事、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内蒙古民俗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德艺双馨民间文艺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金质奖章和乌兰夫蒙古语言文字奖获得者。用蒙古语和汉语创作并发表各类体裁文学作品130多篇(部、首),120多万字,结集出版《哈达奇·刚短篇小说选》《哈达奇-刚儿童文学选》、评论集《苏叶、哈达奇·刚评论集》《新时期蒙古文学有关问题》、长篇纪实文学《欧罗巴蒙古奇人》等多部。荣获国家社科重点课题和艺术学科重大课题一等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内蒙古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内蒙古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内蒙古艺术创作“萨日纳”奖等各类奖项36次。 那仁敖其尔,1936年9月生,蒙古族,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坤都冷人,中共党员,教授。1979年在内蒙古党校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90年调至内蒙古林学院,先后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党委书记;1998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聘为参事、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特级咨询员;现任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内蒙古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出版专著有《蒙古族传统家教》(蒙古文)、《奇颜精神》(蒙古文)等。主编出版《中国领导科学文库》(少数民族卷)、《社会主义民主论》《中国社会主义领导学》等著作,发表《关于实现领导问题》《领导科学的主要范畴及范畴圈》《论领导性质、领导本质及其规律》《学习邓小平核心论思想》等数十篇论文,参与组织领导召开了全国第一次毛泽东领导思想研讨会、全国高校系统第二次领导科学研讨会和全国第七次领导科学研讨会。主持完成1996年度社会科学国家基金资助项目《邓小平核心辩证法》(最终成果)和2005年度社会科学国家基金资助项目《成吉思汗与蒙古文化》。现主持2007年度社会科学国家基金资助项目《成吉思汗言论考》,研究的方向或重点是成吉思汗思想和古代蒙古文化。曾荣获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在全国第二次领导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获二等奖2次。1993年被推选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额尔敦扎布,1939年9月生,达斡尔族,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1963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曾任《内蒙古日报》记者,《黑龙江日报》记者,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中外文学史教研室主任,内蒙古自治区第7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副厅级),内蒙古自治区第8届、第9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常委(组成人员),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正厅级)等职务。1991年4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前后发表的蒙汉文作品有《伊敏河静静地流》《霜秋》《凌升》《阿阑·豁阿》《圣主成吉思汗》等5部长篇小说,《烛光莹莹》《吉祥的婚礼》《水汪汪的眼睛》等五部中篇小说,《牛老汉》《小白鸽》《纳敏夫》等20部短篇小说。其中《伊敏河静静地流》《牛老汉》在20世纪90年代初获得过“索龙嘎”文学奖,长篇小说《伊敏河静静地流》在特·赛音巴雅尔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获得了好评。退休后撰写并出版了回忆录《悠悠岁月》,合著的作品有《千年风云第一人》《外国人眼中的成吉思汗》《世界政要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世界之最》等蒙古学专著。
内容简介
三 朵儿边人撤走后,他从泥淖中站起,手提坐骑的 马鬃将其从泥淖中拽出,然后骑上它,找到了朵儿边 人的马群,换乘了其中一匹,把其余的全部驱赶回来 。 选举新可汗的呼剌勒台会议由阔岱薛禅主持。参 加会议的除了泰赤兀惕部、孛儿只斤部之外,还有札 剌亦儿部及尼伦蒙古、迭儿列勤蒙古其他几个部的首 领。 别速台。巴剌合赤转述俺巴孩可汗的遗嘱后,大 家品味着其中的每一个字,最后理解为:俺巴孩可汗 的本意,是想让孛儿只斤部人和泰赤兀惕部人轮流做 可汗,用以加强孛儿只斤部与泰赤兀惕部之间的“额 卜额耶”,促使大家凝成一股劲共同对外,让合穆黑 蒙古国尽快强大起来。也就是说,将合不勒可汗从孛 儿只斤家族传给泰赤兀惕家族的可汗宝座再次传给孛 儿只斤家族。 阔岱薛禅与俺巴孩可汗共事多年,深知俺巴孩可 汗的真正用意,而且为加强合穆黑蒙古国内部的凝聚 力,也只能这样做。 讨论的结果是,大家一致同意由合不勒可汗的儿 子忽图刺做合穆黑蒙古国新可汗;俺巴孩可汗的儿子 合答安当太师;把儿坛太师的儿子也速该接任把阿秃 儿之职,这是为了牢记把儿坛太师为俺巴孩可汗保驾 而死在塔塔儿人营地的功劳。别看当时也速该年龄小 ,只有十三岁,但他自小强悍,十二岁时就一箭将一 个穿厚甲的金国兵射死,夺其战马而归。把儿坛把阿 秃儿生四子,分别叫乞颜、捏坤、也速该、塔里台。 乞颜脸上有颗黑痣,所以叫芒格秃·乞颜;塔里台最 小,所以叫塔里台·斡惕赤斤。 合穆黑蒙古国新一届首脑就这样产生。 但事后不久,俺巴孩可汗的儿子们放出话,表示 了他们泰赤兀惕人对这项决定的不满,尤其是让也速 该当把阿秃儿,引来了泰赤兀惕方面的直接非议。 阔岱薛禅听到来自俺巴孩可汗几个儿子的不满言 论,就把他们叫过来严词教训,说:“你们俺巴孩可 汗的十个儿子,品行不端,还不如一般庶民百姓。合 不勒可汗的七个儿子,讲究‘额卜额耶’,能够相互 凝成一股劲,所以才担当得起做一国可汗的重任。” 不过,这一举措虽然阻止了俺巴孩可汗儿子们的 闲言碎语,但也种下了泰赤兀惕部与孛儿只斤家族之 间不合的种子。 忽图剌可汗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他身材魁伟,声 如雷鸣,吼一声震七岭,两个巴掌如熊掌,一只手可 把并拢的两支箭矢掐断,摔跤时一不小心可把活人劈 成两半,数九严寒里赤裸着膀子睡在树下,身上都会 冒汗散热气,即使有火星溅到他身上烫伤了皮肤,伤 口上聚集蚊虫他也毫不在乎。他一天可吃一只羊,喝 马奶酒就像往木桶里倒一样,从来没有喝够的时候。 如此神奇的人物做了合穆黑蒙古国的新可汗,百 姓们自然会无比兴奋。 他们聚集在斡难河畔的草原上,举行了盛大的庆 典。 忽图剌可汗的斡耳朵坐落在一个叫霍尔豁纳黑的 山阳平地上,斡耳朵周围生长着一大片树林。 庆典仪式仍由阔岱薛禅老人主持。 阔岱薛禅老人说:“我们的乞颜苏力德因在塔塔 儿人的营地沾了晦气,所以这次一定要举行威猛大祭 驱晦气。”他接着说,“在祭乞颜苏力德的地方再建 一个敖包,敖包祭祀和苏力德祭祀放在一起进行。” 威猛大祭,是指用活人祭祀。原来,塔塔儿人借 金国之手将俺巴孩可汗杀害以后,前几天派了几个探 子来探听合穆黑蒙古国的反应,结果被发现并逮住了 。阔岱薛禅老人要用他们来祭乞颜苏力德。 “其中有没有络腮胡子?”阔岱薛禅问。 “有一个,是他们的头儿。”合答安太师答。 阔岱薛禅老人很满意,说:“好。就用他祭乞颜 苏力德!” 有了指令,剩下的事自然有人去办。 合穆黑蒙古国的勇士们对那位络腮胡子突然变得 热情起来,专门宰了只羔羊煮给他吃,还给他灌了不 少马奶酒,等到他酩酊大醉、不省人事,便扒光了他 的衣服,把他放进事先挖好的深坑里。 装饰一新的苏力德已经立在深坑边的土堆上。勇 士们把深坑里的络腮胡子扶起站正,然后从脚开始用 土埋,一直埋到脖子上了,络腮胡子还没有醒过来。 这时,络腮胡子浑身的血液全部集中到了头部,整个 脑袋憋得跟野猪肝似的。 阔岱薛禅老人手一挥,祭旗司仪用一把剃头刀在 络腮胡子头顶百会穴上轻轻一点,酱红色的血浆“咝 ”地喷向空中,将竖立在那里的乞颜苏力德染成了红 色。 草原上的人们都知道,用活人祭祀的乞颜苏力德 凶悍而威猛,神力无穷,所向披靡。 “奥嗨!奥嗨!奥嗨!” 勇士们的呐喊声响彻了整个敖包山。 络腮胡子的眼睛莫名其妙地睁了一下,便永久地 闭上了,他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祭了旗,做了这座敖 包的神灵。 人们在埋葬他的位置上插了一些柳条和树枝,再 用彩条扎好,由此建了一座新敖包。此后,每年的这 一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杀牛宰羊,隆重祭 祀这位敖包神。据报道,前些年有考古队在蒙古国挖 掘一座古代敖包时发现了一具完整的人的骨骼,或许 就是这位络腮胡子的骸骨。 “可汗登基庆典,现在开始!”阔岱薛禅老人宣 布。 有人吹响了第一声螺号。 顿时,锣鼓声响成一片,整个草原沸腾了。 在忽图剌可汗的斡耳朵里,乐手们在演奏,歌手 们在歌唱。 草原上的人们为新可汗的登基而欢欣鼓舞高歌豪 饮,通宵达旦绕树而舞,脚下踏出一道道深坑,坑里 渗满了水。 狂欢整整持续了一个月,直到天色渐冷才作罢。 …… P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