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儿俩在澳洲

哥儿俩在澳洲
作者: 夏祖丽
出版社: 福建少儿
原售价: 16.00
折扣价: 10.00
折扣购买: 哥儿俩在澳洲
ISBN: 9787539556598

作者简介

夏祖丽,祖籍江苏江宁,生于北京城南,于**成长*教育,后居澳大利亚二十五年,2010年迁居美国,目前专事写作。曾任台北纯文学出版社总编辑,与母亲林海音女士面对面工作十年。 写作范围包括儿童文学、散文、报告文学以及传记。著有《林海音传》《哥儿俩在澳洲》《南天下的铃鸟》等二十余本书,尤以《林海音传》**学术界推崇。 曾获金鼎图书奖**奖、《联合报》“读书人”周刊年度*佳书等奖项。

内容简介

时间过得好快,我还记得**次到澳大利亚上课 的情形。 开学之前,爸爸妈妈已经带我去学校见过校长和 五年级的班主任贝克先生了,所以开学**天,我就 直接去贝克先生的教室。贝克先生是英国人,长得高 大挺拔,人也很和气,他还是学校的副校长。 当时,我只会说几句很简单的英语.贝克先生就 **班上**的一个东方学生费宾来帮助我。费宾过 来跟我说话,我却听不懂,因为他说的是广东话,不 是普通话。 贝克先生想起六年级有个中国孩子,结果那个人 是从新加坡来的,只会说“你好吗?’’几句简单的 普通话,而我说的话他又听不懂。后来,贝克先生又 听说四年级有个中国女生,又去把她找了来。同样地 ,那个女生不会听也不会说普通话,只会说一点点广 东话,因为她是从香港来的。 整个早上,贝克先生就忙着在学校里东奔西跑, 只要看到黑头发、黑眼珠的学生,就抓着问会不会说 普通话,可是就是找不到。可怜的贝克先生.他还安 慰我不要怕,其实我一点也不怕,倒是他忙得满头大 汗。 后来他跟妈妈说,他不知道原来中国有两种语言 ,同样是中国人却说不同的话。妈妈告诉他,中国的 方言不止两种,有几百种,他听了瞪大了眼睛说:“ 怪不得你们有五千年文化,太伟大了!太伟大了!” **天上课,我也搞不清楚上下课的时间,从九 点上课就一直没有下课,我觉得很奇怪。好不容易等 到十点半,突然同学都往外冲,我想一定是下课了, 也跟着跑出去玩。 起先我以为只有十分钟下课时间。过了十分钟, 大家还在玩;过了十五分钟,仍然没有人回教室;又 过了一会儿,还是没有听见铃声。我心想,这里的学 校不错,下课时间那么长,于是我就放心地玩下去。 不知不觉,我突然发现*场上静了下来,一个人 影也没有了,我才赶快跑回教室,原来已经开始上课 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里的学校每天早上九点开始上 课,上到十点半,休息二十五分钟,然后再接着上, 到十二点下课。中午有半个小时的午饭时间。十二点 半继续上课,上到两点,休息二十五分钟之后,再上 *后一节课,一直到下午三点半下课。 为了使我的英文进步快一点,上课**天,贝克 先生就要全班同学帮助我。他拿出一本空白的笔记本 ,要同学轮流带回家。当天把笔记本带回家的同学, 要准备一些材料贴在笔记本上,第二天带来学校教我 。 **天由贝克先生示范,他在笔记本上贴了一些 从画报上剪下来的图片,有汽车、房子、动物等等, 然后在每项东西下面写上它的英文名称以及简单的句 子,他利用下课的时间打开笔记本教我。 同学们对于这项额外的“家庭作业”很有兴趣, 大家抢着带笔记本回家,然后比赛谁准备得*丰富。 有一次,一个喜欢飞机的男生,不知从哪里弄来许多 各式各样的飞机图片,害我学得好辛苦。还有一次. 一个女生教我各种厨房用具的名字,我一点兴趣也没 有,学了就忘了。 一个学期下来,笔记本上琳琅满目,贴得满满的 ,每个同学都轮流做过好几次小老师了。 现在,我已经离开那所学校、那些同学了。我的 英语已经说得不错,足够教别人了。我保留着那本笔 记本,有空就拿出来翻看,每一页我都记得是谁教的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