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沪台艺坛人物旧忆

老沪台艺坛人物旧忆
作者: 刘冰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21.70
折扣购买: 老沪台艺坛人物旧忆
ISBN: 9787532145706

作者简介

刘冰号寒云,1932年生。世居上海南市三牌楼画锦坊。1949年随父赴台,半工半读,服务于世界书局,直至1965年,从事学徒、门市、业务、编辑、出版等职。台湾省立法商学院毕业,获联合国奖学金,至日本研习出版及印刷。1965年后,自营印刷工业,组织维新书局经营教科书,成立汉华文化事业公司编印出版艺术图书。同时自1960年起,兼任台湾艺术专科学校及中国文化大学印科系教职十数年,且曾任北京印刷学院客座教授。 1972年移民美国。1978年创立长青文化公司,出版经营中文图书,推动两岸文化交流。著有《中国装订简史》、《我的出版印刷半世纪》、《艺缘》、《藏品》、《上海三牌楼刘家》、《旅游有感》。其他有关出版印刷论文数十篇,散见两岸相关报章期刊。 曾获美国洛杉矶华美博物馆颁《杰出华人历史缔造者文化奖》、台北大学《杰出校友文化奖》,以及中美各大学、社团奖百余次。

内容简介

西山逸士——溥儒 溥儒,字心畲,旧王孙、西山逸士、寒玉堂主,都是他的称 号。他本姓爱新觉罗,清道光宣宗皇帝曾孙,恭亲王奕诉孙,贝 勒载滢次子,是溥仪的堂兄。四岁学书,七岁学五言诗,十岁作 七言诗,十一岁习论文,十六岁仓皇逃出恭王府,避难于北京清 河县二旗村,后迁往马鞍山的戒坛寺,住在祖父和父亲曾经居山 的牡丹院。十八岁法政大学毕业,赴青岛礼贤书院学德文。次年 留学德国,人柏林大学,获天文、生物学博士。 溥心畲自述,是在戒坛寺才看到先祖收藏的许多古字画及 古籍;古刹山居的岁月,前后计十三年之久,日日与巉崖古松为 邻,读书写字之余,开始试画松树。其间因两度负笈德国,再返 戒坛寺已近而立之年,几乎三十岁才开始学画,画风为古字画正 统文人画。后应聘日本京都大学任教,又吸收日本水墨画之精 髓,返国后任教北平国立艺专。并与夫人罗清媛举行首次画展。 1949年溥心畲赴台湾,受聘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及东海大学, 六十岁时应邀至韩国教学,获赠汉城大学荣誉博士。后又去日 本、香港讲学。在家亦作私人教学。其学生萧一苇先生曾住洛杉 矶,和我极熟。溥心畲在台湾另一徒,是他在台湾师范学院美术 系教学时的学生徐建华女士,她是溥心畲真正叩头的门生。据说 宋美龄曾有意拜溥心畲为师学画,因溥心畲对师生礼仪规定甚 严,学生必须叩头行大礼才能传授而作罢。由徐建华口述,董桂 因女士编著,由我出版的《丹青翰墨情》一书,对想了解溥心畲 者,是一本不能不读的书。 溥心畲教学生,除画图、写字外,读书亦是很重要的一环。 他曾为徐建华开出一份画家必读书单,现列如下,不知今日画家 有几位读过这些书: 《颜氏家训》、《世说新语》、《汉魏丛书》 (泛指多 种)、《墨池篇》、《佩文斋书画谱》;类书、典故则有《太平 御览》、《太平广记》、《说郛》、《渊鉴类函》、《佩文韵 府》、《说库》、《天中记》、《龙威秘书》、《五杂俎(明 本)》;文学类有《唐文粹》、《唐宋文醨》、《文选》、《古 文渊鉴》、《六朝文絮》、《四六法海》、《六朝女子文选》; 诗有《唐诗三百首》、《阮亭选古诗》、《唐贤三昧集》、《古 诗源》、《白香词谱》、《十子全书》;美术丛书及杜诗。 看来要做画家不容易。 吾友陆芳耕医师,收藏溥老作品很多。他告诉我说,在台湾 时他曾是溥府隔邻,有一天院中由风吹来未完成的国画一幅,这 才知隔壁住的是大画家,随着原画归溥而结了缘。想必陆医生收 藏溥心畲的画,也是溥大师亲赠的。 日前又访陆老先生,看他收藏的几套古书,其中有一套《南 巡盛典》,是乾隆帝下江南之纪录,甚为难得。陆老作为溥心畲 邻居及家庭医生,有次将于右任给他写的一首诗的长幅给溥心畲 看,他看了很高兴,说:草字很多人不识,我给你将此同一诗用 正楷照样写一幅吧。这真是 一对宝贝啊!可惜当时陆老 将溥心畲写的拿去裱了,无 缘一见。 溥心畲诗书画三绝, 他自认为诗最好,其次是书 法,而大家都称他为画家, 他不以为然。家父曾对我 说,他看溥心畲作画,是先 画好画,然后作诗题字,先 作两句,再连两句,兴致来 了,很快可一句句地连续下 去,并且构成一体,这种才 华,现在书画家无人能及。 父亲曾有一段观溥心畲 作仕女图的记述如下: 曾于故宫博物院见沈 石田册页,写生传神惟妙惟 肖,如猫骡蛤螺花卉等,皆 寥寥数笔,而物之情态跃 然纸上,真神品也。溥心畲 先生于山水人物向以工笔 出之,但偶作写意,笔墨生 动,不让石田专美于前。某 夕余访心畲先生,值画兴正 浓,桌上铺白纸一幅正在凝 想,余至仅一注目而已,余 亦不与语,恐扰清思也。少 顷濡笔落纸,作二墨环于左下添一细钩笔,伫观者三数辈皆屏息 凝视,莫测高深,倏而纵笔疾划,顷刻间成一侧立日本少女,盖 其初二墨环,乃为高耸之云髻,而下登木履,博带宽裳,姿态 曼妙已极。尤以一笔钩脸,少女秀丽尽在其中,传神之妙得未曾 有。随即题以七绝一首日: “云鬟高髻步应迟,海上三山照玉 姿,也似少陵吟丽旬,乐游原上踏青时。”并为余落蛰庵款举以 相赠,余乃敬谢嘉惠怀宝而归。 我手头有一本《寒玉堂诗册》,高17.6公分,宽13公分,内 页六号宋体直排,铅字印刷,共二十二页,计集诗一百零七首, 溥心畲用毛笔亲自在封面封底补写了十九 首,且在封底末行写了“至移居九莲村共 一百二十六首”。看来此集是在到台湾以 前出版的,然后再将新作补上备忘。九莲 村这地方不知在哪里?这诗集何年何地出 版尚待查。 溥老的书法,正楷极工整,也是无人能及。徐建华曾拿给我 一篇溥老写的正楷《获麟解》,由世界书局出版,列入法帖丛刊 第一本。 我藏有溥老小楷扇面一幅(见左页图),一面为山水画,另 一面为正楷小字,真绝品也。溥老作画极少有大幅作品,以小幅 的居多。我还藏有一幅《芦雁》图,118x53公分,可说是溥心畲 少有的大作品,曾借于台湾历史博物馆展出,并印入该馆出版的 《溥心畲书画集》中。 1950年台湾知名艺术家,某次由家父相邀,在收藏家李鸿球 寓餐聚,留下照片一帧(见上图)。溥老坐在中间,其他有黄君 璧、刘狮、陶寿伯、马寿华、郎静山、何铁华、王之一、季康夫 妇、陈定山夫妇、吴赐贺,及主人李鸿球夫妇、家父。另有五位 男士及二位女士我认不出来了。 P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