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成功考生(二十位杰出青少年的成长实录)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小时候,我是一个很不自信的孩子,干什么事情都对自己没信心,即便 自个儿有能力做好的事,也往往会把它搞糟。 印象最深的是初中有一次和表姐下棋,如果认真下的话我是有实力赢表 姐的,但是我只要看不到下一步棋就会急躁,后来不仅输给了表姐,还偷偷 哭鼻子。 父亲不仅不同情我、安慰我,还对我提出了批评,告诫我要相信自己, 要敢打敢拼,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从那以后,我自信了很多。也 就是靠着对自己的信心我才在以后的日子越走越顺,并敢于参与各种竞争。 虽然我入学之后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但父母从不担心过我会因此而 影响学习成绩,也许是我不断进步的学习成绩让他们感到放心吧!小学时, 我在班上基本是十五名左右,偶尔也会窜进前十名;初中呢,也就是五六名 的样子;到了高一,我已经是班上的第一名了。 打小我就有许多朋友,也从未感到孤单。初中时,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 ,还是学生会的骨干,这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并进而开始散布一些闲话。 我听到后很不开心,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想去做了,不做班级干部,也不去参 加学生会,把这些事情都搁在了一边,整个人变得沉默了很多。当我把这些 对父亲讲过之后,父亲对我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以为你是不会理会 这些话的。你让我太失望了。你要永远记住,如果一个人总是听别人怎么评 价你,要你怎么去做,你的路只会越走越窄!”父亲并没有跟我说如何处理 和这些同学的关系,而是给了我一个明确的做事标准,让我自己根据这个标 准做出判断,再进行处理。后来的一切证明,父亲的这套方法对我是行之有 效的。 其实,父亲在引导我的过程中,与我也不是全无冲突,我和父母也吵过 架、怄过气,我小时候也是一个贪玩儿的孩子,作业总是匆匆忙忙做完;做 题目的时候总是“偷工减料”,一道很麻烦的数学题,我写出式子,然后在 草稿纸上做出结果就会直接在卷子上写出来,中间的步骤却略掉了,最后在 题目的旁边用红笔写上一个满分——120,自己还偷着乐。对于这种情况, 父亲检查的时候总是免不了生一顿气。不过后来,特别是高三在和题海斗争 的时候,我想了一个“招”,每个星期会认认真真地做两本卷子。当父亲要 检查我的作业的时候,我就拿出自己做得最仔细的练习题给父亲看,然后听 父亲对我说:“好,以后就得这样做。”现在想来,我还有点惭愧,毕竟是 我欺骗了父亲,不过,那时作业压力那么大,我也是没办法。 父亲发现跟我讲哲学方面的一些别的孩子觉得很枯燥乏味的东西时,我 竟然听得饶有兴趣,便有选择地引导我适当看一些比较深的书,比如《韩非 子》。尽管当时理解起来有难度,只知其文不解其意,很多时候只是机械地 背诵里面的句子和诗篇,但让我获得很多课外知识也就都是在那个时候。 进入高中后,一向开明的父母也开始紧张起来,尤其是母亲。她看到别 的家长给孩子补这补那的,也坐不住了,给我炖菜煲汤,还买了不少营养品 。我嬉笑道:“妈,您不知道我在减肥吗?” “小孩子瞎折腾什么呀,多吃点儿,才有精力学习!”母亲白了我一眼 。我理解父母的心情,他们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而我也想争口 气,不为他们,也要为自己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好友问我想考哪所学校,我 脱口而出:“当然是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分数线太高了。”好友直摇头 。我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更清楚自己的实力,我认为只要努力去拼,就一 定能行。第一次摸底考时,老师便按考试分数和名次排定了座位,还谆谆教 诲全班同学:“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高中是通向大学和辉煌人生路上的炼 狱,你们就是蜕层皮也要挺过去!” 紧张的学习气氛一下子就上来了,全班同学一个个铆足了劲儿,恰如下 水的龙舟,争相向前。我们班的物理老师三十多岁,年纪轻轻,却有点娘娘 腔,不知怎的,我对他有一种天生的抗拒心理,一上物理课就头痛,接下来 的那次物理考试只得了80多分,三个月后就徘徊在及格边缘,在班上的名次 也一落千丈。 得知此事后,父亲脸色铁青,拉把椅子坐在我对面,说:“晓林,现在 还是高一上学期,你就坐到教室中部了,再往后,你的位置又在哪里?” “爸——”我羞愧难当,头垂得低低的。 “我也不想埋怨你。说说看,你的物理成绩为什么退步这么快?” 我先是搪塞着,后在父亲的一再追问下我才坦白交代自己不喜欢物理老 师,也不喜欢听他的课。“物理是一门主课,你少一条腿,能追上其他人吗 ?痴人说梦吧!”父亲严厉地批评道,“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不管老师的教 学风格怎样,他毕竟是老师,你这样凭个人好恶而对老师产生偏见,损失最 大的其实是你自己。再这样下去,你还怎么考北大?” 父亲的当头棒喝使我猛然惊醒。是啊,我不能自暴自弃,更不能就此沉 沦下去!我抬起头来喃喃答道:“爸,我错了。” 几个月的疏忽几乎断送了我的前程,之后,我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耐 心地学习物理,成绩回升很快。 升高二时,我们面临着选择文理科的问 题。一直以来,父母都希望我读理科,因为理科无论是选择学校还是就业都 比文科空间大,而从实际出发,我文科胜于理科,考上北大更有希望。就在 我徘徊不定的时候,班主任亲自找我谈话,他劝我读文科,理由是“你在理 科班可能要跟人争得头破血流才能站稳脚跟,而且竞争力不是很强;但进了 文科班就不一样,那是你的特长和兴趣所在……”反复权衡之后,我决定读 文科。 原本以为父母会极力阻拦,但让我没想到的是,父亲却出奇的开明,他 说一切都是你自己选择的,是对是错以后不用怨人,但今后必须努力努力再 努力,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我高兴坏了,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当即表示一 定认真学习。 如前任班主任所言,进入文科班之后,因为避开了我最“讨厌”的物理 等科目,学习如鱼得水,成绩也一直很稳定,在全班五十多个学生中,次次 考试稳居前三名。进入高三总复习之后,我颇自信地认为北大唾手可得。 填志愿时,父亲为了稳妥起见,劝我报考复旦大学。 “爸,您不相信 我?”我气嘟嘟地说,“这辈子我非北大不‘嫁’!” “这孩子!”父亲也 拿我无可奈何。 在整个高考复习过程中,我一直注意劳逸结合,状态调整得不错。高考 前两天,老师让我们回家休息,随便翻翻书,保持头脑活跃就可以了。起初 我还很放松,可没想到,高考前一天问题来了。那天,我翻开数学书,跷脚 架手地坐在沙发上看起来,突然心里一惊,发现自己竟将数学公式和概念忘 得一千二净,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 “怎么办?”我心乱如麻,赶紧一页一页地翻书速记,可脑子里乱糟糟 的,根本没记下多少,那天晚上,眼里噙着泪,我失眠了。我的呜咽声惊动 了父母,“怎么了,晓林?”母亲关切地询问。我却不知该怎么回答。得知 情况之后,父亲宽慰我:“别哭了,安心睡吧,大战在即,不要自乱阵脚, 也许明天记忆就恢复了呢?”我将信将疑,强迫自己闭上眼睛,不去想那么 多。在父母的陪伴下,我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幸运的是,果然如父亲所 言,第二天一上考场,那些公式和概念又清晰地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大 大松了口气。阵脚总算稳住了,可我觉得发挥并不是太好。不久,考试成绩 出来了——622分,我心情特别紧张,这个分数能不能考上北大,是个未知 数,如果今年北大录取分数线低的话,则有可能幸运中榜;如果……我实在 不敢想象。父母没说什么,他们说且走且看,希望好运降临。录取线公布前 的那天晚上,我左右眼齐跳,不知是福还是祸。我躺在床上,怎么都睡不着 ,叹口气来到客厅,见父母正在看电视,便没有打扰,回房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来了,却迟迟没有出卧房门,就怕听到不好的消 息。九点多,见家里一点动静都没有,我还以为父母出去买菜准备庆祝呢, 这才从卧室出来,结果发现母亲在做早饭,父亲正坐在沙发上发呆,我有种 不祥的预感。 我落榜了。饭桌上,我歇斯底里地哭出声来,含着泪跑进卧房,倒在床 上,放声痛哭。一连三天,我无脸出门,也没胃口吃东西。第三天,父亲走 进我的卧室,坐在床上叹了口气说:“别哭了,要是哭有用,我和你妈早帮 你哭了。在哪儿跌倒就要在哪儿爬起来……”父亲还说了很多很多,我已经 不记得了。 落榜之后,当时招生办也帮忙推荐了外地的很多高等院校,但是我的犟 脾气是说什么也不肯去的。我在屋子里哭了很多回,心里的滋味更不好受。 虽然说即使本科不能读北大,还可以考研,还可以读博,但是还要等四年的 时间。我已经盼了十几年了,四年又加长了我与北大的距离,也加深了我的 期盼。带着这种矛盾心情,我垮了,整天愁眉苦脸。父亲再一次踏进我的房 门,跟我促膝谈心,一直到天明。他告诉我已经失去了太阳,难道还想失去 月亮?如果你不能尽快振作起来的话,只能被证明再次被打倒,那就很难爬 起来了,并对我说,其实他和妈妈都相信我的实力,这次不过是一时失利罢 了,如果我选择复读的话,定能取得突破。 天明时,我被父亲说动了。就这样,在同班同学纷纷走向各大高校的时 候,我去了补习学校,开始了一年的复读生活。 这一年的复读使我感觉自己成熟了很多。其实,高考赢的就是心态。复 读的日子里有许多我和父母在一起的故事,没有他们,恐怕我真的挺不过来 。 因为之前我一直信心十足,誓言考上北大,这次失利使我成为了众人眼 中的笑柄,流言蜚语相继向我袭来,使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父母也 为我蒙羞。我听说,“3+2”的高考模式从明年开始就要改掉了,如果再抓 不住这次机遇,后果不堪设想。父母表面上很乐观,一直鼓励我,说相信我 一定会成功的,其实只要我有一点情绪波动,他们都是非常担心的。不夸张 地说,我复读这一年,他们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 他们紧张,我的心里何尝不是酸酸的呢?进入复读班之初,我感受到前 所未有的压力。那段日子我总是会听到别人的闲言碎语,我很伤心,哭着告 诉父亲自己的内心的感受。那时我感觉自己很孤独,害怕被别人抛弃。父亲 后来对我说,当时做父母的心里真恨不得替我难过、替我哭泣。那时候总有 很多人问起我,父亲总是回答得很巧妙。在那样的一个特殊的时期,父亲能 为女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这是我永远都难以忘记的。面对父亲,眼泪落 下来的那一刻,就是父爱永远铭记在心底的那一刻。其实父亲一直都在有意 无意地帮助我放松心态。尽管外表看起来,父亲总是一副严肃的表情,但是 每次和父亲聊天的时候我总是感觉精神上有一种超脱感。研究哲学的父亲说 话总是很深刻,但又总是围绕着社会现实来论述自己的观点,对现实的种种 评论却从不掺杂自己的利益因素。 “父亲不是一个世俗的人。”我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和父亲一起聊天 我感到很放松,这可能是我高三时父亲给我的独特的放松方式。 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春节期间,我见到了不少昔日同学,他们现在 分布天南地北,一个个潇洒大方,见面之后你一言、我一语讲着各自学校的 趣事,好不热闹。我打心眼里羡慕他们。唉,要是我高考顺利的话,就不用 复读,这时候肯定跟他们一样心情愉快。一个小型的聚会却让我心情失落至 极,失魂落魄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仰望满天的星星,我感到寒冷而无助,天 上落着细雨,回到家时,我已被淋透了。P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