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新悦-我在虚度人生吗?大哲学家对深夜网络搜索问题的回答

鼓楼新悦-我在虚度人生吗?大哲学家对深夜网络搜索问题的回答
作者: (英)史蒂芬·劳|责编:侯苗苗//高雪雯|译者:石羚//马原
出版社: 中国社科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2.30
折扣购买: 鼓楼新悦-我在虚度人生吗?大哲学家对深夜网络搜索问题的回答
ISBN: 978752036900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为什么我一个朋友都 没有? 我们大部分人都需要朋 友。尽管有一小撮人偏爱孤 独,乐于过隐士般的生活, 但大多数人仍然非常看重友 谊。有些人甚至会把它看得 比其他事物都重要。古希腊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前384一前322 )坚定认为没有朋友的生活 不值得过。他说,友谊是“ 生活中的必需品……因为没 人愿意过百善俱全却独缺朋 友的生活”。另一位古希腊 思想家伊壁鸠鲁(Epieurus ,前341一前270),则主 张友谊是幸福的基础:“在 智慧提供给整个人生的一切 幸福之中,以获得友谊最为 重要。”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缺 少朋友,这是因为什么?我 们又该为此做些什么? 一旦开始反思为什么没 有任何朋友,你脑子里一定 会蹦出各种各样的想法。一 个再正常不过的念头或许是 :“没有朋友是不是因为我 不讨人喜欢?”但实际上, 很多不讨人喜欢甚至令人厌 恶的人都有密友。 那些爱嚼舌、爱挑刺的 讨厌鬼在交朋友时甚至还颇 具优势。据称,爱丽丝·罗 斯福·隆沃思 (AliceRooseveltLongworth ,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女 儿)的一个枕头上绣着一句 名言,“你要是瞧不出某人 有哪点好,快来和我做伴! ”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确证: 背地里说别人坏话有助于增 进人们的亲密感…。 当然,青少年问最亲密 无问的友谊通常也是最八卦 的。尤其在对周遭表达不满 时,分享八卦会让他们觉得 自己被外界排斥,彼此更加 心贴心。简言之,令人讨厌 绝对不会成为交友的障碍。 对于“为什么没朋友”这 个问题,最显而易见的解释 是没把自己“扔”出固有圈子 。如果不把自己置身于容易 交朋友的场合,那我们或多 或少会维持着“孤家寡人”的 状态。甚至即使拥有健康的 社交关系网并安排了满满的 “档期”,我们仍然有可能觉 得缺少知心朋友。我们或许 会认为,真正的友谊要比在 夜店、派对及其他聚会等日 常交际场合中遇到的人更有 内涵。如果坐在一屋子人当 中,依然为自己的孤独感到 忧虑,那么是时候来思考一 下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了。 亚里士多德将友谊分为 三种,其中两种非常普通, 第三种则意味深长。 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些 友谊是基于有用性。它为我 们带来稳定的经济、政治或 其他方面的好处。比如,工 作中,我们会与那些可能对 自己事业大有裨益的人建立 友谊。基于有用性的友谊并 非一定是剥削与利用。这种 好处可以是一种互惠:互帮 互助、互通有无。 亚里士多德心目中的第 二种友谊基于愉悦。我所寻 找的朋友正是那种能为我带 来愉悦感的人。比如,和他 们在一起,我能陶醉于运动 、宴饮抑或听音乐会的乐趣 中。 在亚里士多德眼中,以 上两种友谊相对而言比较“ 塑料”。基于愉悦感的友谊 取决于我们对什么事感兴趣 ,但兴趣很可能“朝三暮四” ,特别是年轻人的兴趣。假 如我的爱好从运动转向打牌 ,我的朋友圈很有可能会随 之改变。 亚里士多德将这两种友 谊和更加深人的第三种友谊 进行了对比。在这种更深层 次的友谊中,我们不会因为 某人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而欣赏他。相反,我们喜欢 和他做朋友,正是因为他就 是这样的人。我欣赏他,是 因为我品行良好,同时也承 认他品行良好。好的品行经 久不衰,好的友谊也能永世 长存: 那些因为朋友自身之故 而希望他好的人,才是真正 的朋友。因为,他们爱朋友 是因为自身的本性,而不是 出于偶然。P1-3